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上海之行(下)
日期: 15年04月1期 评分: 9.00/1

■ 孙 晴

 

13日一早坐巴士去无锡,到黿头渚公园,樱花开了,树不大也不多,还是蛮好看。我们乘游轮游太湖,站在楼上甲板上,望着湖面很平静,薄雾笼罩,湖边有山,朦朦胧胧,游轮突突向前,一群海鸥飞来,游客拿着糕点喂它们,海鸥张开翅膀大胆地扑向吃食,一时头顶上闹哄哄的,一只只海鸥胖嘟嘟,大概是游客喂饱的。

人们抓紧把海鸥活泼的身姿摄下,到景点下船上小岛,有高高的牌坊,写着“太湖仙岛”,有亭子,人很多,大家纷纷照相留影,然后又坐游轮回到原来的地方。后来太阳出来,山山水水十分清晰,又是一种不同感觉。无锡我不知经过多少次,可是从来没有下去过,这是第一次去,太湖还是蛮不错的。

太湖的珍珠很出名,我们参观了破蚌取珠。一位先生手拿一只蚌,有手掌那么大,沉甸甸的,用刀剖开,取出蚌肉,蚌壳上长有珍珠,他取出珍珠。不是一颗,而是十几颗,不太大,和赤豆差不多大,给我们每人一颗。也不太圆,如果养得年头长,珍珠就大,蚌全身是宝,肉可食,珍珠可做首饰,壳可以入药,接着参观珠宝店,珍珠首饰高贵华美,据说金黄的珍珠最贵重。

下午到苏州,参观留园,是世界遗产,留园回廊有个特色,曲曲弯弯,像迷宫似的,十步一景。太湖石、树木、竹子、碑刻、池塘、小船、亭子等构成不同景点,十分优雅,让人回味无穷。也到了虎丘,虎丘塔高高的矗立在山顶上,有点斜,被称为中国的斜塔,经过几千年风风雨雨的摧残,塔又老又破并不怎样,名气实在太大。

苏州特产苏绣,我们看到绣女在绷架前刺绣,丝线比头发还细,千针万线,绣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有的两面一样,最绝的是正反两面不同的画面、人物、动物栩栩如生,风景如画,功夫不得了。还参观了缫丝工场,最原始的缫丝机,几只蚕茧拉出丝来拧成一股,就成了丝线。还看了做丝绵被,把一只烫过的蚕蛹拉开,成一个半圆套子似的,套在一个小架子上,再拉开套到一个大的架子上,渐渐拉大,再不断地拉开,成为被子。蚕丝的弹性大极了,蚕丝是个好东西,纯天然,用起来不会过敏,比羽绒更好。

14日,上海市内观光,去了鲁迅公园。下午去了豫园,豫园商场熙熙攘攘,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人多得水泄不通,还是很好玩的,里面有志愿者,如果问路,他们会热心指点,服务很好,有一位阿姨和她的女婿一起在为大家服务呢。

也有遗憾的事情,无锡的公共卫生间个别的没有门,有的不能锁,让日本朋友吓一跳,真感到难为情。

下午忽然下起大雨,旅行团到了人民公园,里面没有游客了,但是,有百把人聚成一堆,许多人手里举着牌子,走进一看,都是父母在为子女找对象。身边的几位日本人叫老公念牌子上的内容,要上海籍,有婚房……听完后日本人个个仰天大叹,幸亏不是上海人。

参加旅行团的活动,原则上是不许脱团的,因为时间太紧,我想见见妹妹和朋友,就请几小时假,导游先要请示上级,同意了要填表,记上几点离开几点回来。导游还让我不要做声,因为以前有日本人脱团走失,导游去寻找,那么大个上海麻烦得很。导游是一位上海出身的女青年,刚结婚,工作非常热心一一介绍上海风俗,各地景点,不辞辛苦。

我放弃了晚餐的大闸蟹,冒雨去和朋友见面,相见非常高兴。我们都爱好文学,喜欢写作,经常互相交流鼓励。我又去了妹妹家,看到外甥成长了,刚参加工作,很懂事聪明。吃到霉干菜红烧肉,很好吃,外婆的味道。妹妹又陪着我去婆婆家,俩人在雨中急急奔走。

我们团里的一对夫妇,他们的儿子在上海工作,正好见了面,看到我们很大方,主动和我们交谈。他们的儿子很帅,普通话很好,他很喜欢上海,看来年青人更容易适应新环境。

其实旅行社安排的活动很多,我们没有全部参加,还有观赏外滩夜景,有杂技表演,有四川变脸等等。我想日本人这一行是非常值得的,吃住玩都安排得相当好,收获一定很大。我们团有两位老先生,他们去过中国许多地方,比我去过的地方都多,对中国情有独钟,真佩服他们,那么会玩,是旅行专家呢。老公平时工作很辛苦,出去旅行放松一下,也算是自我慰劳吧,还可以加深夫妇感情,适当地安排旅行,还是很有意义的。由于日币下跌,国内物价上涨,日本人买东西束手束脚,相比中国人在日本爆买,时代真是变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5839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