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6月25日收市后
今年以来,股市上有句话流传甚广:证监会负责“慢”,央行负责“牛”。
在四五月份股市患上“疯牛症”的时候,每到周末,常常是证监会出台一些“扩容”或者“严查两融”之类的降温措施,而央行则同时会宣布降准、降息。这些做法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配合。
进入6月,事情正在起变化!一言以蔽之,证监会仍然负责“慢”,但央行不负责“牛”了。一个月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上陷入了观望。
何以见得?第一,被广泛预期的降准和降息,都无声无息了;第二,截止到6月23日,央行连续第19次在公开市场暂停逆回购,这意味着央行暂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第三,央行还向部分机构进行了定向正回购,总操作量逾千亿元人民币,这是直接收回流动性。第四,央行至少没有全部续作上周到期的约67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这也相当于收回流动性。
本周二开市之前,四大证券报同时刊登了评论文章,力挺股市。其中一个重要论点,就是央行没有陷入观望,没有停止宽松。但6月24日,新华社的一篇题为《央行货币政策走向是“松”是“紧”?》的文章明确提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货币继续宽松仍有必要,但空间可能收窄。
6月25日,央行机关报《金融时报》借助专家之口表示:可能近期不会有大动作,本月已无降息、降准可能。此前,正在华盛顿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拒绝对中国是否会继续降息表态。
所以,股市在连续两天反弹之后出现大跌行情,就是必然的了。负责“牛”的央行“失语了”,负责“慢”的证监会在慢慢发力,所以,调整必须继续,而没有可能在日K线上走出V形反转。事实上,这也是我此前在文章中做出的基本判断。
为什么央行会陷入观望?因为中国经济出现了向好的迹象。第一,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为正,显示出资本外流减缓;第二,5月份房地产销售额出现了15个月以来首次正增长;第三,汇丰6月PMI指数回升,显示制造业形势有所好转;第四,市场利率持续走低,连余额宝年化收益率也跌破了4%;第五,市场流动性有宽松迹象,甚至有银行主动要求央行收回流动性。
当然,这些迹象还说明,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在下降,很多钱去了股市,而不是工厂。所以国家下一步将更多采用更为精准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央行的“6月观望”,有对货币政策反思的成分,也有对实体经济好转进一步观察的成分。当然,还有对股市风险警惕的成分。换句话说,央行和证监会现在都希望股市“慢”了。
所以,股市上疯牛彻底死掉了。股民当务之急,一是去杠杆,也就是把炒股里借的钱还了;第二,远离创业板、次新股,以及涨幅过大的其他股票。第三,放慢心态,在金融、国企改革的概念里找找机会。
我个人的判断是,虽然牛市还有下半场,但赚钱的机会只剩下四分之一。股票的黄金时代正在结束,股权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什么是股权?就是上游的股票,IPO以及IPO以前的股票,或者叫原始股。
今年以来,股市上有句话流传甚广:证监会负责“慢”,央行负责“牛”。
在四五月份股市患上“疯牛症”的时候,每到周末,常常是证监会出台一些“扩容”或者“严查两融”之类的降温措施,而央行则同时会宣布降准、降息。这些做法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配合。
进入6月,事情正在起变化!一言以蔽之,证监会仍然负责“慢”,但央行不负责“牛”了。一个月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上陷入了观望。
何以见得?第一,被广泛预期的降准和降息,都无声无息了;第二,截止到6月23日,央行连续第19次在公开市场暂停逆回购,这意味着央行暂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第三,央行还向部分机构进行了定向正回购,总操作量逾千亿元人民币,这是直接收回流动性。第四,央行至少没有全部续作上周到期的约67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这也相当于收回流动性。
本周二开市之前,四大证券报同时刊登了评论文章,力挺股市。其中一个重要论点,就是央行没有陷入观望,没有停止宽松。但6月24日,新华社的一篇题为《央行货币政策走向是“松”是“紧”?》的文章明确提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货币继续宽松仍有必要,但空间可能收窄。
6月25日,央行机关报《金融时报》借助专家之口表示:可能近期不会有大动作,本月已无降息、降准可能。此前,正在华盛顿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拒绝对中国是否会继续降息表态。
所以,股市在连续两天反弹之后出现大跌行情,就是必然的了。负责“牛”的央行“失语了”,负责“慢”的证监会在慢慢发力,所以,调整必须继续,而没有可能在日K线上走出V形反转。事实上,这也是我此前在文章中做出的基本判断。
为什么央行会陷入观望?因为中国经济出现了向好的迹象。第一,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为正,显示出资本外流减缓;第二,5月份房地产销售额出现了15个月以来首次正增长;第三,汇丰6月PMI指数回升,显示制造业形势有所好转;第四,市场利率持续走低,连余额宝年化收益率也跌破了4%;第五,市场流动性有宽松迹象,甚至有银行主动要求央行收回流动性。
当然,这些迹象还说明,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在下降,很多钱去了股市,而不是工厂。所以国家下一步将更多采用更为精准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央行的“6月观望”,有对货币政策反思的成分,也有对实体经济好转进一步观察的成分。当然,还有对股市风险警惕的成分。换句话说,央行和证监会现在都希望股市“慢”了。
所以,股市上疯牛彻底死掉了。股民当务之急,一是去杠杆,也就是把炒股里借的钱还了;第二,远离创业板、次新股,以及涨幅过大的其他股票。第三,放慢心态,在金融、国企改革的概念里找找机会。
我个人的判断是,虽然牛市还有下半场,但赚钱的机会只剩下四分之一。股票的黄金时代正在结束,股权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什么是股权?就是上游的股票,IPO以及IPO以前的股票,或者叫原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