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环球军事
马航失联事件是历史上所有“航空事故”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次事件。
现在各方仍然使用“失联”一词,说明各方仍处于博弈过程,不想把棋给走死了、走实了。
越南说发现了油污带与飞机碎片,但是马来西亚否定了。发现者率先发布这一消息自然有其发布的道理,而否定者之所以否定也有其否定的道理。
越南打出“发现牌”以后立即被马来西亚所否定,其实一切已经“原形毕露”了,事件已经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联想到三年前发生在菲律宾马尼拉的“人质事件”与奥巴马即将在四月展开的“访问活动”,此次“失联事件”与“人质事件”颇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3月9日凌晨根据各方消息的汇总笔者就感觉马方在隐藏什么,当时就提出质疑。如今,越来越多的自相矛盾信息告诉我们,马方一直在隐藏着什么。你们到底在隐藏什么?
马来西亚最开始宣布的MH370失联时间是8日凌晨01:30,今天马来西亚空军司令员确认的飞机从马来西亚空军雷达上消失的时间是02:40。马来西亚监控了这架完全“背道而驰”(好吧,他们说那是折返迹象)的飞机在无线电完全静默的情况下飞行了1小时10分钟!
马来西亚空军首长Rodzali Daud确认,MH370于8日早上2:40从马空军在Butterworth的雷达上消失,地点在马六甲海峡中的Pulau Perak(我终于明白2:40是哪儿来的了!尼玛!)。另外早前有报道称,马来西亚民航局长Azharuddin Rahman曾神秘地回答为什么要在马六甲海峡进行搜寻:“有些事情我能说,有些不能。感觉这飞机从一起飞开始就别有动机。现在马来西亚极力的邀请日本和美国介入,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在马六甲海峡的搜救只有美国在进行。
美方从开始就在搜寻,却很少看到相关消息,异常低调不符合白宫一贯行为习惯!在飞机失联后,失踪前的时间里,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深感,我们的搜救力量还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补给舰还没开到就有了如此重大的突破,我们要是再多派点军舰和飞机,是不是突破的更大些?更多些?!期待……关键我们现在有了056看门,海军这些大型舰艇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走出去……
1988年,美国海军击落伊朗航空665航班,机型是空客300-B2 203,客机上有290人,无一生还。当时在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普什姆岛东南海域,漂浮的尸体、行李衣物以及飞机残骸碎片,足有三、四英里长。伊朗蛙人从大海中打捞出150具尸体。——777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呢?!连漂浮物都没有?地点不对,或许大马在误导,只有美军一来就去马六甲了。
图为组织橡皮舟进行打捞。
1983年,苏军击落误入领空的大韩航空客机,之后苏军装模做样帮助搜救。由于苏军知道它落在哪里,在搜救中有意误导其他搜救队伍,大家一直劳而无果。十年后,俄交出了他们自己当年找到的黑匣子。人们这才发现当年突然失联、没有求救信号、找不到残骸...是因为什么了。
矛盾的信息恰好折射马来西亚在这件事上矛盾的心态,其内心的“焦躁不安”与“摇摆不定”已经昭然于天下了。
混杂的信息恰好折射出已经被动卷入这一事件而无法置身事外或者主动“趟进这潭浑水”的各方的复杂矛盾的心态。
马国内有人在焦急的等待两个大佬发出的信号。
中国的已经用三个信号明确无误地表白了自己的态度:一个“措辞”——失联(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四艘军舰;一个电话。
所以现在马国其实真正需要等待的就是幕后推手的态度,当然表态的方式可以是明的,也可以是暗的。
马国内某些人内心所受煎熬的程度绝不亚于“失联飞机”的家属。
有人想学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拿中国人的生命作为“投名状”或者“见面礼”去进行交换,谋取一己私利,对这种人的态度最好不但让他的计划彻底破灭,而且需要让他付出更高的代价。
图为中国海军井冈山舰搜救人员在泰国湾的马航飞机失联疑似海区打捞救生衣。
