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3日电 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12日刊载《盖棺论定话沙龙》一文,文章总结了沙龙一生的战绩、个性以及对以色列安全战略看法的转变,指沙龙是这样一个人:你活着我难受,你死了我伤心。
文章摘编如下:
1月11日,因中风做了8年植物人、传出病危消息一周之久的以色列前总理的阿里埃勒•沙龙因病去世。
沙龙是当代以色列最具知名度、争议也最大的政治人物之一。他是阿以战场上的传奇人物,多次因屠杀等污点被指责,被称作“屠夫”、“推土机”、战争狂人。但他又是第一个喊出“和巴勒斯坦人并存”,主张从被占领土撤军的以色列右翼,甚至,为贯彻自己政治主张,他晚年不惜退出所属的利库德集团,另组中派的“前进党”。
俗话说“盖棺论定”,如今沙龙已成为历史人物,也该到了总结其历史的时候了。 “受伤的战鹰”
战场上的沙龙
沙龙最初的名气是从战场上来。作为以色列最早的伞兵指挥官,他被誉为“特战之父”,而特种作战正是国小兵少的以色列,面对强敌屡战屡败的法宝之一;1967年的“六五战争”,身为师长的他在几小时内就夺取了被认为是“天堑”的西南半岛南线阿基拉赫阵地,为以色列在那场战争中的速胜立下头功;1973年“十月战争”,以色列初战不利,沙龙不惜犯上,率领自己的师大胆穿过埃及第二军和第三军间几十公里的结合部,偷渡苏伊士运河,切断埃及第三军归途,迫使埃及退出战争,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身为国防部长的他策划实施了一场针对叙利亚-巴解联军的“代差突袭”,用一场“现代闪电战”打败了当时被认为中东地区现代化水平最高、战斗意志最强的叙利亚军队,并将巴解武装驱逐到中东、北非各国,从此基本解决了困扰以色列几十年的、巴解游击队边境滋扰问题。
一些军事史学家认为,沙龙的军事知名度有些名过其实,因为他没有担任过以色列国防军最高军职——总参谋长,未曾升至以色列军队最高军衔——中将,甚至有人称“沙龙是战术天才战略白痴”,并将他和同样当过总理的左翼政治家拉宾相比。
但沙龙有沙龙的特质:敢于犯上,能大胆坚持自己的意志,在“十月战争”中力排众议冒险成功,几乎改变了中东政治版图;因为出身基层,能懂得低级官兵的疾苦,在士兵中是神一般的存在——这在人人自危、全民皆兵的以色列,可谓最坚实的民意基础。
更重要的是,和以色列其他军事传奇不同,沙龙打过败仗。他的第一次参战,就是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作为连长进攻约旦把守的莱特龙要塞,结果受伤败回;以阿战争史上、第一次以色列人的惨败——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的米特拉关口之战,被打败的伞兵202部队,司令正是沙龙,他因此被撤职查办。
“兵者危事”,晚年的沙龙经常严厉抨击自己昔日的利库德集团保守派盟友,指责他们“无视战争风险而一味穷兵黩武”,甚至不惜退出利库德集团,和昔日政敌另组“前进党”,和他本人曾在战场上受挫,能更真切体会到战争的痛苦和危险不无关系。
2005年他接受外媒采访时曾坦言,对以色列而言,百战百胜不过勉强维持生存,一旦战败,人口只是阿拉伯人零头、几乎全无战略纵深的他们,就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和平不是道德追求,而是生存需要。
个性与需要
沙龙是东欧犹太人,和他母亲一样,他不相信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他本人坦言,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至今都不承认以色列有权存在,我们怎么敢信任他们”。不仅如此,他意识到“巴勒斯坦问题根本就不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事,而是以色列人和所有阿拉伯民族之间的”,因此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间搞“土地换和平”并不容易,不论巴勒斯坦人或阿拉伯人,都很难推举出一个足以说话算数的谈判对手。
正因如此,沙龙才会在1977年10月,自己出任住房部长后,狂热推动在被占领土上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工程,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背上巨大财政和安保包袱而不屈不挠;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2000年9月不顾各方劝阻,近乎“政治挑衅”地执意参观阿克萨清真寺,并因此成为又一次巴勒斯坦人“起义”的导火索。
但正如英国《每日电讯报》所指出的,沙龙是个具有现实主义、实用主义头脑的政治家。在漫长的军事、政治生涯中他逐渐认识到,以色列人在建国后把太多注意力凝聚到“安全”二字上,结果反倒丢了安全感,在短短半个多世纪中接连遭逢了5次地区性多国大战,和无数次小战、冲突、恐怖袭击,因为以色列和犹太人是“阿拉伯世界汪洋中的一叶孤舟”,在这样恶劣的地缘政治形势中,片面用战争、武力和增加定居点追求安全纵深,其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甚至适得其反。
