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三五”规划解读
日期: 2016/03/06 12:12
新闻来源: 纽约时报

周六,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中国的立法机构——上发表了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今年的政府首要任务。这里是来自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在人民大会堂(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举行的人大会议上所发布的其他政府文件的一些重点内容。

经济:“问题与风险”

李克强称,中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6.5%-7%。他表示政府正面临着艰难时期,还隐晦地指出,其中的一些问题是由他的前任遗留下来的。

“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他在报告中说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但李克强表示,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仍有可能达到6.5%。

工业衰落之痛

李克强在报告中花了大量篇幅强调,急需提振增长的工业可能要接受令人痛苦的调整。

煤炭、钢铁、水泥和其他工业产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盈利却在减少。李克强表示,中国需要在衰落的工厂和煤矿中分流数百万工人,政府则将安排1000亿元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李克强说,“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困境中的国有企业

周六发布的财政部报告说明了政府需要化解过剩产能的一大原因:许多国有企业的收入正在大幅下降。财政部预计,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中国大型央企的收益在2016年将减少超过13%。报告称,主要原因是由于“石油化工、钢铁、煤炭和其他产业的利润下降。”

能源与环境

尽管中国政府正在尝试提振经济增长,它也在试图减少雾霾、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类似的话题已经激发了广泛的愤怒情绪。

减少困扰中国多地的污染有赖于削减重工业、矿业和煤炭使用量,而这些都是经济的重要保障。

在做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李克强也公布了政府的下一个五年规划。其中明确了今年到2020年底减少污染的目标。根据规划,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这几年里减少18%。

不仅是空气污染

对很多中国民众来说,渗进地下水和土壤里的工业毒素,即便不比被雾霾笼罩的天空更令人担忧,也同样令人烦恼。他们担心,农村很多地区都受到了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染,因此食物不安全。

五年规划中包含了扩大土壤污染的监测范围,以及设立数百个农业示范基地和建筑示范工地,演示如何清理有毒土壤的建议。但离找到长久解决办法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军费预算随政府收入下滑

中国今年的军费预算仅增加7.6%,远低于此前已成为常态的两位数增长。这令很多专家感到意外。但财政部的报告显示,和总体经济一样,政府收入下滑。今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预计会增加3%,大约相当于去年5.8%的增幅的一半。

过时的宏伟计划仍然重要

距离中国吸收苏联思想和专业技术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少量遗风仍保留了下来,包括喜欢制定宏伟的五年规划。周六当天,政府便公布了自己的下一份规划。一直到2020年底,这份规划都将是引导中国的纲领性文件。

但在考虑到气候变化和地球的未来时,这份过时的规划有一个方面很重要。在最新规划中,政府详细介绍了降低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污染,以及扩大核电站、水电站、太阳能发电厂和风力发电厂建设的目标。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Owen Guo、Adam Wu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中国降低年度经济增长目标:6.5%至7%

北京——每年3月,中国都会公布当年的增长目标。对全世界的经济专家、企业高管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这个备受各方关注的数字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引擎减速,外界对中国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怀疑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中国停止设定增长目标。

周六,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之际,中国政府公布了2016年的增长目标,承认经济放缓正不断加剧。目标是一个区间,相比去年增长6.5%至7%。这表明领导人正在重新考虑自己对固定目标的坚持。然而,新目标不太可能会减少中国官方数据受到的质疑。

政府公布的去年的增长率是6.9%。新的目标区间意味着,领导人预计中国今年的增长会下滑,这可能会让全球经济前景变得更加黯淡。

按照传统,李克强总理在人大会议开幕时公布了新的目标。在周六发布的一份“十三五规划”的文本中,中国政府同样作出了声明,称在2020年前将保持年度经济增长率至少达到6.5%。

增长目标是中国中央计划与准资本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让外界能够大致了解领导人对该国经济健康状况的看法,但并未表明要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以及领导人会采取什么政策。经济专家和投资者希望知道,中国是否真的在解决不断加深的经济问题。

尽管服务业仍在增长,但中国目前债务负担沉重,工厂和房屋供过于求。这是政府长年用注入资金的方式保持经济增长造成的遗留问题。全球经济疲软导致对中国出口的需求降低,与此同时,资金出逃趋势愈演愈烈。

