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决定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成为又一个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的省份,旨在为新型城镇化消除制度壁垒。
据新华网报道,河南省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作出了上述规定。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之后,河南省将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据河南省规划,到2020年,将努力实现11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
文件还指出,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同时,河南还将支持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以及探索集体收益分配权市场化的有效形式。
据了解,河南省2013年年末总人口为1.06亿人,常住人口9413万人,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92%,排在广东省、山东省后居第三位。2013年,河南省城镇常住人口4123万人,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8%,比2012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
此前,黑龙江省、江西省南昌市、浙江温州市平阳县等地已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今年7月,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户籍制度改革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建立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而目前中国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碍了城镇化发展。此前政府多次发布规定称,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农民工总量为2.69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是1.66亿人。而截至今年6月底,外出农民工已达1.74亿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