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雪 霏:新年感言
日期: 14年01月3期
杂记帐 雪霏

1961年元旦的齐齐哈尔,不知道是不是比现在冷,但是今天的齐齐哈尔,一定比大阪冷。iPhone显示此时温度零下14度,大阪现在11度,温差25度。

冰天雪地的西历除夕傍晚,一对春天结婚刚刚20岁出头的年轻人,去参加单位的新年晚会,回来路上骑自行车滑倒,次日元旦,肚子里不足八个月的胎儿,在产婆的迎接仪式里,作为他们的孩子来到人间,使他们当上了父母。那晚大雪纷飞,尽管家徒四壁温饱难维,青年却幸福陶醉得诗情画意,信口诵出《诗经·采薇》,赐名爱女“雪霏”。

为了不至于把各方面先天不足的孩子冻死饿死,这两个现在看来还是孩子的年轻人,和天下父母一样,倾注着他们的所有爱,使我不至于在饥寒交迫中夭折。清晨,22岁的父亲要穿上披上差不多所有的衣服起来生火炉,21岁的产妇,自己都吃不饱,却有充足的奶水给早产儿哺乳。这是自然力的恩惠,是上苍的眷顾。

到日本之后,听异地同胞说起挨饿的事,我很惊讶,我不知道同龄人还有挨饿的经历,因为我的记忆里没有。母亲说怀孕期间经常饿得心慌,和父亲到单位食堂垃圾堆里刨拣冻白菜根,回来煮汤充饥。

那时候,许多中国人吃上顿没下顿,天寒地冻的时节里,早产两个月的我,能正常发育成长,算是幸运儿。

1979年9月12日,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去长春上学。爸爸推着他的永久自行车带队,后座上托着我的行李,母亲和三个弟弟走在一边,全家送我上火车。那以后,至今35年了,再没有和家人共渡过连续一个月以上的日子。

  几年前,父亲突发性脑血栓,曾一度出现智障状态。后来渐渐恢复,现在比较稳定,日常皆可自理。只是不爱说话,没有脾气,安静得如同挂在墙壁的字画,带着他的场,他平静安处的生命信息。去年寒假回去探亲期间的一天早上,从不主动说话的父亲,从隔壁房间拿来三弟正在临写的《兰亭序》,对我说“写得好。三儿比我年轻时临得好,他心里静。”看见父亲展看三弟临字帖的欣慰态,想起我正在驱针的《兰亭序》,便从箱子里拿出来,展开给他看。随着我把布卷慢慢打开,他眼睛放出难得再见的神采,竟边清嗓边从“永和九年”念起来。我高兴的啊,尽管个别词汇听不懂其意,但是听得懂父亲的声音,那是枯萎很久的心花重新萌放的喜悦。

  于是,春寒渐退的三月里,家中的光景一派怡然。我坐在沙发上,一针一针地上下穿递。父亲静坐在茶桌边,看着窗外。他这样坐看了好几年了,在看,又像是什么都没看。他从不就窗外广场的人聚人散棋牌秧歌发一句感言。

那半年后的再次回家,就把历时三年半的绣字版《兰亭序》带了回去,弟弟找业主装裱进大镜框里,挂在厅中央的东墙上。每天,父亲坐看窗外之余,反反复复地看我绣出的这块不同凡响的布质字帖。想到自己在半百之年还具有这样一份得以取悦老爸的功夫和工夫,欣慰得有点得意……

不久前的一天,下课从教学楼出来往停车场走,风很冷,身体缩在外国的圣诞时节,手指冰凉。来到车旁,车门自动解锁,侧灯点闪着迎接主人,边开车门边落座的时候,有一股微微的暖流自心中升起。这是一种回到家的感觉。这个暖热的感觉,带我回到那年冬季,回到当年20岁出头初为人父人母的两个年轻人的家。胸中涌荡着满腔热流,像当年他们日夜看护着自己的孩子那样,在心里深深地拥抱着他们。

有一个门槛,有一天,你一迈出就是一辈子,身后是他们日夜不间断的祈盼和牵挂。有一种觉悟,有一天,你一懂就已是几十年过去,一切情景,不论有否悲喜磨难,其中沧桑,都胜过任何一部作品剧情,因为那是自己的人生。

老爸老妈:

今年春节我回家去过年,和弟弟们都回去,你们好好儿等着哦。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5091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