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丽燕
松山芭蕾舞团,对于我这一代、又自诩很文艺的人来说是不陌生的。记得小时候,曾多次从新闻报道中听到过中央领导人接见来华访问演出的松山芭蕾舞团一行的消息。当时印象很深的是,松山芭蕾舞团作为资本主义日本的文艺团体却演出了中国的革命样板戏《白毛女》,可见他们的革命性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觉得十分有亲切感。后来才知道,将中国电影《白毛女》第一次搬上芭蕾舞台的正是松山芭蕾舞团,而且是早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的1955年。中国的样板戏版还是根据松山版改编的。
虽然当时没有机会亲眼看到松山芭蕾舞团的演出,但松山芭蕾舞团及森下洋子(在《白毛女》饰演喜儿)的名字却进入了我的记忆,她也是我知道的第一个外国芭蕾团体。可以说那时对于松山芭蕾舞团怀有一种敬仰之情。
后来,来到了日本,女儿又从小学跳芭蕾,发现日本真是芭蕾遍地的芭蕾大国。而松山芭蕾舞团在日本众多的芭蕾团体中并非那么显山显水,一度以为她是否真实地存在于日本的芭蕾界。
直到最近,突然看到了松山芭蕾舞团即将在我所居住的城市演出的消息,才知道松山芭蕾舞团的演出活动依然活跃,只是我孤陋寡闻而已。看到那广告的瞬间,那些存在于记忆深处的模糊印象又再一次清晰地浮现了出来,于是立马去买了票,准备亲眼一睹曾经仰慕的舞者的风采。
公演之前,我才知道松山芭蕾舞团不愧是中日友好的使者,他们专门为本地华人及日中友好人士留出了几十张免费票。我因为提早买好了票,而无缘享受招待。但是很多平时没有机会欣赏芭蕾、日理万机地为生活、学习奔忙的遗华日本孤儿、中国留学生等便得到了一次免费欣赏高雅艺术的机会。
上演的当然不是《白毛女》,而是圣诞节的经典保留剧目《胡桃夹子》。华丽的舞台,华丽的灯光,华丽的服装,华丽的舞姿都如期待的那样令人陶醉、令人心驰神往。而最让我感动、震撼的是森下洋子,她依然在剧中扮演主角克拉拉,动作完美到位,舞姿的轻盈、妙曼,完全看不出她已是66岁的老者。真让人感叹艺术竟然能使人如此地青春常在!
最后的谢幕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场面,演员们包括森下洋子走下了舞台,走到了观众中,向观众们一一表示谢意。如此近距离地看到那些美丽的舞者,实在大饱了眼福。曾经看过很多场芭蕾演出,但也许是因为松山芭蕾舞团的背景,也许是因为她演出的确实高水平,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拼命地拍着巴掌,直到拍得生疼。
在中日关系面临种种难以逾越的屏障之际,松山芭蕾舞团却一如既往地充当着中日友好使者的角色,十分令人钦佩!
演出结束了,但那美妙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却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