菲律宾既是典型的正面教材,但同时也是典型的反面教材(至今未进行道歉)。所以这次事件绝不能让那些试图步阿基诺三世后尘之人的图谋轻易得逞。
习主席“应约”与奥巴马通电话,电话涉及的话题基本囊括了当今世界最热点的问题。
看来有人已经熬不住了,开始“试探口气”,或者开除要价“清单”了。
事件的真相其实已经在中国官媒播发的“通话新闻通稿”中了。
习主席的“担忧失联客机人员的安危”就是一种“暗示”;习主席的“坚持大方向”表明了中国的原则立场,但“期待再次会晤”却又满足了奥巴马的愿望;奥巴马的“期待尽快”与“期盼即将”也充分流露了其“焦急”的心态。
这一切说明了,穿着“皇帝的新装”裸奔的那个“世界皇帝”的裸奔行为已经难以为继了。
两个大佬的态度已经明确了,或许“失联飞机”会“柳暗花明”,让人“喜从悲来”,或许真的就此“折戟”于南海的烟波浩渺之中。
一切取决于马国的“掂量”与决心。
接下来的两天就是决定“失联飞机”最终命运的时刻。
马国能否最终“迷途知返”决定了“失联飞机”能否“迷途而返”;某方是否愿意“重新做人”也决定了“失联飞机”上两百多人最终能否“起死回生”。
当然,如果某些人愿意放弃“迷途知返”与“重新做人”的机会,选择“一条道走到黑”的话,那么不妨成全他们。
在中国决定派出军舰赴“出事海域”救助,美英澳紧接着决定派出军舰前往“壮胆打气”之后,中国接着增派军舰加强“救援力量”。
而美国则决定美军驻日基地增派P-3反潜机前往该地区(其实是预防中国潜艇)。
在这一来一往的较量中,中国的态度已经鲜明的摆在有关方面的面前了。
南海地区已经从此前的“暗流涌动”发展到如今接近“刀光剑影”了。
图为舰机联合搜救。
马航事件幕后真正的黑手已经初露端倪
有些事情的真相需要具备相应的历史条件真相才会被揭示出来,比如韩国的天安舰事件。
而有些事情的真相永远也不会浮出水面。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也许永远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于是,我们不得不依据这样一条通用的原则来猜测或者判断谁才是制造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
谁是最大受益者,谁就可能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下面我们不妨依据这一通用原则来分析马航事件,也许我们能从中发现某些端倪:
一、这一事件发生国际背景:
1、乌克兰局势日益紧张,俄罗斯的强硬应对使得西方的“色厉内荏”的本质日渐暴露于世人;
2、日本极右翼政府在原有立场上开始出现“软化迹象”;
3、朝鲜半岛局势开始出现某些微妙的变化;
4、面对乌克兰局势的恶化,西方内部态度开始“差异化”表现,西方阵营开始出现裂痕,乌克兰乱局的始作俑者日益陷入尴尬处境;
5、泰国国内局势始终未能按照某方预期发展。
二、国内背景
1、中方对乌克兰局势的表态让某些人非常失望;
2、日本极右翼政府在原有立场上开始出现“软化迹象”;
3、朝鲜半岛局势开始出现某些微妙的变化;
4、面对乌克兰局势的恶化,西方内部态度开始“差异化”表现,西方阵营开始出现裂痕,乌克兰乱局的始作俑者日益陷入尴尬处境;
5、泰国国内局势始终未能按照某方预期发展。
三、马航事件的影响
1、给中国与东盟的人员往来与经济交流在一段时间内投下阴影;
3月10日,在马航客机失联海域,中国海军绵阳舰官兵在舰艏打捞可疑漂浮物。图为绵阳舰工作人员用小船接近漂浮物。
2、给有关当局施加无形的压力;
3、将某方的注意力转移至泰国湾,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4、利用马航事件大量消耗某方大量的政治与外交资源;
5、迫使某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甚至国内某些问题上)态度软化,增加中俄战略协作的难度;
6、利用“马航事件”,破坏南海周边地区及马六甲海峡东段出海口的和平与稳定,达到“中心开花”的效果;
7、为有关方面利用此事件涉足南海问题制造合理的理由与借口,比如美、英、澳借所谓的“救助”之际乘机介入将军事力量投射到该地区,为该地区长期“复杂化”做准备。
8、制造各种混乱信息,为周边有关国家利用对这一事件的“定性”问题要挟某方,不断向某方要价;
9、刻意将有关“恐怖矛头”指向欧洲,威胁与逼迫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之继续保持协调一致的立常
10、利用这一事件在中国制造“民族矛盾”甚至“民族对立情绪”,直至达到“对立不断升级”的效果。
综上所述,“谁是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这个问题是不是已经初露端倪了?
