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2005中国商业联合会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全国城乡市场经验交流会上,12月20日评选揭晓首批“中国品牌市场基地”,石家庄七大批发市场榜上有名,占据了其中一半名额。
但即便是作为辐射三北、领跑全国的批发业主流城市,石家庄批发市场的辐射范围近年同样逐渐萎缩,并面临生存危机。
业内人士称,这其中并不排除京津冀周边批发市场的崛起给石家庄批发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国内批发市场存在的诸多共性问题,才是包括石家庄在内的中国批发业正在遭遇的生存尴尬。
与会人士分析认为,导致中国批发市场地位塌陷,影响力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业结构不尽合理,产销渠道仍较混乱,目标市场出现同质化倾向等等,是中国批发市场存在的普遍问题。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何济海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摊位制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落后交易方式,是限制中国绝大多数市场批发功能的发挥,使其难以形成竞争力的重要原因。而只有采用和普及拍卖、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才有望大规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从而也为整体提升市场竞争力打好基础。
何济海同时指出,中国批发业正在遭遇的生存尴尬远不止如此,国内和外资的双重挑战使它的发展更加艰难。
从国内看,大型生产企业的直销和配送,以及大型连锁零售业的集中采购,这两者都可以绕开批发环节,从而挤压了交易市场份额,给批发业带来巨大挑战。
与此同时,来自外资的挑战同样巨大。有关部门披露,今年上半年,经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资独资企业有216家,其中186家为批发企业。这表示,外资逐渐加快了对中国批发领域的注资步伐,从而给中国批发业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批发业必须尽快改变传统落后的交易方式,取而代之以现代电子商务交易手段。
中国批发业遭遇生存尴尬
日期:
06年01月1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3/15369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