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16日报道,日本东京地方法院15日判决《读卖新闻》向日本前农林水产省副大臣筒井信隆赔偿3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5万元)。法院指出《读卖新闻》此前有关筒井曾向中国泄露机密信息的报道无法证实。
因认为有关向中国泄露机密信息的报道损害了自身名誉,筒井信隆起诉《读卖新闻》东京本社与记者,并要求损害赔偿。
据东京地方法院的判决书,《读卖新闻》曾刊登报道称在2012年5月至10月,筒井向外部泄露了机密信息,主导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事业。本案审判长矢尾涉表示,在农林水产省的调查中,信息泄露的渠道被认为不明确,同时筒井本人也否认向外部泄露信息,因此法庭不认为报道属实。
筒井表示,“判决认定了名誉损害,给予积极评价”。而《读卖新闻》集团总部公关部表示,“对判决内容不服”。
2012年的日媒公开报道显示,筒井被认为与当时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一等秘书李春光有接触,后者被日方认为从事“间谍活动”而要求接受调查。报道称,李春光涉嫌在2008年4月10日向东京都葛饰区政府提交“外国人登录证明书”更新申请时,伪造东京大学教授的身份,在申请书上填写了虚假住址。随后,李春光滥用“外国人登录证明书”开设的银行账户,并收到来自计划进军中国市场的东京某健康食品销售公司约150万日元进款。
日媒当时报道还称,李春光可能涉嫌违反了《维也纳条约》禁止的商业活动。此外,已确认李春光还曾参与促进日本农产品对华出口项目,与负责该项目的农林水产省副大臣筒井信隆有过接触。
针对日本当局所称中国外交官在日从事“间谍活动”一事,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曾在2012年5月回应强调,李春光是长期从事对日研究的学者,2007年7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被临时借调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处工作,从事推动中日经济交流与合作方面的事宜,2012年5月时就已经任满回国。所谓“李春光从事间谍活动”的报道完全没有根据,纯属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