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三井不动产的歪腰楼事件,使得日本的建筑安全问题跃上了国际版面。此事件是位于横滨的三井不动产建案“Park City LaLa 横滨”,于2015年10月份爆出了施工时的数据窜改事件。因为数据窜改及挪用,导致打地桩时没有将钢筋混凝土桩打进较深的稳固支持层,导致大楼倾斜。
此建案是由“三井不动产Residential”发售,由“三井住友建设”负责建造,而打桩工程则是下包给“旭化成建材”施作。虽然事发后三井不动产也释出了全栋改建的诚意,但因为在日本的法规上,若要改建整个社区,必须达到4/5以上的所有权人以及议决权的同意,且还得要每一栋都必须要有2/3以上的住户同意。因此究竟今后能不能顺利改建,变数仍然不小。且此案经彻查后,发现就连北海道的公营住宅,也爆出了相同的数据改窜行为,因此这事件可能不是单一事件,现也正全面彻查“旭化成建材”过去十年内所参与的3040栋大楼当中。
两大数据串改事件
除了上述的歪腰楼事件以外,日本近几年的不动产界,也发生另外两件为严重的数据窜改事件。第一件为2005年爆发的“姉歯事件”。此为一级建筑士姉歯秀次,在计算建造大楼的强度结构时,伪造耐震强度构造计算书。很夸张的是,当时负责审核检查的主管机关以及民间指定检查单位都没有识破数据有问题,因而导致建造出来的大楼,耐震性能严重不足。当时爆出数十栋座落于东京都心的港区、中央区、涉谷区、新宿区,以及神奈川县跟千叶县的住宅房,都因为资料的窜改,而导致不得不重建。这些大楼当时还被媒体评为“杀人公寓”,可见日本人对于耐震性不足的大楼有多不安。
第二件则是2015年3月爆发出的“隔震橡胶伪造事件”。隔震橡胶大厂“东洋橡胶”所制作的隔震橡胶,因为制造时窜改资料,故导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基准。现在已知的,已有55栋建筑使用此不合格的产品,高知县9栋、神奈川县6栋、爱知县6 栋、东京都5栋、宫城县5栋,规模遍及全国。当中甚至包含医院以及消防局,甚至连县政府大楼及警察署都在名单之列。
大建商的瑕疵工程
除了窜改数据以外,近年来日本的瑕疵工程建案也不少,甚至有些都还是知名建商。例如2013年12月就爆出了位于青山的顶级住宅案“The Parkhouse Grand南青山高树町”,发生了严重的工程瑕疵事件。此物件为“三菱地所”发售,由“鹿岛建设”营造。这两间开发商与建商,可说是日本数一数二,鼎鼎大名的两大品牌,且此案还是每户的贩卖价格皆破亿的顶级住宅。这样高规格的建案,居然发生了房子盖好后,没有配管线孔的离谱事件。想要事后挖孔补救,会有破坏结构体之虞。因此到最后也只好全额退款重新打掉重建。
此外,由“住友不动产”跟“熊谷组”合作的,在2003年所贩卖的横滨大楼“Park Square 三泽公园”,也发生了类似前述的“歪腰楼事件”。因为地基打得不够稳固,而导致建物本身严重倾斜的瑕疵工程。一开始建商也是死赖着说没问题,在栏杆处只是随便补修,绑绑橡胶之类的,到最后还是小虾米住户跟建商吵了将近11年,请第三者公正的调查机关来调查,才让建商承认自己盖的产品有瑕疵。
中介业者的独占事件
除了建筑业界的丑闻外,房仲业界的负面新闻也不少。2015年4月份的《周刊钻石》就爆出了大间不动产中介公司接进委卖物件后,故意不让消息流出,试图获取高额双方代理中介费的独占物件事件。
在日本,中介业者接到委卖物件后,必须在一定的期间内,将物件信息登录至指定的流通机构,供全日本的中介业者一起来联卖。而中介业者在物件成交时,买方的中介跟卖方的中介,可以各向客户收取3%+6万日元的中介费。但如果这个业者同时是买方的代理,也自己找到卖方客户,则可收取双方代理的中介费。
但根据记者的实际访查后发现,许多大的不动产连锁品牌中介,签进委卖契约后,会先把屋主的物件搁在一边消极推销。若有其他同业打来询问此物件是否还能销售时,也会一口回绝,不让其他中介有机会销售此屋,或者就干脆不将物件登录至流通机构。其目的就是想要自己找到买方客户,获取双边的中介费。有记者调查时,乔装中介同业,打电话去询问物件时,被对方中介以“物件已经洽谈签约中”而被回绝。但过几分钟后,再乔装客户去电询问时,对方中介却说还可以看屋,因此也戳破了对方中介的谎言。
正因为这样的行为严重损及了买卖双方的权益,公益财团法人东日本不动产流通机构也于今年开始,于业者专用的流通网站上新增了状态管理机能,且让委售的屋主也能够自行上网确认其委托的中介业者有无将委售物件登录在指定流通机构,试图防堵业者这种独占销售物件的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