由此可见,沙龙从强硬派到中间派的政治转型,并非个人理念发生重大变化,而是基于对政治现实的清醒认识和考量。正如他组建“前进党”时对外国媒体所坦言的,以色列不可能永远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维持占领状态,因为阿拉伯人比以色列人出生率高很多,继续维持代价高昂的占领,是不符合以色列利益的。
为了以色列的安全
尽管在国际上极富争议,沙龙在以色列国内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左翼与右翼、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畛域。2001年总理选举,原先不被看好的他(“战术天才战略白痴”的评价,就是此次选战期间被媒体扣上的帽子)一举夺得62.4%的得票,该得票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的许多行为率直、粗暴,甚至表面看自相矛盾,但出发点却是如出一辙的:为了以色列的安全。
因为觉得对以色列安全有利,他曾力主并亲自参与屠村、侵黎、兴建定居点;同样因为觉得对以色列安全有利,他在主政后又单方面从加沙撤军,亲手推倒了自己当初一手建起的定居点。
他当年主战,是觉得只有不断取胜,以色列才能在四面环敌的险恶处境中生存下去;晚年主张不战,是意识到依靠战争根本无法解开巴以、阿以间的死结,意识到惟有找到两个民族长期共处之道,和平和安全才能真正到来。曾是利库德集团主将的他,晚年却和对手工党骨干共组中派政党,也当作如是观。
黎巴嫩《中东日报》曾感慨,虽然沙龙是“夏蒂拉屠夫”,是犹太定居点的缔造者,但“惟有这样一个人,他亲口说要取消定居点,就一定会取消”,沙龙始终是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的敌人,却是个可以信任和打交道的敌人。以色列左右翼抨击他,却也愿意和他共事;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诅咒他,却宁愿和他打交道,因为他虽然不轻然诺,但一旦拍板,就足可信赖。
如今沙龙已矣,他可能获得以色列政治家身后最高荣誉——国葬。在他生前,战场上和政坛中的对手、敌人可能对他恨之入骨,恨不得他早些消失;一旦真的消失,又很可能怅然若失,感慨失去了一个值得尊重、可以信任的好对手。
有一部并不出色的武侠小说中,曾有人为一代大侠拟了副挽联,似乎恰能反映此时此刻,许多人对沙龙之死的感受:
你活着我难受,你死了我伤心。(陶短房)
文章摘编如下:
1月11日,因中风做了8年植物人、传出病危消息一周之久的以色列前总理的阿里埃勒•沙龙因病去世。
沙龙是当代以色列最具知名度、争议也最大的政治人物之一。他是阿以战场上的传奇人物,多次因屠杀等污点被指责,被称作“屠夫”、“推土机”、战争狂人。但他又是第一个喊出“和巴勒斯坦人并存”,主张从被占领土撤军的以色列右翼,甚至,为贯彻自己政治主张,他晚年不惜退出所属的利库德集团,另组中派的“前进党”。
俗话说“盖棺论定”,如今沙龙已成为历史人物,也该到了总结其历史的时候了。 “受伤的战鹰”
战场上的沙龙
沙龙最初的名气是从战场上来。作为以色列最早的伞兵指挥官,他被誉为“特战之父”,而特种作战正是国小兵少的以色列,面对强敌屡战屡败的法宝之一;1967年的“六五战争”,身为师长的他在几小时内就夺取了被认为是“天堑”的西南半岛南线阿基拉赫阵地,为以色列在那场战争中的速胜立下头功;1973年“十月战争”,以色列初战不利,沙龙不惜犯上,率领自己的师大胆穿过埃及第二军和第三军间几十公里的结合部,偷渡苏伊士运河,切断埃及第三军归途,迫使埃及退出战争,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身为国防部长的他策划实施了一场针对叙利亚-巴解联军的“代差突袭”,用一场“现代闪电战”打败了当时被认为中东地区现代化水平最高、战斗意志最强的叙利亚军队,并将巴解武装驱逐到中东、北非各国,从此基本解决了困扰以色列几十年的、巴解游击队边境滋扰问题。
一些军事史学家认为,沙龙的军事知名度有些名过其实,因为他没有担任过以色列国防军最高军职——总参谋长,未曾升至以色列军队最高军衔——中将,甚至有人称“沙龙是战术天才战略白痴”,并将他和同样当过总理的左翼政治家拉宾相比。
但沙龙有沙龙的特质:敢于犯上,能大胆坚持自己的意志,在“十月战争”中力排众议冒险成功,几乎改变了中东政治版图;因为出身基层,能懂得低级官兵的疾苦,在士兵中是神一般的存在——这在人人自危、全民皆兵的以色列,可谓最坚实的民意基础。
更重要的是,和以色列其他军事传奇不同,沙龙打过败仗。他的第一次参战,就是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作为连长进攻约旦把守的莱特龙要塞,结果受伤败回;以阿战争史上、第一次以色列人的惨败——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的米特拉关口之战,被打败的伞兵202部队,司令正是沙龙,他因此被撤职查办。
