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昨日在本港中文大学演讲时称,“环时”不是官媒,而是一份市场化报纸,该报代表内地多数民众想法,又指内地媒体和香港在发展时都应考虑现实。现场有保安戒备,有维权律师当场呛声,更有中大教授脱鞋离场,以示不满。
据大公网援引明报报道,《环球时报》(简称“环时”)总编辑胡锡进昨日在本港中文大学演讲时称,“环时”不是官媒,而是一份市场化报纸,该报代 表内地多数民众想法,又指内地媒体和香港在发展时都应考虑现实。现场有保安戒备,有维权律师当场呛声,更有中大教授脱鞋离场,以示不满。
中大演讲称港需要稳定
胡锡进开宗明义,演讲开头先表示“环时”不是官媒,而是市场化媒体,市场发行量极大,他们有政府和市场两个老板, “我把这两个老板侍候得都不错”。他讨论内地传媒发展时称, “环时”的意见与大众意见一致,又表示媒体不能脱离政治现实,中国媒体应探索渠道适应中国特色, “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谈及香港时,胡锡进称内地民众希望香港保持特色, “保持你们的民主性,但需要稳定,不要因为这些事把香港给颠覆了,让香港乱起来”,又提醒香港上面还有中央和《基本法》。
教授除鞋离场表不满
中大教授周保松亦质疑说,胡言必称“环时”代表多数人声音,现场有很多内地人,他请非常不同意胡观点的人举手。看到逾半数人举手后,周除鞋后拎着鞋光脚离去,以表不满。胡后来在微博上称,当时现场仅约三分之一人举手。
主办方中大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主任陈韬文表示,他们邀请胡锡进,因他是中国舆论界代表人物,折射出中国的争议和力量对比。
新闻加点料
近年来,《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网络和社会上形成了巨大争议。他致力于“解读复杂现实”的言辞,一方面随同《环球时报》的巨大销量传播开去;另一方面也招来了无日无之的批评甚至谩骂,引发颇有意味的“胡锡进现象”。
胡锡进坚持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超级复杂,处于剧烈而敏感的转型期,社会上对于国家现状和未来的表达应该理性。他说,他全部的言说都是希望国家和人们走得更好。
《环球时报》因敏感瞩目的报道内容、百万级的单期发行量和“特立独行”的新闻姿态引起官方和民间共同关注,它一向被视为党报子报“导向性与可读性”高度结合的一个成功典范。不过,胡锡进开设微博之后,屡次遭遇网民围攻,有网友称他为“义和团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