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炉的一份社会现代化研究报告选择国际高、中度贫困率与贫富之比等6个指标,作为中国社会结构监测的社会和谐指标。据称,这是中国官方高调推出“构建和谐社会”蓝图后,首次提出社会和谐方面的具体指标。
这份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称,藉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发达国家社会现代化经验,该报告选择国际高度贫困率、国际中度贫困率、贫富之比、儿童死亡率、童工率、最低月工资6项指标,组成中国社会和谐指标。其中主要包括,国际高、中度贫困率关系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贫富之比关系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儿童死亡率与童工率关系家庭和谐及社会未来;最低月工资关系家庭生活和社会公平。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表示,这6个指标只是与社会和谐相关的部分指标,如果有需要,将来还可增加新指标。
根据和谐指标,中国确定社会和谐目标为:2010年,社会和谐部分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普及社会救助;2020年,社会和谐多数指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消灭绝对贫困和童工现象;2050年,社会和谐全面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专家们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中明确中国社会和谐今后50年内的任务是:国际高、中度贫困率和童工率年下降15%左右;儿童死亡率年下降4%左右;贫富之比年下降2%左右;最低月工资年增长8%左右。
同时中国国务院2月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纲要指出,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纲要还明确指出:中国将在未来15年加快发展包括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在内的16个重大专项,以解决信息、生物、资源、健康等战略领域的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纲要指出,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纲要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包括: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
这份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称,藉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发达国家社会现代化经验,该报告选择国际高度贫困率、国际中度贫困率、贫富之比、儿童死亡率、童工率、最低月工资6项指标,组成中国社会和谐指标。其中主要包括,国际高、中度贫困率关系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贫富之比关系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儿童死亡率与童工率关系家庭和谐及社会未来;最低月工资关系家庭生活和社会公平。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表示,这6个指标只是与社会和谐相关的部分指标,如果有需要,将来还可增加新指标。
根据和谐指标,中国确定社会和谐目标为:2010年,社会和谐部分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普及社会救助;2020年,社会和谐多数指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消灭绝对贫困和童工现象;2050年,社会和谐全面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专家们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中明确中国社会和谐今后50年内的任务是:国际高、中度贫困率和童工率年下降15%左右;儿童死亡率年下降4%左右;贫富之比年下降2%左右;最低月工资年增长8%左右。
同时中国国务院2月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纲要指出,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纲要还明确指出:中国将在未来15年加快发展包括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在内的16个重大专项,以解决信息、生物、资源、健康等战略领域的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纲要指出,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纲要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包括: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