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怜孤独 憎恶行 受连累 发深省 / 长滨杀童事件震荡华人社会
日期: 06年03月1期
     本报讯(本报综合报道组)2月18日,家住东京的一名中国人父亲如往常一样送女儿上幼儿园,他一跨入幼儿园就感到气氛异常,几位正在交谈的幼儿家长没有像往常一样打招呼,而是在看到他的一瞬间,不约而同地僵硬了身影,停止了交谈,并躲躲闪闪地向他投来一丝丝警惕、蔑视、惊恐、疑惑的目光。这位中国父亲立刻意识到,刚刚发生的滋贺县中国女性郑永善残杀日本幼儿事件引起的社会性惊悚和震撼正在发酵。不论何种理由,一位孩子们信赖的母亲举刀刺杀两位5岁幼儿,既为常人所不能谅解,更为社会所深恶痛绝。郑永善残杀儿童的消息传开,宛如一枚炸弹引爆在平静的人群,震惊了日本列岛。同时,郑永善的中国人身份和中国文化背景,再次对在日华人形象造成灾难性破坏,其恶劣影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冲击华人生活。
  郑永善残杀儿童事件(本报604期有详细报道)己经发生一周,引起的社会震撼和反思在日本各大媒体仍占据重要位置。一周来,本报不断接到读者来电来信,或痛斥杀人者的凶残、诉说在日生活的孤独,或揭露日本社会中残存的嫌中排外、歧视弱者的恶习,讲述外国人特别是边远地区孤独外国人女性的心理创伤,或反映面对社会恶性犯罪事件,华人不仅与日本人一样有对罪犯的痛恨,对自身安全的忧虑,同时也承受著主流社会对华人群体的反感和不信任。为此,本报特别在2月25日召开了读者座谈会,邀请华人社会有识之士,畅谈此事件对在日生活的影响,反思华人群体在融入日本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自我定位,同时加强人生修养,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参与社会生活。
  在座谈中,大家纷纷以自己的经历和身边人身边事为题,谈自己对日本社会的理解,对郑永善杀人事件的分析,并呼吁华人社会加强团结,建立互助机制,关注华人尤其是边远地区华人女性的精神健康,同时加强与日本政府、民间团体的交流,扶助弱者,防微杜渐,创造一个良性的生活环境。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1632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