马航失联事件是历史上所有“航空事故”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次事件。
现在各方仍然使用“失联”一词,说明各方仍处于博弈过程,不想把棋给走死了、走实了。
越南说发现了油污带与飞机碎片,但是马来西亚否定了。发现者率先发布这一消息自然有其发布的道理,而否定者之所以否定也有其否定的道理。
越南打出“发现牌”以后立即被马来西亚所否定,其实一切已经“原形毕露”了,事件已经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联想到三年前发生在菲律宾马尼拉的“人质事件”与奥巴马即将在四月展开的“访问活动”,此次“失联事件”与“人质事件”颇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3月9日凌晨根据各方消息的汇总笔者就感觉马方在隐藏什么,当时就提出质疑。如今,越来越多的自相矛盾信息告诉我们,马方一直在隐藏着什么。你们到底在隐藏什么?
马来西亚最开始宣布的MH370失联时间是8日凌晨01:30,今天马来西亚空军司令员确认的飞机从马来西亚空军雷达上消失的时间是02:40。马来西亚监控了这架完全“背道而驰”(好吧,他们说那是折返迹象)的飞机在无线电完全静默的情况下飞行了1小时10分钟!
马来西亚空军首长Rodzali Daud确认,MH370于8日早上2:40从马空军在Butterworth的雷达上消失,地点在马六甲海峡中的Pulau Perak(我终于明白2:40是哪儿来的了!尼玛!)。另外早前有报道称,马来西亚民航局长Azharuddin Rahman曾神秘地回答为什么要在马六甲海峡进行搜寻:“有些事情我能说,有些不能。感觉这飞机从一起飞开始就别有动机。现在马来西亚极力的邀请日本和美国介入,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在马六甲海峡的搜救只有美国在进行。
美方从开始就在搜寻,却很少看到相关消息,异常低调不符合白宫一贯行为习惯!在飞机失联后,失踪前的时间里,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深感,我们的搜救力量还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补给舰还没开到就有了如此重大的突破,我们要是再多派点军舰和飞机,是不是突破的更大些?更多些?!期待……关键我们现在有了056看门,海军这些大型舰艇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走出去……
1988年,美国海军击落伊朗航空665航班,机型是空客300-B2 203,客机上有290人,无一生还。当时在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普什姆岛东南海域,漂浮的尸体、行李衣物以及飞机残骸碎片,足有三、四英里长。伊朗蛙人从大海中打捞出150具尸体。——777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呢?!连漂浮物都没有?地点不对,或许大马在误导,只有美军一来就去马六甲了。
图为组织橡皮舟进行打捞。
1983年,苏军击落误入领空的大韩航空客机,之后苏军装模做样帮助搜救。由于苏军知道它落在哪里,在搜救中有意误导其他搜救队伍,大家一直劳而无果。十年后,俄交出了他们自己当年找到的黑匣子。人们这才发现当年突然失联、没有求救信号、找不到残骸...是因为什么了。
矛盾的信息恰好折射马来西亚在这件事上矛盾的心态,其内心的“焦躁不安”与“摇摆不定”已经昭然于天下了。
混杂的信息恰好折射出已经被动卷入这一事件而无法置身事外或者主动“趟进这潭浑水”的各方的复杂矛盾的心态。
马国内有人在焦急的等待两个大佬发出的信号。
中国的已经用三个信号明确无误地表白了自己的态度:一个“措辞”——失联(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四艘军舰;一个电话。
所以现在马国其实真正需要等待的就是幕后推手的态度,当然表态的方式可以是明的,也可以是暗的。
马国内某些人内心所受煎熬的程度绝不亚于“失联飞机”的家属。
有人想学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拿中国人的生命作为“投名状”或者“见面礼”去进行交换,谋取一己私利,对这种人的态度最好不但让他的计划彻底破灭,而且需要让他付出更高的代价。
图为中国海军井冈山舰搜救人员在泰国湾的马航飞机失联疑似海区打捞救生衣。
菲律宾既是典型的正面教材,但同时也是典型的反面教材(至今未进行道歉)。所以这次事件绝不能让那些试图步阿基诺三世后尘之人的图谋轻易得逞。
