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关于寅次郎的争议
日期: 13年12月1期 评分: 1.00/4

  



S君之间有一场关于寅次郎的争议。争议缘起是对我的寅次郎之爱他表现出相当不屑的态度。


我说,我知道日本的文化人看不起寅次郎,但战后日本电影中还有比寅次郎更持久更广泛地被接受的人物吗?对寅次郎的不屑,不过是知识分子对大众文化的轻视而已。为此,他写来邮件,向我揭示寅次郎的“真相”。


寅次郎这个人物,其实是为了补充日本社会因战败而被阉割的男性性而生产出来的。


当然,在电影策划的阶段可能没有人想到这一点,最初只是设计了一个常见的喜剧人物。可是,当做到第三部第四部的时候,随着寅次郎电影成为松竹公司赢利的主力产品,制作方要有意识地满足观众的无意识欲望,同时观众也开始期待寅次郎成为满足自己快感原则的消费对象,于是,制作方与接受方的利益关系达成一致,寅次郎这个角色和故事形式开始成型,即“制度化”了。


在这里,因为战败和被占领而被阉割的男人们、无可奈何不能不迎合战后“美国化”的男人们、在战争和殖民地统治中玷污了自己双手的男人们,同时在家庭中依然如封建家长一般君临的男人们,他们的劣等感、否认现实和肯定自我的企望混为一体,渴望一个“纯真无垢的自我(虽然无能但依然要自我肯定的自我)”。


所谓“被大众接受的寅次郎”,其实不就是这样一个战后日本的反转的自画象吗?


战后日本人的扭曲的欲望与电影资本赢利原理的合谋而产生的角色,便是这个彻底地天真无邪、彻底地和平、非常笨拙、被所有人喜爱、并且无害于现有社会秩序的寅次郎。渐渐地,“制度”的“起源”被忘却,每年暑假和年底的《寅次郎的故事》的上演成为国民性节日。扭曲的起源被忘却后而流通的寅次郎,就这样顺利地被大众社会广泛接受了。


所以,我要指出,寅次郎这个角色包含着扭曲的起源,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战后日本社会的无意识。这个视角是我们在解读“寅次郎的故事”这个作品群时不可失却的。


我的外祖父,是一个寅次郎的忠实影迷。在外孙眼中,是个粗野傲慢的旧式家长,同时也和寅次郎一样笨拙脆弱而富于人情。


《寅次郎的故事》,正是由于得到了全日本像外祖父那样的男人们(因战败而被阉割的家长们)的支持而获取了广泛市场的电影产品。


S君的寅次郎批判给了我一记重拳。我弱弱地指责他的批判是非常概念化非常僵硬的不懂民众心理的居高临下的文化人的批判。他承认这种批判不过是套用了当下学院中的文化研究的图式,但他还是说这个方向的批判依然是应该有的。


正巧,昨天的报纸公布了今年日本的文化勋章的获奖名单,在这个包括了诺贝尔生理奖的山中教授在内的五名文化勋章的获得者中,有山田洋次导演的名字,他被授奖的理由便是“创造了被广泛热爱的寅次郎”。看来,S君的批判还是有意义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5028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