增长目标实际上可能会让问题进一步恶化。专家和政策顾问表示,首先它会鼓励中央政府的官员隐瞒或篡改数据,并促使地方官员加以效仿,以达到难以实现的省级目标。在中国,省一级的目标会计入全国目标。

它还会增强不惜一切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心态。因为会导致投资浪费和高额的债务,这种心态不利于中国的经济。今年1月,放贷速度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总融资额猛增至5250亿美元。

“过于重视GDP已经成了习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韩梦说的GDP指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是年增长目标的焦点。“现在我们需要打破这个习惯。我们需要保GDP,但同时不能把它变成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制定具体年增长目标的经济大国。在毛时代之后,年增长目标对中国的经济规划至关重要。中共领导人认为,国家被认为有能力实现甚至超越每一年的增长目标,是让共产党获得合法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共产党为民众提供经济机会,以换取他们对共产党垄断政治权力的同意。

“他们如此执迷于GDP目标,不是出于经济方面,而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为投资者提供独立的经济数据的公司中国褐皮书(Leland Miller)总裁利兰·米勒(Leland Miller)说。

如见,每年都能实现目标的宣传价值正在逐渐消失。普通中国人和外国分析人士均表示,考虑到工资水平停滞、大规模裁员以及全国范围内包括住宅楼和购物中心在内的建筑空置这些既定事实,他们怀疑经济的增长速度并没有官方数据显示得那么快。

他们还提到了中国领导人的失误,如近几个月多次孤注一掷地试图阻止股市崩盘,却均以失败告终。这些失误突显了与增长目标无关的领域里的经济管理不善。

“对政策制定者的经济决策的质疑变多了,”总部设在伦敦的凯投宏观(CapitalEconomics)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克·威廉斯(Mark Williams)说。“就在不久前,全世界都还觉得中国政府在管理经济方面是不会出错的。但现在,质疑多了很多,不管是在中国国内还是国外。”

一些分析人士称,中国领导人应该更注重那些能让人们对该国的经济健康状况有更好的了解的数据上,比如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或家庭购买力的数据。

为中央政府机构做经济研究的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表示,GDP增长“不是唯一的数据”。

“我们希望让民众更关心增长是怎么来的,从哪里来的,”她说。“而不是只关心那个数字是多少。”

为了达到目标,中国可能会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那样,采取极端的刺激措施。当时,疯狂的放贷和开支提高了增长率,却也导致国企和地方政府背上了巨额债务。此外,官员可能会为了达到目标而粉饰或篡改数据。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克里斯托弗·鲍尔丁(Christopher Balding)指出,官方在一年结束后公布的增长数度,总是和数月前制定的目标相差无几。去年,官方宣布的目标是“7%左右”,年底公布的实际增长率是6.9%。

“太接近了,基本算达到了目标,这很荒唐,”他说。“过去这么多年里,一直是这种模式。”

美国国务院的一份电报显示,2007年,时任东北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与美国大使雷德(Clark T. Randt Jr.)共同用餐,并对后者表示,“GDP数据都是‘人为的’,因此不可靠”。

在衡量辽宁的经济水平时,李克强更愿意看三项指标。他说,这些指标分别是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额。

去年12月,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表了一系列的报道,审视包括辽宁在内的东北三省日渐落后的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一篇报道的结论是,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让GDP数据和其他很多经济指标显得光鲜好看而篡改数据。

分析人士称,今年把增长目标从一个具体的数字变成一个区间范围,是朝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尽管这种转变暴露出了政策制定者对中国经济实力的不确定。官方新闻报道显示,除中央政府外,中国九个省份即将宣布的增长目标也是一个区间。

2014年,中国颇具影响力的财经杂志《财新周刊》创办人胡舒立写了一篇文章,质疑“年度GDP目标还重要吗”。胡舒立称,当年设定的7.5%的目标,和已在上演的经济放缓之间似乎有差距。

“当原定增长目标因环境变化无法实现时,政府每常‘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提供政策刺激也要上’,”胡舒立写道。

“不惜代价保增长,导致政策失误,留下产能过剩、政府债台高筑等诸多后遗症,延误经济转型。”

黄安伟(Edward Wong)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
欢迎在Twiiter关注黄安伟 @comradewong 。
Mia Li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6386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