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教育弊病矛头直指教育产业化
日期: 06年01月1期

   12月22日下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新华网与网友交流并回答了网民关心的众多问题。对于“教育产业化”现象,王旭明表示,教育部一开始就反对,教育产业化会毁掉中国的教育。
   王旭明说,“教育产业化”这个提法从它产生之日起,教育部就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的提法。所以反对,是因为教育产业化会毁掉中国的教育。这里面关键的一个字就是“化”字。我们同意教育的某些部分可以发展成教育产业,比方说高校后勤社会化,这完全可以变成产业;高校科技产业、成果转化都是可以变成产业的。但是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不能用产业的思想来引导的。
   对于“中国的教育失败,改革会不会越改越差”的说法,王旭明不赞同:“我不认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是失败的。我认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成功的。”王旭明认为,一个承担着教育规模为世界之最的教育,实现了“两个跨越”:使85%以上的人接受了义务教育,使20%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但他承认,教育改革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王旭明介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以上。原来我们100个人中,只能有3或4个人上大学,是所谓的“精英化”高等教育。现在100人里有20人能上大学,即所谓的“大众化教育”。对于高校扩招后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质量的下滑,王旭明说,教育部采取了不少措施,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王旭明介绍,国家明确提出,小学、初中不得设立重点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坚持就近免试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也不需收取择校费。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学校明着说收择校费,但费用照收不误。原因是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限,大家都要往里挤。
   要解决这个问题,王旭明认为,一个就是使优质教育资源扩大,通过国家投入、政府投资等各种方法,扩大学校的招生规模,使学校的优质资源扩大。
   另外一个途径,王旭明认为应该是减小或者消灭薄弱学校,通过改造、合并等方法,把薄弱学校变成优质学校。通过以上两个方法,可以促使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产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7/1530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