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武乐群:缅怀闵惠芬
日期: 14年06月1期
武乐群:缅怀闵惠芬
“2006・二胡缘”在上海。武乐群提供照片

缅怀闵惠芬

日本二胡振兴会会长 武乐群

    5月24日在东京卡梅利亚音乐厅举办的“琴缘弦和・东西南北二胡音乐会”上,首先出场演奏已经有了千年以上历史的乐曲“阳关三叠”的我心情沉痛,因为这一天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了恩师闵惠芬的追悼会。伴随着演奏,我对闵老师的怀念之情仿佛和“阳关三叠”的旋律一起飞跃大海,飘到了闵老师的身边,闵老师,今年春节,我们约好了这一天您赶到东京来观看音乐会。我的内心在轻轻的呼唤……

    在我小学四年级时,中国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不仅洋乐,就连中国的古典音乐也受到了禁止限制,物质生活贫乏,音乐艺术更是少得可怜。少年的我唯一的乐趣就是守在收音机旁聆听那仅有的一点点儿的音乐节目。广播里的“红旗渠绕太行”,“喜送公粮”,“江河水”等都是闵老师演奏的二胡名曲。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上学的路上,我有时一边高声吟唱着这些曲目的旋律,一边奔跑的样子。

闵慧芬在演出。武乐群提供照片

文革后,二胡音乐和中国的经济一样迅猛发展,新作品如雨后春笋。作品的多样化,演奏技巧的提高,二胡音乐超出想象,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然而我最喜欢的是闵老师根据古曲改编的二胡独奏曲“阳关三叠”。听到这首旋律我马上会联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中脍炙人口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最初向闵老师学习的曲目就是“阳关三叠”,上课之后,品尝闵老师的先生刘老师作的可口饭菜,其情其景就像昨天刚刚发生,历历在目。

来日本后,邀请闵老师开音乐会,让更多的日本人欣赏到闵老师演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借“2005・二胡缘”日本二胡振兴会成立纪念音乐会之机,我请来了闵老师在东京城市音乐厅进行了演奏,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并且在仙台,大阪举办了闵老师的独奏音乐会并与日本全国各地的二胡爱好者进行了交流。音乐会非常成功,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闵老师也是兴奋不已,回国临行前在成田机场亲手交给我一首她连夜写的诗句“樱花如雪,寒梅沁芳。云漫富士,气吞长江。琴韵交汇,天籁回响。”第二年我率领140名日本人在上海艺海剧场举办“2006・二胡缘”中日友好文化交流音乐会与闵老师同台演奏“良宵”,“北京有个金太阳”,“赛马”,闵老师坐在舞坛中央,从北海道到冲绳前来日本二胡爱好者围绕四周,场面壮观,曾经是二胡一时议论的话题。

闵慧芬与武乐群合影留念。武乐群提供照片

2008年我在东京银座王子音乐厅举办“乐缘・武乐群来日二十周年纪念音乐会”,闵老师特意创作了“源远流长文脉同,一衣带水史相同。奚琴雅韵钟俞会,友谊和平展浩空。”的诗句,邀请了著名书法家吴震启书写相赠,至今让我视之为家宝收藏。

    闵老师的逝世令世人惋惜,哀哉痛哉!闵惠芬老师的二胡代表了一个时代,引领了一个时代。闵老师的二胡艺术是中国人民的财富,也是日本人民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24日我未能参加闵老师的追悼会留下了一个终生的遗憾,只能用我为闵老师书写的悼词遥望星空进行祭奠“长江水痛挽一代二胡皇后不在,富士山悲讴绝世天籁之音永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5336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