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拟出台新规,允许银行将来自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项目中,以期在经济放缓之际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此举可能会给信托公司带来冲击。信托公司是中国庞大的影子银行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财产品通过提供高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随后资金通常会通过信托公司借给有资金需要的企业。
但经济学家担心,此类贷款导致许多企业的风险和借贷成本升高。
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中国银监会的草案,新规将把理财产品和企业需融资的项目直接联系起来。该草案已下发给各家银行征询意见。草案称,新规将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并更好地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
征求意见稿称,仍然禁止银行将理财产品资金投资于股市。
理财产品不被认作是银行存款,不受央行的利率上限限制,是与存款类似的投资产品,通常会提供高于普通银行帐户的回报。理财产品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官方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银行系统的理财产品余额为人民币12.65万亿元(约合2.04万亿美元),规模较年初增长24%。
过去,银行需要与信托和证券公司合作才能将理财产品资金投向企业。这种操作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因为它们需要向这些融资渠道服务支付手续费。未来,银行仍可以借助信托公司的通道将理财产品的资金投给企业,但也可以选择不跟信托公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