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公司计划在2月底完成收购夏普的交易,双方在2月5日的会谈上已对多数内容达成共识。
郭台铭对媒体表示,鸿海已正式获得优先谈判权,尚未解决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法律和监管问题。
知情人士之前表示,鸿海对夏普提出了约6,950亿日元的收购报价,这将是鸿海迄今为止最大的并购案,也是海外公司收购日本科技企业的最大案例。
“我们达成了共识,”郭台铭说,“剩下的是程序问题...我认为完成这个程序没有问题。”
在夏普内部有期待的声音认为,如果鸿海的收购得以实现,“此前因财务基础不稳定而成为课题的设备投资将取得进展”。
夏普当初计划接受官民合资基金日本产业革新机构的出资,但目前倾向于提高了支援金额的鸿海方案。夏普在2月4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磋商了鸿海的收购方案。确定了优先推进谈判的方针。
不过,两家公司的想法并不完全一致。郭台铭5日表示,签署了优先谈判权协议书,而夏普则发表声明称,“协议书之中没有授予优先谈判权的内容”,对急于达成协议的郭台铭进行了牵制。郭台铭在返回台湾之前,在日本关西国际机场对记者表示,即使被拒绝一、二次也不介意。并未改变其自信的态度。
据称,在磋商中郭台铭认为光伏电池业务业绩拖了夏普整体的后腿,透露出将其剥离的想法。不过同时表示,除了该业务之外不会对夏普进行拆分,品牌也将保留。关于收购后的人员雇用问题,他明确表示,40岁以下员工应该不会被解雇。
尽管许多投资者认可郭台铭的商业嗅觉,但收购夏普被认为蕴含了许多风险,或者是蕴含了比潜在收益更多的风险。
若达成交易,鸿海将获得夏普这家日本显示器制造商的尖端技术,而值此之际苹果可能在寻求更为先进的曲面屏幕。
不过也存在重大担忧,比如智能手机面临全球经济放缓的局面,以及韩国和中国同业的激烈竞争。
在郭台铭飞赴日本会见夏普高管的消息传出后,夏普股价飙升10%,其股价在两日内上涨了28%,市值达到2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