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马航MH17坠毁惨案 指责背后谁在隐瞒真相
日期: 2014/07/20 20:33
对于马航来说,这个马年注定将是多灾多难的一年。离奇失联的MH370航班刚刚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MH17航班在东乌克兰地区被击落,又一次将马航推上了风口浪尖。

相比于至今仍未找到原因的MH370失联事件,于7月17日晚发生的MH17坠毁事件就清晰很多了。全球各大媒体异口同声地称MH17航班是在顿涅茨克地区被“山毛榉”导弹所击落的。击落MH17航班的是乌克兰政府军?还是顿涅茨克地区反政府军?抑或莫斯科所为?在悲剧发生至今,最多的只有指责!

漩涡中的莫斯科

MH17坠毁在靠近俄罗斯的乌克兰边境顿涅茨克战区,该机的坠落目前已成了2014年度的头号空难。对这场298人丧生的惨剧,路透社于17日援引匿名“美国情报部门官员”的消息,指该机或被“地对空导弹击落”后,“究竟是谁干的”就成了全球各大媒体瞩目的焦点,基辅和莫斯科更成了口水大战的中心。

亲俄武装齐聚MH17事发地

MH17的坠毁地区已经被乌克兰东部民兵围上了警戒线

目前,只有英国《太阳报》、《星报》在内的少数小报,直指“普京的导弹”造成了这一场“32,000英尺(约10,000米)高空的屠杀”,如莎士比亚般高呼这是“不可言喻、不可想象的恐怖”。当前,多数英美主流媒体在面对这场惨剧时仍保持观望,CNN在第一时间就只称“美国表示客机遭导弹击落”。另据路透社最新消息,乌克兰情报部门已在19日指出,现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俄罗斯公民击落了马航MH17客机”,且是在“俄罗斯政府的帮助下进行的恐怖行动”。对此,乌方要求俄政府尽快提供肇事者姓名。

对此,俄罗斯官方很快就否认了这一指责,俄驻联合国大使指出,俄方并未采取如此行动。俄方在17日也展开回击。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17日指出,坠毁的MH17客机和普京专机“几乎在同一航线”,有爆料人士也称,普京专机和马航MH17客机的航线相似、机型大小也很相近,远距离看上去,两架飞机几乎没有区别。

据俄罗斯总统府消息,俄总统普京17日已向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发唁电,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坠毁一事表示哀悼。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与普京通了电话,并称此次惨案为“恐怖悲剧”。这较之1988年美国前总统里根指责苏军击落大韩航空007班机时的态度已是大相径庭。而莫斯科18日拒绝黑匣子的行动更可以说明一部分问题。不过,当国际文传电讯社17日晚爆出击毁MH-17的是俄制的“Buk”(山毛榉)型防空导弹时,由于“山毛榉”的射程恰巧可以覆盖客机飞行高度,外界的疑惑也随之而来。

乌克兰身陷泥潭

正在与政府军激战的乌克兰东部反政府武装也成了本次空难的“嫌疑犯”。以《基辅邮报》为首的乌克兰主流媒体当天就援引消息称“乌克兰情报部门”截获的“俄罗斯情治人员通讯”,称其中一人得知“打下客机”后惊恐不已。不过,乌克兰情报部门并不能完全确认这一消息的真实性。此外,有支持基辅人士指出,就在17日早些时候,乌东部民兵头目曾在“推特”上发布照片,显示“击落乌军飞机”的战果,但在MH17被击毁的消息传出后,反政府武装方面随即删除了上述“证据”。

在得悉基辅方面的动静后,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副总理当天就否认了反政府武装与客机坠毁有任何关系,并称其防空武器“只能打到4,000米的高度”。此外,相对于基辅的咄咄逼人,乌反政府武装领导人已又在19日召开发布会,称“未触碰坠机现场”,但担心尸体会在高温下加速腐化,为此,反政府武装方面指出,如乌政府还不尽快派专家过来,他们便会向俄罗斯求助,并开始考虑移动尸体。当前,乌东地区武装组织已允许欧安组织调查员进入部分区域。

毕竟,近期乌克兰东部民兵屡次击落乌克兰军机,但根据路透社等报道显示,乌军被击落的运输机和直升机均位于低空。加之乌克兰东部战线犬牙交错,因此,自17日开始调查此案的美国也称证据仅“显示客机是在亲俄分离主义分子控制的区域被地对空导弹击落”,而推测幕后主使的动机还“为时过早”。

当基辅怀疑乌克兰东部的嫌疑时,网络上也有怀疑的目光指向基辅。就在17日,一名自称是乌克兰“鲍里斯波尔国际机场调度员”的西班牙人已在“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络上发文。称在马航MH17从雷达上消失之前数分钟,曾发现有两架乌克兰战斗机伴飞,当客机从雷达上消失之后,基辅方面“随即宣布客机被击落”。这一速度远快于美、俄两方。

此前,BBC防务专家即已指出,在万米高空击落一架飞机可能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遭遇地对空导弹的精确打击,其二就是被同在高空的战机所击落。资料显示,基辅当局近期在顿涅茨克一带战事吃紧,据俄新社披露,乌克兰7月8日已关闭领空,16日一架苏-25战机更被俄机击落,有分析人士担心乌方是否已“草木皆兵”,而乌军列装的俄制S-200型防空系统亦有在2001年10月4日374公里外因演习失误导致击落俄罗斯客机的“前科”。

难以置身事外的美国

在MH17被击落后不久,奥巴马便与乌总统波罗申科通电话,再次强调“坠机现场所有证据必须原样保留在乌克兰境内”。据《洛杉矶时报》7月17日报道,美国目前已经调动专门监控系统调查袭击MH17的“导弹”。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拥有大量的监听卫星和预警卫星。当一枚导弹射向在3.3万英尺高空巡航的马航波音777客机时,这些卫星可能已经发现了导弹发射地点以及这枚导弹的运行轨迹。

不过,尽管美国官方仍保持中立态度,美国盟友和相关媒体就突然咬住莫斯科,根据路透社17日报道,一向口无遮拦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就一口咬定俄罗斯是造成此次坠机事件的元凶。在社交网络上,这一情绪更为突出。比如在中国,不少曾在美国使馆做客的博主直接鼓动网民,称普京“臭不要脸”,还有人在“推特”上鼓动人群去乌克兰民兵首领的其他社交网站上用英、俄文展开谩骂。于是,在MH370的疑云仍未散尽之际,社交网络上已开始响起另一种声音:美国在这场坠机事件中也难脱干系。

尽管据路透社17日消息,MH17的黑匣子已陆续找到。但包括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在内的国际媒体已指出,纵然寻得黑匣子,空难调查的可信度也难免存疑。而从这点看去,这架客机坠毁的真相比起仍旧下落不明的MH370难免不遑多让,当下的局面也正如某位网民的留言:现在政治上开始“泼水节”了。在真相仍不明朗之际,这场惨剧的结局正如诗人拜伦所言,MH17的名字会流传,使大众目瞪口呆,而狂喜的只有死神。

指责并不能解决问题,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在安理会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国际民用航空安全必须得到确保。当前重点是查明马航事件真相。在查明真相前,各方都不宜匆忙作出结论,进行主观推断,或相互指责。我们支持进行独立、公正和客观的调查”。这是当下该有的态度。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4/15429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