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华纯:为未来奔走呼号的台湾“红卫兵”
日期: 2014/03/29 10:44
华纯:为未来奔走呼号的台湾“红卫兵”

日本  华纯

    宝岛台湾我曾经去了不下六、七次,终因行程匆匆,未有机会深入观察台北。这次承蒙海华文教基金会赞助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组织“采风团”,机会颇爲难得地环游宝岛一周。这本来是非常轻松有趣的文学知性之旅,没想到采风团返回台北大家亲眼目睹了旅馆附近的“太阳花”学运。成千上万的学生蜂拥而至,将立法院和行政院围得水泄不通。寒夜里这些台湾的“红卫兵”春衫薄衣,青春热血沸腾,在爲台湾的未来奔走呼号。

     临出发前我还沉浸在对台北的美好遐想之中。第一次去信义街瞥见的满街汽车喇叭声、男人在饭馆大声吆喝划拳喝酒的情景已经在曆史中渐渐隐去。一次次的变化足以令我相信这个新旧并存的城市既安全又便利,浓厚的人情味和多元文化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景。其时到达台北的我,脑子里还有挥之不去的阴影--乌克兰局势恶化造成触目惊心的废墟,军事、政治、经济的强大可以在一夜间烟飞灰灭。我以爲台湾人不会选择暴力革命,在我的书橱上有好几位台湾作家的着作,他们关于台湾几十年变迁的文字似乎说明台湾人已经学会了民主,学会了温良恭俭让,能够发挥自由民主的思想却能心平气地接纳不同政见。

    可是眼前发生的一切突然推翻了我的肯定。台北一夜间让外人在熟悉和陌生中摇晃不定。更因爲没有处身于台湾人的语境生活,我惶然间不知其所以然,疑问接踵而来。

    我是提前两天来到台北,要去逛街,走夜市,看看书店和老房子。女人心中永远放着一个帐本,记录色香味美的各种吃食与价格。士林夜市是台北人生活的基础,华灯初上时那里车水马龙,弥漫开来的各种香味强烈地吊人胃口,几乎颠覆舌尖上的味觉记忆。台北人之善于享受,物价之便宜,在夜市摊头之间边走边吃的乐趣中尽显无遗。可是熙熙攘攘之中却保持了良好的秩序,没有城管队吆喝,人流能遁序渐进,哪怕商贩在窄小的道路中间设摊也不用担心被人挤扁。它让我认识到台湾人自觉的公民意识是在近年提倡的民主制度下衍生出来。

    而另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是朋友带我参观了中山纪念堂举办的书法展览。那些书法作品已不是传统书法所能概括,主题《树卫时代》要求近80位作家分别提供传统和实验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这样严肃的主题下作品却多呈现轻松幽默,甚至还有点调皮,令人耳目一新。反映了这些书法家与自然环保主题産生共鸣。它是喧闹都市中的一种诗意生活,凸显文化公民意识和自由化。

    当我漫步台北最后的眷村--绍兴南街时,我更感动于这样的文字;“在大家的故事里,我们才能理解到底现在的生活从何而来、这个城市除了亮丽光鲜,还有什么样深层的力量。”绍兴南街的意义,对于台北曾经的一段曆史之重要母庸置疑,它呈现了眷村文化-台湾过往发展的某过程。国际人权联盟(FIDH)曾来此地考察台湾居住权的情况,对绍兴社区居民居住权受侵害的情况表达关注。居民状告政府将地皮划给台大,大量房屋被迫拆迁。结果在协商过程中却争取到台大师生同情弱势力量,一起站在公民意识平台上促进官民互动,公平解决安置问题。插在破屋门前的一面自救会旗帜是那样地鲜豔,暗示了台湾人民有充分权利保护自己。

    接下来的日程是我们采风团一路参观台湾各地景点,并不断被安排到立法院、侨委和外交部和政府官员座谈,观看台湾文化录像,增进对台湾宝岛的认识。这一路上的所观所想充满了刺激和喜乐,台南美浓小镇上“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使我触摸到台湾原住民文化和风貌。台湾着名作家陈若曦是具有感时忧国意识的作家,似乎代表了台湾的文化优越感。几次握手相见,依然感觉她的力量有如日月潭水势浩瀚的一种汯汨。在台湾,最容易做的事是赚钱,尚能坚持写作的人必须经得起物质冲击。或许在陈若曦的眼里,民主和自由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暂时执政的政府所界定的范围。可是还没来得及向她请教,台北就迫不及待地发生了数万人抗议服贸协议的学潮。

   3月21日晚上,立法院附近参加静坐示威的两个年轻人,慷慨激昂地向我们述说了他们的诉求。其中一个是高中生,说他们是自发进入抗争现场,声援反黑箱服贸。认爲服贸协议会给台湾带来很多副作用。另一个学生强调他们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不会采用过激行动来对抗政府。

    这一夜我居然很放心地睡了一觉,以爲学运很快就会得到政府回应。旅馆离立法院很近,我亲眼看到静坐队伍秩序井然,快速搬运公司迅速运来市民支援的物资和向日葵。马路边很快造好了应急厕所,黑压压的人群在志愿者引导下慢慢移动。不料第二天苹果日报刊出醒目标题,『扩大抗争,继占立法院,包围国民党』。夜间三万人涌入,学潮燎原到整个台湾。这场学运被称之爲“太阳花”学运,学生冲进了立法院议场,将立法院匾牌踩在脚下。可是立法院院长称审议有关协议是“立法院家务事”,断然拒绝出席马总统宣布召开的院际会议。这之后,学生在连续几日的疲劳中爆发了愤怒,事态一发不可收拾……

    我从现场观察中感到莫名其妙的是,台湾人热爱民主、监督政府爲民施政的公民意识爲何会引出一系列不合法的破坏行动?而我后来接触过的学生并非都赞成暴力革命。可是悬挂在立法院上方的煽动性标语确实引导学生不由自主的占领行为,「当独裁成爲事实,革命就是义务」。台湾现在是独裁?我不由得懵了。这样的打咂抢与政变有什么两样?学运已进行到第5天,台湾的“红卫兵”们敢说敢闯,政府拿他们毫无办法。这和大陆学运完全不同,只有台湾公民才能享受集会自由。

    在半夜用ipad连接博客的间歇中,我不断地遐想,从来没有盲目地粉过“民国”和“国民党”,更没有粉过“民进党”。实事求是地说,我很高兴看到台湾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树立了公民意识,保证人民生活安稳。可是抗议学生把立法院变成公开的公民课学堂,这代价真是太大了,说明法制观念欠缺和民主转型不完全。当然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只有经过这场动乱,付出巨大学费后学生和政府才能明白民主自由其所以然。很明显这一代人已经不再背负曆史划分带来的阴影,他们真心期望学运能带动台湾民主化。

    无论如何,江河之滥觞,必有源头。正如苹果日报记者所预测,这场“自己国家自己救”的3.18学潮,将非常可能爲台湾带来完全不同的曆史格局。作爲海外华人,我不得不认爲台湾人的民主口味很重,他们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公民权益。

2014年3月28日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5222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