习主席“应约”与奥巴马通电话,电话涉及的话题基本囊括了当今世界最热点的问题。
看来有人已经熬不住了,开始“试探口气”,或者开除要价“清单”了。
事件的真相其实已经在中国官媒播发的“通话新闻通稿”中了。
习主席的“担忧失联客机人员的安危”就是一种“暗示”;习主席的“坚持大方向”表明了中国的原则立场,但“期待再次会晤”却又满足了奥巴马的愿望;奥巴马的“期待尽快”与“期盼即将”也充分流露了其“焦急”的心态。
这一切说明了,穿着“皇帝的新装”裸奔的那个“世界皇帝”的裸奔行为已经难以为继了。
两个大佬的态度已经明确了,或许“失联飞机”会“柳暗花明”,让人“喜从悲来”,或许真的就此“折戟”于南海的烟波浩渺之中。
一切取决于马国的“掂量”与决心。
接下来的两天就是决定“失联飞机”最终命运的时刻。
马国能否最终“迷途知返”决定了“失联飞机”能否“迷途而返”;某方是否愿意“重新做人”也决定了“失联飞机”上两百多人最终能否“起死回生”。
当然,如果某些人愿意放弃“迷途知返”与“重新做人”的机会,选择“一条道走到黑”的话,那么不妨成全他们。
在中国决定派出军舰赴“出事海域”救助,美英澳紧接着决定派出军舰前往“壮胆打气”之后,中国接着增派军舰加强“救援力量”。
而美国则决定美军驻日基地增派P-3反潜机前往该地区(其实是预防中国潜艇)。
在这一来一往的较量中,中国的态度已经鲜明的摆在有关方面的面前了。
南海地区已经从此前的“暗流涌动”发展到如今接近“刀光剑影”了。
图为舰机联合搜救。
马航事件幕后真正的黑手已经初露端倪
有些事情的真相需要具备相应的历史条件真相才会被揭示出来,比如韩国的天安舰事件。
而有些事情的真相永远也不会浮出水面。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也许永远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于是,我们不得不依据这样一条通用的原则来猜测或者判断谁才是制造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
谁是最大受益者,谁就可能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下面我们不妨依据这一通用原则来分析马航事件,也许我们能从中发现某些端倪:
一、这一事件发生国际背景:
1、乌克兰局势日益紧张,俄罗斯的强硬应对使得西方的“色厉内荏”的本质日渐暴露于世人;
2、日本极右翼政府在原有立场上开始出现“软化迹象”;
3、朝鲜半岛局势开始出现某些微妙的变化;
4、面对乌克兰局势的恶化,西方内部态度开始“差异化”表现,西方阵营开始出现裂痕,乌克兰乱局的始作俑者日益陷入尴尬处境;
5、泰国国内局势始终未能按照某方预期发展。
二、国内背景
1、中方对乌克兰局势的表态让某些人非常失望;
2、日本极右翼政府在原有立场上开始出现“软化迹象”;
3、朝鲜半岛局势开始出现某些微妙的变化;
4、面对乌克兰局势的恶化,西方内部态度开始“差异化”表现,西方阵营开始出现裂痕,乌克兰乱局的始作俑者日益陷入尴尬处境;
5、泰国国内局势始终未能按照某方预期发展。
三、马航事件的影响
1、给中国与东盟的人员往来与经济交流在一段时间内投下阴影;
3月10日,在马航客机失联海域,中国海军绵阳舰官兵在舰艏打捞可疑漂浮物。图为绵阳舰工作人员用小船接近漂浮物。
2、给有关当局施加无形的压力;
3、将某方的注意力转移至泰国湾,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4、利用马航事件大量消耗某方大量的政治与外交资源;
5、迫使某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甚至国内某些问题上)态度软化,增加中俄战略协作的难度;
6、利用“马航事件”,破坏南海周边地区及马六甲海峡东段出海口的和平与稳定,达到“中心开花”的效果;
7、为有关方面利用此事件涉足南海问题制造合理的理由与借口,比如美、英、澳借所谓的“救助”之际乘机介入将军事力量投射到该地区,为该地区长期“复杂化”做准备。
8、制造各种混乱信息,为周边有关国家利用对这一事件的“定性”问题要挟某方,不断向某方要价;
9、刻意将有关“恐怖矛头”指向欧洲,威胁与逼迫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之继续保持协调一致的立常
10、利用这一事件在中国制造“民族矛盾”甚至“民族对立情绪”,直至达到“对立不断升级”的效果。
综上所述,“谁是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这个问题是不是已经初露端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