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曾多次表示,他将不惜一切代价来抗击通缩。随着1月份政策会议的临近,许多人都热切地想看他是否仍能言出必行。
黑田东彦推升通货膨胀和重振日本经济的三年计划陷入困境。全球市场动荡推动日圆大幅走高,同时东京股市周三跌入熊市区域。日本经济低迷,包括能源价格在内的通胀率仍维持在零附近。
所有这些因素使得日本央行在1月28-29日货币政策会议上可能采取行动的预期升温。
明治安田生命保险相互会社首席经济学家Yuichi Kodama称,如果下周日本央行不采取额外行动,则央行政策的公信力可能受损。
Kodama表示,如果按兵不动,市场就会感觉,日本央行即便想有所动作,但碍于某些原因也不能采取行动,或者是宽松政策已达到极限。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一名助理称,日本央行下周应该采取行动。
这位不愿具名的助理与安倍关系密切。他也表达了对日本央行若不采取行动其公信力可能受损的担忧。他说,这可能损害、甚至摧毁安倍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安倍经济学能否成功,就要看能否创造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
日本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开始于2013年初,包括每年买入80万亿日圆(合6,850亿美元)资产。其目标是为了压低日圆,实现2%的通胀目标,帮助日本在摆脱通货紧缩的长期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该行的宽松政策一度推动日圆兑美元贬值30%,帮助提振企业利润达到纪录水平,并且推动股市创下长期高点,直至最近掉头向下。
黑田东彦坚称日本央行的政策正在发挥效力,将低通胀归咎于油价的持续下跌,并且指出不包括能源价格的物价指标表明基础通胀相当强劲。
面对不断升温的质疑,黑田东彦在近几周使用了更加激烈的措辞,他表示,他准备采取更大胆的行动,尽一切所能。
对黑田东彦而言,公信力是一个重要因素。黑田东彦能否成功改变他所称的日本“通缩心态”,主要取决于日本民众是否相信他有能力和决心激发通胀。
黑田东彦面临的风险是,一再故技重施虽然可以暂时令投资者满意,但难以激起日本公众和企业的太多乐观情绪。
如果日本央行的行动没有效果或收效甚微,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央行的政策弹药已经用尽,从而削弱投资者对黑田东彦应对潜在冲击(比如中国经济出现更严重的放缓)之能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