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生活得益于汉字 / ——记旅日艺术家张大顺
日期: 06年01月1期 评分: 10.00/2

本报记者 孙辉

   旅日艺术家张大顺近来是风头正健,先是在今年8月份以“当代中华文化名家”的身份,被中国邮票公司选中并发行了纪念封。12月20日,他又以日中书画印研究会会长的身份组织了“第六回日中书画印艺术交流展”。在东京都文京区的交流展现场,记者采访了张大顺。
   在“第六回日中书画印艺术交流展”展厅的正面挂着张大顺的书法作品。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作品墨含情愫,那种笔走龙蛇、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波澜起伏的韵律美都在随心所欲的书写中自然形成,没有刻意雕凿的痕迹。而这挥洒的背后,则是张大顺在旅日生涯里对汉字文化研究孜孜不倦地追求。
   在中日书画界身兼多职的张大顺,书法、篆刻、理论俱佳。他1962年出生在西安市,12岁从师关维扬先生学习绘画书道,17岁从师中国西北著名书画家李子青先生学习书、画、印。1983年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张大顺到陕西省教委从事文化交流工作。其间,他参加、举办过多次画展并多次获奖,1989年他的简历和作品相继被《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中国甲骨文书法篆刻作品大观》、《中国当代书法家、国画家篆刻家精品集》等收录。但他在中国的经历并未能让他以“字”生活,职业艺术家生涯则是他来日本以后。
   1992年张大顺辞掉了已工作10年的省教委工作,以一个日语学校就学生的身份来到日本。举目无亲的他过起了和其它留学生一样的普通生活。
   1995年1月17日发生了阪神大地震。阪神及其周边地区遭受到严重损失。仅在神户市就夺走了四千多条生命,城市全部变成了瓦砾废墟,也令许多人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基础。当时,张大顺作为研究生在大东文化大学研究日本文化。得到这个消息后张大顺认为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他以一个留学生的身份义卖书法作品和篆刻,仅一天半的时间他就募集到近16万日元,当他把钱无偿捐给灾区时,他的义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成了《东京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多家著名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
   1995年4月,已经开设了书法、汉字教室的张大顺生活虽没问题,但签证快要到期。他虽有从艺经历,但并不是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又没有挂靠哪家会社,按照入管局的要求和惯例,他是不可能被批准“艺术家签证”的。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申请交给入管局,签证却意外获得批准。至今张大顺也不知道获得签证的原因究是他的履历还是他的“义举”。
   而后的时间里张大顺彻底成为职业汉字艺术家,在教书法、篆刻的同时他还讲汉字的起源。这几年他先后出版了《甲骨文千字文》、《金文千字文》、《石鼓文千字文》、《木简千字文》四部书,他也成为日本的汉字艺术名家。
回想起在日本的汉字艺术生涯,张大顺唏嘘不已,“我在日本生活,全得益于中国的汉字。”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1534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