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关系需要走出“失去的十年”
日期: 14年07月1期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

今年以来,中日围绕领土主权的纷争仍在持续:舰船对垒、军机接近不断,政治抗议和外交口水仗成为中日关系的主要行为方式。不过,包括朝野政党在内的日本各界人士为改善中日关系也在努力发挥作用。

5月以来,日本政界要人频繁访华,中日僵局出现破冰端倪的舆论氛围愈发浓厚。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率领中日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访中,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会见,高村转达了希望在11月北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期间举行中日首脑会谈的意向。

此前的4月24日,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对友好城市北京展开了3天访问,这是舛添要一当选东京都知事后首次访问北京。舛添要一受到中日友协会长唐家璇、北京市长王安顺、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等要人的会见。舛添要一的再续前缘之旅,修复了东京与北京之间因石原慎太郎当政而冷却了十余年的友好姐妹关系。

6月5日,中国前国务委员、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璇赴日出席在长崎市召开的“新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会议,中日与会代表就今后中日关系如何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议原定于2012年11月在长崎和东京举行,但因钓鱼岛“国有化”问题而推迟。

此外,据了解,两国政府还就重启“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进行协调。该论坛2012年夏天在东京举办后一度中断,或有可能于年内在北京重启。

最新的政府要人出访,则是日本国土交通相太田昭宏于6月26日-28日访中。太田与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会谈,就增加日中人员互访达成共识,同时希望重启自2011年之后中断的日中韩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太田昭宏在27日与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会谈,双方就促进人员交流以缓和日中对立达成一致——这是2012年12月第二届安倍内阁上台以来,日本阁僚首次访问北京并与中国副总理级领导人会谈,被期待成为中日关系缓和的新契机。

今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晤将在北京举行。在此前的9月27日-29日,作为中日之间最大的公共外交平台,第十届“东京—北京论坛”将在北京举行,目的是在民间层面营造一个良好环境,以推动中日首脑能够实现APEC会谈。“东京-北京论坛”起源于2005年中国爆发大规模反日游行之后,日中两国有识之士觉得有必要搭建一个公共平台以让双方直抒胸臆,坦率交换意见,增进彼此了解。然而,论坛举办了十年却并未如愿,这是中日关系每况愈下的十年,也可以称作是中日关系“失去的十年”。

那么,中日关系是否还要继续“失去”呢?这显然不符合两国的利益,也不利于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现在已经是时候了,中日关系需要为走出“失去的十年”而双向努力。究其原因:

一、钓鱼岛“国有化”将近两年,剑拔弩张式的相持策略解决不了问题,现在看来让政治归政治,不要影响到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接触是两国绝大多数国民的意愿,通过谈判来缓和局面、解决问题不失为上策。

二、中日两国民族主义高涨,统治集团需要设置假想敌以为施展政治抱负的借口,或可得利一时,却不可能得逞一世。过去两年,甚至过去十年的经历表明,中日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关系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走出“逝去的十年”?难道不是现在吗?

三、日本正走在恢复经济、摆脱通缩的道路上,“安倍经济学”三箭齐发,希望能够重振日本经济的活力。其中,刚刚出炉的新成长策略,除了挖掘政策红利、调节税收制度、发挥女性潜力、鼓励企业创新以外,更少不了外部大市场的支持。正在崛起的中国将提供八亿人消费日本商品的巨大市场,中日关系继续紧张下去对日本实在是百害无益。

四、另一方面,日本文化、日本环境、日本商品、日本服务对中国人所具有的吸引力,并未有随着旷日持久的领土纠纷而变得黯淡。相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访日游客人数逐月递增,呈现一浪高过一浪的势头,这意味着政治并非法力无边,意识形态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消费选择的影响日显薄弱。日本,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爱恨交织的地方,但在全球化、文化融合、消费主义占主流的当今社会,日本的吸引力依然健在,这无疑也是中日关系可能走向缓和的基础之一。

十年前,安倍晋三是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受小泉提拔担任自民党干事长;十年后,安倍晋三是志得意满的日本首相,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尽管期间人事有起落、世事多鞅掌,但中日关系“失去的十年”,其实就是中国与安倍晋三打交道的十年。目前,中国方面认定日本领导人的错误行径动摇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为两国高层交往制造了严重政治障碍。无疑,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何推动安倍为了日中关系而不得不再走一次破冰之旅,重回战略性互惠关系的原点,恰是是中日外交的重要课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5388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