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的全球化处境
日期: 06年02月3期
     美国能源部发表一份报告说,中国四处寻找石油从经济角度来说对美国影响不大,但报告警告说,中国向苏丹等专制独裁的产油国示好,从战略意义上来说会带来潜在的问题。
  《金融时报》日前刊登文章指出,中国对专制政权的容忍会损害美国的外交努力,如果中国公司增加对这些国家的投资,这会促使中国为保护自己的投资利益而庇护这些专制国家。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去年出资185亿美元购买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美国国会担心这宗买卖会影响到美国的石油安全,最终否决了这起并购。文章说,美国国会议员认为中国的石油公司是国家控制的,这使得中国石油公司在市场上占据了美国公司不能比拟的优势。
  但美国能源部的这份报告说,尽管中国政府在石油公司内部的作用很模糊,但国有石油公司经常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政府指令做决定。
  随著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现在国外购买商品,很难买到不是中国制造的商品了。但《国际先驱论坛报》撰文说,“中国制造”这个商标并不意味著商品就一定是在中国制造的。
  文章说:中国制造其实是其它什么国家和地区的制造,日本、韩国、台湾和美国利用中国作为他们产品的最后组装地,全球化生产经常把组装地的最后一站作为制造国,中国只是组装的最后一站,因此,中国的巨大贸易额和贸易威胁有些夸大。这种扭曲会使中国面临压力,因为美国商务部即将宣布去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高达2000亿美元。
  由于中国劳动力低廉,很多国家都把工厂设到了中国,这样做唯一的受害者是原来工厂所在国的技术工人。台湾以前是电脑的组装地,但现在中国取而代之,香港原来是成衣的集散地,现在也被中国取代,日本原来是家用电器的生产国,但越来越多的公司把厂家迁至中国。但是,这一趋势使美国和其它富裕国家的消费者受益,因为中国生产了大量便宜的玩具、服装和电子产品。
  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并没有得到多少真正的利润,真正的获益者是外国的跨国公司。成千上万的中国工厂为数百万廉价的打工者提供了就业机会,但迄今为止,中国公司没能从简单的生产上升到设计和研发领域,中国的崛起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崛起形成鲜明反差,当时日本创建了丰田、本田、三菱和索尼的品牌,中国则很少有这些国际品牌,仅有的几个比如联想和海尔,都在国际市场上艰难地挣扎。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607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