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乃平在海拔4000米的青海高原采风。
中文导报 艺苑撷英
1945年9月出生北京艺术世家,是中国铜版画先驱、近代水彩画大师关广志之长子。196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1968年至1983年分别担任北京文化馆的美术教师和国家级杂志美术记者。1983年底东渡日本,进入有名的东京东洋美术学校深造,1986年毕业创作《故国》、《山道》、《佐渡》获优秀奖。在校期间,得到了马蒂斯的弟子清水炼德教授的教诲,又多次聆听对自己十分欣赏的著名日本画巨匠加山又造、盐出英雄等大师的精心指导。
在土耳其。
在此后的艺术创作道路上,关乃平将中国画传统与异域文化兼容并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汇贯通的探索中,力创了“不重复古人、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的自家之风。1998年夏天,在美国西海岸的巡回个展更是刮起了一股不小的“关旋风”。媒体报导称其作品:“直抒胸臆,无不氤氲着东方哲学内涵的的诗意朦胧的境界。”著名大写意画家张立辰也说:“关先生如此成功地掌握了油画、水彩及中国水墨画等多种艺术手段,在当代画家中是罕见的。”
关乃平先后在国内及日本、美国等地举办个展23次,参加各国联展数十次,并多次获奖。如获日本“现代文化艺术奖”、瑞士“世界和平画家”称号,1999年获富达杯二十世纪末亚太艺术大奖赛“青铜奖”、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国际荣誉金奖”、“日法艺术交流大赏”、“美国二十世纪艺术贡献奖”,2000年又以水墨画《拥抱地球》摘取了日本最有影响的美术杂志《艺术公论》“新世纪艺术奥林匹克大奖赛”金奖。深入考察写生四十余国,创作出数百幅丝绸之路系列作品,自2004年起陆续在东京、长野、杭州、泉州、厦门、北京、上海、湖州等地举办展览,被誉为“当代丝路画家第一人”。2013年又成为西泠艺廊首批签约艺术家。
在黑水城。
作品被多国美术馆、名人收藏。如中国驻日大使馆收藏了大幅彩墨画『绿色空气』和油画『北京秋色』,2015年10月,中国水彩博物馆新近收藏了水彩作品『三味书屋』。作品在日本权威性《美术年鉴》中被定下高价位。
作为一位有国际性视野的学者型画家,已出版《彩墨情》、《世界的香格里拉》、《乘“飞鸟”号航游世界》、《走进世界的香格里拉》、《情系海上丝绸之路》、《寻美之旅》、《美丽的 “丝绸之源”与“丝绸之路”》等七册个人画集以及《写给世界的诗—关广志关乃平父子创作集》、《古桥遗风》(关广志、关乃平、翟欣建、翟博四人画集);编著《中国的水墨世界》全套五册(中、日文版),主编美术教科书十余册。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起)、中国美术学院(1997年起)和中国语言大学客座教授,兼任潘天寿基金会理事、国际水墨画交流协会会长、中国侨联海外顾问。
在鄂尔多斯草原
长年从事中日高层美术交流。1988年就推动在东洋美术学校正式设立了海外正规艺术院校里第一个专门教授中国画的“中国水墨画”科(系),担任主任教授,也成为第一个在日本正规艺术院校里单独主持一个系科的中国人。中国水墨画科成立27年来,教书育人、努力搭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学生已经“桃李满天下” 。
关乃平是第一位公开走上日本鉴宝舞台的旅日华人。被在日本享有盛誉,持续保持高收视率的著名节目《开运鉴宝团》邀请为中国美术品鉴定师。多次接受国内外各大媒体采访报导。被日中各大媒体如NHK、人民网、《中华儿女》、北京电视台等有关方面誉为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和当之无愧的中国水墨画传播大使。
天高云淡
“人在异邦,心系祖国”,作为日本华侨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会长、日本新华侨华人会副会长,在国内发生重大灾害时,不仅自己多次通过中国使馆捐款,还迅速组织会员赈灾作品义展义卖,推出大型文艺演出等,取得良好的收益和社会影响,受到各方好评。
作为侨领,在“办实事”的过程中,使带领的侨团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真正成为新华侨华人的一个平台。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为庆祝祖国国庆,加强与日本社会的交流,促进中日友好,组织举办了“建国60年大庆艺术展”,亦得到很高评价。
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前。
热心全球公益事业,数次主题个展的很大部分受益都通过红十字会捐给了相关待援助的国家和地区。
为此,得到国内相关部门授予的很多荣誉,如在人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的接见,2009年60大庆作为嘉宾参加国宴和在天安门观礼。
关乃平正在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上继续努力探索,不断提高。
关乃平“丝路画作”欣赏
高原黄河 彩墨
高昌古城
山青水远 彩墨
大海之女 彩墨
海的呼唤
波平
逐浪高
伊斯坦布尔夕照
布鲁日之晨 彩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