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腐败就像糖尿病,嗑瓜子哪能治
日期: 2015/02/13 18:15
来源:综合 作者:北青报:段修健

  春节脚步临近,身边不少朋友却相继感冒发烧,很让人着急。我苦心劝他们“多喝点热水”,对方回复却是暗藏不屑的“喝你妹”。确实,比起热水之类传统疗法,打针吃药的效果更快更好。

  不过也有人并不依赖药物,比如河南鹤壁社保局的郝科长。他被拍到在办事大厅跷二郎腿嗑瓜子,之后其顶头上司直截了当的回应:“他有病”。不要想歪了,是真有病,不是骂人的话。说是郝科长因为身患糖尿病,需要不断进食,不然就会昏倒。真让人感动。瓜子原来是食疗,嗑瓜子实属工作需要。这么拼,必须点个赞。鹤壁方面太不爱护干部,病得这么重还让他冲在工作一线。难为了郝科长,兜里得装上多少零食,才能满足补充能量的需要,保证不在为人民服务时晕倒?

  小到糖尿病,大到官员腐败,有病治病是共识。反腐取得一定成效后,举国上下都在关心,下一步药方怎么开。昨天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部分解答。虽然这场会议有两个主题,但各大网站编辑做标题时,仍然把鼠标指向了反腐。针对政治议题,用了“存量”与“增量”这对经济学概念,这被媒体判断为“政治局反腐新论”。

  这对概念并不是第一次被高层用在反腐处方上:今年1月13日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总书记就曾提到“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当时就说这些工作“艰巨繁重”。这次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具体说来是: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新在何处呢?不仅仅是用词新鲜生动。首先是应对的态度更强硬,其次,具体做法也和过去有所不同。

  病得不算轻。积垢数十年,腐败的面很广,涉及官员的数量非常庞大,这对反腐的宽度和深度都是考验。目前防腐利剑对准的是中高层领导干部,数量极其庞大的基层干部们就会心存侥幸,感觉“天堂很近,纪委很远”,或者“法不责众”。另外在反腐进行的同时,就有各种不同声音冒了出来,比如“反腐影响经济”、“反腐过头抹黑党的形象”等,猛一听来似乎还会让人觉得有点道理。“最坚决”这三个字算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当然发到他们手上的,不是不会追究的“免死金牌”,而是肯定要查的“必杀令”。“最果断”的说话对象是那些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人,种种看上去有理论支持的分析评论,实际是替腐败分子辩护的心虚托辞。有病不可怕,咱要好好治。

  听说郝科长得的糖尿病,一般有两种疗法:服用降血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一些病人告诉我,前者“治标”,后者“治本”。不知道是不是完全正确,反正嗑瓜子好像哪种都算不上。反腐的药方应该不会有假,与此相似,确实有治标和治本两步要走。减少存量是治标,遏制增量才是治本。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增量前面的动词不是和前半句相同的“减少”,而用了感情色彩更浓的“遏制”。这应该不是简单的文字替换,而说明后者难度更大、程度更深、力度更强。想要遏制增量,光靠自觉远远不够,就更需要在制度防腐上做文章。

  其实,不论服药还是注射胰岛素,都是为时已晚之后的亡羊补牢。想有健康身体,恐怕要打疫苗,防范于未然才是正道。被动式的打击腐败很重要,但要遏制增量,防腐是大招。这次政治局会议重点提到的巡视工作,除了查纠已成事实的问题,就是及时发现腐败可能,同时产生震慑力。这和老百姓的理解有偏差,因为目前常见手段都属于事后反腐,事前防腐还不为人们熟知。反腐最终想要实现的“不能贪、不想贪、不敢贪”,其中都能看到防腐的影子。这实际是把治理腐败的动作前置,需要厘清认识:光开展宣传教育、光指望个体廉洁自律显然不可能,还得学会主动出击,提早发现腐败苗头,堵住制度漏洞。例如,各地检察院先后成立了职务犯罪预防局,主要就是去扮演上门体检医生的角色。

  不管真假,我还是想劝劝郝科长,瓜子以后最好少嗑。不仅容易上火,含油量也高,不利于病情,公众场合形象也不好。有病不用撑着,大大方方接受治疗。治标还不够,得标本兼治。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5759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