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15年中国GDP6.9%的增速在全球鹤立鸡群,但一些媒体仍然用“外资撤离潮”的说法表达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对此,商务部长高虎城日前接受中央主流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引资规模比“十一五”增长了30%,不存在“撤离潮”。只不过,“中国经济发展到新常态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再给外商超国民待遇”。
高虎城说,中国的本土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也在发展,我们应该承认现在在中国赚钱不容易了,其实中国企业在本土赚钱也不容易,都面临转型升级和创新的问题。
高虎城还强调,本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实现了13年连续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可以说在世界投资史上创造了"奇迹"。
风中婆娑解读:
撤资的企业更多的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没有哪个大企业可以轻易的放弃中国这么大市场。
商务部长高虎城(资料图)
那么,如何看待去年外贸进出口“双降”?今年的外贸走势会怎样?对于未来一段时期的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形势,中国政府作何研判?……且看高虎城纵论中国经济形势。
谈2015年中国外贸:应是一份优等生答卷
“2015年,中国向国际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个人认为是一份优等生的答卷。”谈及2015年中国外贸情况,高虎城说。
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进出口总值24.5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下降1.8%;进口下降13.2%。
“外贸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评价外贸运行情况,必须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考虑。”高虎城说,2015年全球贸易都在“迅速下降”。根据目前世贸组织公布的2015年全球73个主要经济体(占全球贸易总额90%以上)的情况来看,全球贸易出口2015年下降11.1%,进口下降12.56%。
高虎城分析,2015年,在世界经济放缓、外需不振的情况下,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导致国际贸易收缩,大宗商品价格断崖式下降。2015年原油、铁矿石的价格都下降了40%左右,这一“惊人降幅”是2015年中国外贸下滑的重要原因。此外,地缘政治冲突、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蔓延等问题也对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总的来看,2015年,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们的出口表现要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高虎城说,由此导致中国在全球出口贸易中份额增加。
据世贸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合计出口下降11%,比中国的出口降幅高出8.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中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将超过13%,比2014年提高1个百分点,是历史上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正在实现从消费品为主向消费品和资本品并重的历史性转变。高虎城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通讯设备已经出口到全球140多个国家,电力设备已经进入欧洲等中高端市场,铁路设备出口覆盖全球六大洲。
进口方面,去年,中国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其中,原油进口量增长8.8%、天然气增长17.8%、铁矿石增长2.2%、大豆增长14.4%、铜精矿增长12.5%。
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中国进口减少付汇18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万亿元。
高虎城指出,2015年外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1.8亿人左右,创造了18%的全国税收。同期,货物贸易顺差达到5930亿美元,增长55%,对“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外汇储备规模、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谈一季度外贸:对2月份可能的波动要有思想准备
对于一季度的外贸形势,高虎城表示,对2月份可能出现的外贸数据波动,各界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受外需不振和进出口价格下跌影响,1月份,中国进出口1.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其中,出口下降6.6%;进口下降14.4%。这一表现延续了去年外贸进出口的“双降”态势。
“从历史经验看,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每年一季度的月度进出口数据都会出现较大波动。”高虎城说。
他提醒,因为春节是在2月份,受此影响,工厂生产、出库都会出现一些变化,进而可能造成2月份进出口数据的波动。
“1、2月份的数据不是我们判断(全年外贸走势)的主要指标。”高虎城说。
但高虎城同时指出,春节因素并不是造成中国开年进出口“双降”的唯一原因。由于全球市场需求的疲弱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低迷,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进出口均表现不佳,造成了全球贸易开局不佳的态势。
截至2月18日,世界贸易组织汇总的各国外贸数据显示,日本、韩国、巴西、挪威、新加坡、印度、印尼等国1月外贸进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其中出口降幅均大于中国。
“与主要经济体的外贸表现相比,中国的降速是在合理水平的,这说明2016年开局全球贸易仍然呈下行趋势。”高虎城说,“对于这一点首先要有清醒地认识”。
高虎城说,中国的本土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也在发展,我们应该承认现在在中国赚钱不容易了,其实中国企业在本土赚钱也不容易,都面临转型升级和创新的问题。
高虎城还强调,本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实现了13年连续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可以说在世界投资史上创造了"奇迹"。
风中婆娑解读:
撤资的企业更多的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没有哪个大企业可以轻易的放弃中国这么大市场。

那么,如何看待去年外贸进出口“双降”?今年的外贸走势会怎样?对于未来一段时期的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形势,中国政府作何研判?……且看高虎城纵论中国经济形势。
谈2015年中国外贸:应是一份优等生答卷
“2015年,中国向国际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个人认为是一份优等生的答卷。”谈及2015年中国外贸情况,高虎城说。
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进出口总值24.5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下降1.8%;进口下降13.2%。
“外贸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评价外贸运行情况,必须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考虑。”高虎城说,2015年全球贸易都在“迅速下降”。根据目前世贸组织公布的2015年全球73个主要经济体(占全球贸易总额90%以上)的情况来看,全球贸易出口2015年下降11.1%,进口下降12.56%。
高虎城分析,2015年,在世界经济放缓、外需不振的情况下,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导致国际贸易收缩,大宗商品价格断崖式下降。2015年原油、铁矿石的价格都下降了40%左右,这一“惊人降幅”是2015年中国外贸下滑的重要原因。此外,地缘政治冲突、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蔓延等问题也对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总的来看,2015年,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们的出口表现要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高虎城说,由此导致中国在全球出口贸易中份额增加。
据世贸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合计出口下降11%,比中国的出口降幅高出8.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中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将超过13%,比2014年提高1个百分点,是历史上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正在实现从消费品为主向消费品和资本品并重的历史性转变。高虎城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通讯设备已经出口到全球140多个国家,电力设备已经进入欧洲等中高端市场,铁路设备出口覆盖全球六大洲。
进口方面,去年,中国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其中,原油进口量增长8.8%、天然气增长17.8%、铁矿石增长2.2%、大豆增长14.4%、铜精矿增长12.5%。
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中国进口减少付汇18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万亿元。
高虎城指出,2015年外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1.8亿人左右,创造了18%的全国税收。同期,货物贸易顺差达到5930亿美元,增长55%,对“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外汇储备规模、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谈一季度外贸:对2月份可能的波动要有思想准备
对于一季度的外贸形势,高虎城表示,对2月份可能出现的外贸数据波动,各界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受外需不振和进出口价格下跌影响,1月份,中国进出口1.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其中,出口下降6.6%;进口下降14.4%。这一表现延续了去年外贸进出口的“双降”态势。
“从历史经验看,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每年一季度的月度进出口数据都会出现较大波动。”高虎城说。
他提醒,因为春节是在2月份,受此影响,工厂生产、出库都会出现一些变化,进而可能造成2月份进出口数据的波动。
“1、2月份的数据不是我们判断(全年外贸走势)的主要指标。”高虎城说。
但高虎城同时指出,春节因素并不是造成中国开年进出口“双降”的唯一原因。由于全球市场需求的疲弱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低迷,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进出口均表现不佳,造成了全球贸易开局不佳的态势。
截至2月18日,世界贸易组织汇总的各国外贸数据显示,日本、韩国、巴西、挪威、新加坡、印度、印尼等国1月外贸进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其中出口降幅均大于中国。
“与主要经济体的外贸表现相比,中国的降速是在合理水平的,这说明2016年开局全球贸易仍然呈下行趋势。”高虎城说,“对于这一点首先要有清醒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