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白伯骅画作:巧密精思 神动天随
日期: 14年05月2期

中文导报记者 张石



                                   白伯骅先生。张石摄影


走进白伯骅先生的画卷,不由得使人想起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词《浣溪沙•旋拂轻容写洛神》:


旋拂轻容写洛神,须知浅笑是深颦,十分天与可怜春。

掩抑薄寒施软障,抱持纤影藉芳茵,未能无意下香尘。


紫藤翠竹,芙蓉花残,雨打芭蕉,叶黄月寒,洛神一样绝美的女子那渗透薄寒的纤影,是一缕淡红的忧愁;深频还似浅笑,牵动碧绿荷叶上的蓝蜻蜓,波间莲蕊摇曳,飘过一片甜雾香尘……这些充满诗情的画境,来源于白伯骅先生深厚的学养、精湛的技巧与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


意在笔先  画中有诗


观白先生的画,多古代文学作品演化出的画境,白先生用他传神的画笔,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境,演化成春华秋实,夏岚冬雪中的画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以尺寸之制,写尽阴阳之数,以一管之笔,拟遍太虚之体,而这些胸有成竹,兔起鹘落之杰作,来源于白先生深厚的画外学养及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刻的理解、形象化的诠释与卓越的再创作。他的画中,涉及庄、老、禅的哲学意境,有古代诗人陆游、李清照、晏几道、阎选、韦庄、毛文锡、毛熙震、牛峤、李珣等人诗境及《红楼梦》中的人物,他在深深地理解了这些历史人们的历史定位与文学心像后,“质沿古意 文变今情”,创造性地赋予了他们历史的纵深、鲜明的个性与斑斓的色彩,让我在绝美的瞬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如在他的《金陵十二钗》组图中,我们看到在落花衰草中荷锄葬花的黛玉,那无奈地凝望着无情霜风中的落絮残红的目光,似乎看透了自己寄人篱下,“红销香断有谁怜”的宿命;那醉卧芍药圃的史湘云,云鬓微散,乌发如云,杏眼微合,以臂为枕,淡青色的长裙延伸到淡青微绿的芍药花叶中,酣甜的梦境似与淡彩晕染的花朵之梦境融为一体,花中有梦,梦中有花,活泼,调皮,憨痴的性格竟使她依石而眠,得欢乐处且欢乐,似完全忘却了自己“襁褓之间父母违”的孤儿命运和那无情飞云,一湾逝水;疏枝墨竹前轻盈踱步的妙玉,洁如一洼碧水,静如一缕清风,而自信的表情暗示她无法参透“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凄楚命运……



林黛玉肖像,上有范增先生为白伯骅画作题词。


通过这些美丽的画卷,我们看到了在社会与历史的限定中,不顾“乘除加减,上有苍穹”的宿命,竭力让自己生命绽开出凄美的个性之花的女性们的形象,白先生能通过这些形象将《红楼梦》的深刻的思想与文学内涵精准表现在咫尺画卷中的,这来源于白伯骅先生对这部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堪称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顶峰的名著的透悟与创造性的表现。


白伯骅先生的两幅代表作《宋人词意》、《旧事月色  梅边雅韵》中,都题有宋代诗人晏几道的词《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萍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在《宋人词意》中,左边两个美丽的女子在弹奏古琴与琵琶,另外女子似在准备歌吟,右边一位中年男子在一持扇女子下面饮酒听琴,他似被那美妙的音乐迷住,手执拂尘,如醉如痴,似要击节而歌;《旧事月色  梅边雅韵》画有三个女子,在忘情演奏胡琴、琵琶与古琴,背景是薄云冷月,老干残梅,风,似乎在如泣如诉的音乐中吹卷淡墨色的浮云,而在月的银光晕染中忘情歌吟的歌女们,妙音天外湿,清响扼浮云……


画家在这凄美的画面中所演绎的,是历史、文学史及诗人晏几道的个性与词意等多重、立体的画境。



宋人词意


晏几道为北宋著名词人,抚州籍第一个宰相、著名文学家晏殊第七子。他生性高傲,不慕名利,从不利用父势,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黄庭坚的《小山词序》评价晏几道,说他“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足见其孤高而不随波逐流,宽厚而与人为善的个性。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及词曲。当时出版业不发达,诗词往往以歌女弹唱为流传渠道。晏几道在《小山词•自跋》里谈起这首词时说:“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萍、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而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于人间。”。大意是说他曾有沈廉叔、陈君宠两个好朋友,家有莲、鸿、萍、云四个歌女,晏几道每得狂篇醉句,绝妙好词,即交给四歌女弹唱,而今两个朋友病的病,死的死,但他的诗词,就是这样得以在人间传播。这首《临江仙》,就是怀念当时与朋友吟诗作赋,美丽的歌女们弹琴歌吟的情景,当时彩云清影,明月如银,“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而今楼台高锁,落花孤影,雨燕飞无迹……


而白先生的两幅画,通过深邃的画意,表现了多重文化的内涵,既是对晏几道孤高傲岸,不随俗流的赞叹,也是对他优美的词意与寂寥的心情的可视化再现,而那些沈鱼落雁的歌女们在冷月残梅中如醉如痴的吟唱,则以诗画一如的动人形象,诉说了词赋满江,千古流传的古代传媒史。


明代书画家、鉴赏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论画说:“必先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事变多,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浩荡,山川灵秀透人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耶?”,这里是说,对于画家来说,深湛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往往比技巧更重要,对于这一点,从白伯骅先生作品的深邃内涵中,可略见一斑。


画龙点睛  中西合璧


白伯骅先生师从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蒋兆和先生,融中国传统水墨技巧与西方造型手段为一炉,可谓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承先启后的重要画家。他强调国画引进西方的造型,讲求对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挥洒丹青,传神写意,把中国水墨语言的神髓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所描绘的古代美女,一般都保持了传统的审美情趣,即长眉细眼,樱桃小口,但是对于眼神的描写,却是有光有色,有动有静,有爱有恨,从军的木兰的目光坚定而自信;葬花的黛玉痴迷而怔忡;持扇的宝钗狡黠而从容,可谓画龙点睛,一目传神。



旧时月色  梅边雅韵


他对人物面部及头部甚至头饰的刻画,一般都尽精刻微,极其细腻,但是在描写人物的衣纹时,则极工后而写意,大胆灵活地用国画中的各种线条,笔走龙蛇,墨吞风雷,像跃动的乐谱,像奔腾的浪花,像扩展的涟漪……让观者在得到美丽而安宁的完整的人物像的同时,感知人物内心风驰电掣的瞬间。


如他的《木兰从军图》,美丽、宁静的玉兰披甲按剑,英姿飒爽,而她的衣纹在波浪般的线条中随风飘荡,他身后的战马扬蹄欲奔,而在皴擦出的随风跃动的马尾中,我们也似乎能听到战鼓声声,红旗猎猎……


对于人物周围的环境,如草木花石等的描写,则多用没骨法,这样既可以可运密入疏,主次分明,又可以使人物与环境天人合一,融为一体,让心思尽染树木云水,让衰草落花延伸人物情思。


总之,白伯骅先生的画作,可谓笔墨宛丽,思与神合,创意立体,迥得天意。尽精刻微,来源于扎实的西画功底,转动飘逸,来源于精湛的国画语言,而巧密精思的构图与生动传神的气韵,则来源于白先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情怀、意在笔先的学养、锐意精进的耕耘与神动天随的创造力。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3/15300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