“兵者危事”,晚年的沙龙经常严厉抨击自己昔日的利库德集团保守派盟友,指责他们“无视战争风险而一味穷兵黩武”,甚至不惜退出利库德集团,和昔日政敌另组“前进党”,和他本人曾在战场上受挫,能更真切体会到战争的痛苦和危险不无关系。
2005年他接受外媒采访时曾坦言,对以色列而言,百战百胜不过勉强维持生存,一旦战败,人口只是阿拉伯人零头、几乎全无战略纵深的他们,就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和平不是道德追求,而是生存需要。
个性与需要
沙龙是东欧犹太人,和他母亲一样,他不相信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他本人坦言,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至今都不承认以色列有权存在,我们怎么敢信任他们”。不仅如此,他意识到“巴勒斯坦问题根本就不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事,而是以色列人和所有阿拉伯民族之间的”,因此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间搞“土地换和平”并不容易,不论巴勒斯坦人或阿拉伯人,都很难推举出一个足以说话算数的谈判对手。
正因如此,沙龙才会在1977年10月,自己出任住房部长后,狂热推动在被占领土上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工程,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背上巨大财政和安保包袱而不屈不挠;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2000年9月不顾各方劝阻,近乎“政治挑衅”地执意参观阿克萨清真寺,并因此成为又一次巴勒斯坦人“起义”的导火索。
但正如英国《每日电讯报》所指出的,沙龙是个具有现实主义、实用主义头脑的政治家。在漫长的军事、政治生涯中他逐渐认识到,以色列人在建国后把太多注意力凝聚到“安全”二字上,结果反倒丢了安全感,在短短半个多世纪中接连遭逢了5次地区性多国大战,和无数次小战、冲突、恐怖袭击,因为以色列和犹太人是“阿拉伯世界汪洋中的一叶孤舟”,在这样恶劣的地缘政治形势中,片面用战争、武力和增加定居点追求安全纵深,其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甚至适得其反。
由此可见,沙龙从强硬派到中间派的政治转型,并非个人理念发生重大变化,而是基于对政治现实的清醒认识和考量。正如他组建“前进党”时对外国媒体所坦言的,以色列不可能永远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维持占领状态,因为阿拉伯人比以色列人出生率高很多,继续维持代价高昂的占领,是不符合以色列利益的。
为了以色列的安全
尽管在国际上极富争议,沙龙在以色列国内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左翼与右翼、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畛域。2001年总理选举,原先不被看好的他(“战术天才战略白痴”的评价,就是此次选战期间被媒体扣上的帽子)一举夺得62.4%的得票,该得票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的许多行为率直、粗暴,甚至表面看自相矛盾,但出发点却是如出一辙的:为了以色列的安全。
因为觉得对以色列安全有利,他曾力主并亲自参与屠村、侵黎、兴建定居点;同样因为觉得对以色列安全有利,他在主政后又单方面从加沙撤军,亲手推倒了自己当初一手建起的定居点。
他当年主战,是觉得只有不断取胜,以色列才能在四面环敌的险恶处境中生存下去;晚年主张不战,是意识到依靠战争根本无法解开巴以、阿以间的死结,意识到惟有找到两个民族长期共处之道,和平和安全才能真正到来。曾是利库德集团主将的他,晚年却和对手工党骨干共组中派政党,也当作如是观。
黎巴嫩《中东日报》曾感慨,虽然沙龙是“夏蒂拉屠夫”,是犹太定居点的缔造者,但“惟有这样一个人,他亲口说要取消定居点,就一定会取消”,沙龙始终是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的敌人,却是个可以信任和打交道的敌人。以色列左右翼抨击他,却也愿意和他共事;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诅咒他,却宁愿和他打交道,因为他虽然不轻然诺,但一旦拍板,就足可信赖。
如今沙龙已矣,他可能获得以色列政治家身后最高荣誉——国葬。在他生前,战场上和政坛中的对手、敌人可能对他恨之入骨,恨不得他早些消失;一旦真的消失,又很可能怅然若失,感慨失去了一个值得尊重、可以信任的好对手。
有一部并不出色的武侠小说中,曾有人为一代大侠拟了副挽联,似乎恰能反映此时此刻,许多人对沙龙之死的感受:
你活着我难受,你死了我伤心。(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