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大陆的“资金荒”,导致大陆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出现一波企业老板跑路潮,而在银行雨天收伞下,最近,大陆企业老板跑路潮再起;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资产泡沫被捅破的开始。
投资时报报道,6月4日,福建龙海市曾经的纳税大户,辉昌工贸有限公司老板黄建辉一家跑路,留下亿元以上负债。 而在众多跑路老板中,黄建辉只是小角色。
同一天,广西柳州首富、曾登上中国民营企业500大榜单与胡润百富榜的正菱集团董事长廖荣纳也和家族成员集体失联。消息显示,廖氏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被当地警方立案调查,负债规模高达百亿元人民币(下同)。
此外,先前传出欠债跑路的老板,还包括四川民营企业腾中重工实际控制人李炎、山东青岛房地产企业君利豪集团老板王莉等多人。
这些跑路的企业老板,大都深陷债务泥沼,在当地的地下融资与非法集资案例中,亦多有参与。以腾中重工为例,这家因收购悍马汽车而声名大噪的民营企业,早在一年前,就被传出资金链紧张。
在大陆,包括房地产、矿业、钢铁、煤炭、加工制造,甚至烟火等产业,“资金荒”警报再次拉响。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银行业曾在去年此刻出现过一波“资金荒”,但今日情况大为不同。得到教训的银行不再胆大妄为,他们的风险防控意识似乎在一夜之间苏醒。
部分被认为风险系数较高的产业,几乎被全面收紧信贷,这让那些曾经操作资金胜过经营事业的老板们痛苦不已。地下融资管道,曾经帮助他们转危为安,但中国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宏观调控的新手段,以及持续高压的反腐力道,让这条管道的代价更加沉重。
这些企业中,很多迫不得已透过小贷公司、高利贷融资,而现在不少企业,已经站在悬崖边上,资金周转逐渐失灵,老板跑路便成高机率事件。近期,大陆企业老板跑路案件,屡见不鲜,意味着中国从信贷方面挤泡沫与去产能化,已进入实质阶段。
温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八大王民营经济起步到后来的全民炒房,吸走温州丰裕的民间资本,经济脱实向虚导致实业失血、传统低端产业错失转型良机,资金成为限制整个温州各行各业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