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人社部:将适时出台措施解决养老金“双轨制”
日期: 2013/12/11 10:34 评分: 1.0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徐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说,人社部门不断完善方案设计,按中央决策出台实施,解决养老金“双轨制”。

  在谈到延迟退休时,胡晓义说,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符合我国实际。

  解决养老金“双轨制”措施适时出台

  胡晓义说“解决养老金"双轨制"总的思路是依法依规,适应特点,平稳过渡。”胡晓义说,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大体应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与企业总体一致的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模式,体现公平。二是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互济,均衡单位负担;三是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水平与个人历年的缴费水平、缴费年限挂钩,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更好体现整个职业生涯的贡献。四是改革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办法,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五是建立职业年金,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改革过程中,要做好新老制度衔接,力求平稳顺利。

  从四方面入手解决“双轨制”

  胡晓义说,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一是逐步化解“双轨制”矛盾,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逐步化解同类人员养老待遇差别奠定基础,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

  二是要有利于实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党中央确定社会保障的基本方针是“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其中全覆盖也应当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内。

  三是有利于更好保障各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权益,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基金社会统筹,按照“大数法则”调剂使用基金,有利于均衡各单位的负担,确保各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四是有利于保障人员流动时养老关系顺畅转移接续,实行大体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无论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怎么流动,养老保险权益都能得到有效保障,有利于形成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延迟退休确需提上日程

  “根据我们对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初步学习和理解,"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包含着多层含义。”胡晓义说,“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预告,不能今年宣布明年就实施,而要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

  二是要分步走,比如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

  三是要迈小步,比如每年只延迟几个月,小步徐趋,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

  四是要多措并举,在延迟退休的同时,严格控制提前退休,进一步强化养老保险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并研究支持中老年人就业的扶持政策等等,以最大限度降低对相关群体的不利影响。

退休年龄最低群体或首先延退


正文
我来说两句(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


2013年12月11日07:00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肖丹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



养老靠政府不如靠自己:交养老金不如存定存

2

养老靠政府不如靠自己:交养老金不如存定存 [保存到相册]

  退休年龄最低群体或首先延退

  人保部:延迟退休迈小步 一年提高几个月

  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我国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以一年提高几个月的“迈小步”方式进行。曾有传言,延迟退休对公务员更为有利,政策可能会先从机关事业单位开始实施,胡晓义对此明确表示没有听说过。

  何为渐进式?

  提前几年告知 分步骤 迈小步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胡晓义表示,所谓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有三方面内容,第一是有一个预告期,提前几年告知社会;第二要分步骤,可能会考虑从现在规定的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第三,要“迈小步”,以“一年提高几个月”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来,用较长的一段时间逐步完成平滑过渡。

  胡晓义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符合我国实际。

  公务员率先延退?

  未听说率先延迟公务员退休年龄

  针对延迟退休对公务员更为有利、机关事业单位率先开始实施的说法,胡晓义首次做出了回应。他表示,公务员的退休问题是有《公务员法》和其他的法律来规定的,现在仍是按照法律执行,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是作为社会总体政策来研究,并不是单对哪一个领域的就业群体来研究,“没有听说过有哪个人提出过率先延迟公务员退休年龄。”

  何时打破双轨制?

  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尚无时间表

  打破“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近年来越来越高。对此,胡晓义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实行与企业目前大体一致的模式,也就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这样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他介绍说,要实行单位和个人双方缴费制度,然后建立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这样就可以实行资金的统筹安排和调剂使用,用大数法则来均衡企业之间的退休养老负担。

  不过胡晓义表示,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目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计发办法怎么改?

  按缴费长短多少来计发退休费

  胡晓义称,改革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就是把现在按最后的工资是多少计算一定比例来计发,改成按照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的多少,来计发退休费,进而体现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所得、劳动贡献,同时也激励大家更好工作。同时,建立兼顾各种群体的社会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也就是全社会的社会保险待遇统筹考虑统筹安排,并要与经济发展水平联系起来,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社会上有声音认为,延迟退休会增加养老金缴费年龄,从而损害缴费个人的利益,胡晓义指出,实际上工资的增长比养老金的增长要快,多工作一年多缴费一年,工资的基数就更高,替换成的养老金水平也更高。

  就业问题怎么办?

  将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岗位

  延迟退休是否会跟青年人争夺就业岗位?胡晓义坦言,这样的顾虑不无道理。但真正的出路还在于创造新的岗位、新的就业机会。他认为,社会老龄化是一种挑战也是机遇,本身就将产生大量岗位需求。

  胡晓义表示,在延迟退休的同时,国家还将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强化养老保险激励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等,最大限度降低延迟退休的不利影响。

  ■解读

  目前谁退休年龄最低?

  多为重体力劳动者 男50岁和女45岁为最低退休年龄

  根据目前现行的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按照这一规定,男50岁和女45岁是目前现行规定的最低退休年龄,可能会成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先行者。但实际上不难看出,退休年龄低的群体基本都属于重体力劳动者,甚至是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有观点认为,对于脑力劳动者,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不会对其生活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于那些体力劳动者,延迟退休的影响将更为明显。一位工作了20多年的清洁工就曾经抱怨,年纪一大就不能继续当清洁工了,“然而那个时候我还领不到养老金。我的生活该怎么办?”

  哪些人支持哪些人反对?

  一线体力劳动者不愿延退 脑力和体力劳动者应区别对待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刘庆龙表示,对于延迟退休,应该先搞清楚是什么人赞成延迟,又是哪些人反对,“在劳动一线的人没有想延迟退休的,想延迟退休的都不在体力劳动一线上。”他认为延迟退休政策更多地顾及了脑力劳动者的利益,一定程度上未考量体力劳动者的利益,“对于一线的体力劳动者,他们根本不是八个小时工作制,在劳动力最旺盛的时候,体力全都透支,他们希望在退休时能养养身体,怎么可能愿意延迟退休?”

  北京晨报记者昨晚在微博上看到,不少人对这一话题也发表了观点,其中网友“因风吹过蔷薇之2011”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退休年龄推迟方案应有强烈的行业特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模式。


专家称延迟退休或从女教师女医生等职业开始

来源:人民网

  渐进式延迟退休将分步实施,可能会首先考虑从现在规定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起步,比如女医生、教师等专业工作者。昨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延迟退休是社会的总体政策,不是单对公务员这一群体而设。

  延迟退休采取渐进模式

  胡晓义指出,我国现行的职工退休年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现在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到了76岁。为了保证平稳过渡,不对当期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我国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对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胡晓义给出三点解释,首先是有一个预告期,政策出台会提前几年告知社会,“明年就延迟退休了,今年才公布,这个不行”。

  其次是分步走,可能会首先考虑从现在规定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起步。“像专业工作者,先从这部分人群开始。”胡晓义说。

  最后,延迟退休年龄一定是要“小步徐趋”,以“一年延迟几个月”这样的方式逐步进行,会用较长的一段时间逐步完成平稳过渡。

  青年就业与延迟退休有短期矛盾

  延迟退休是否会造成青年失业?对此,胡晓义并不讳言这种顾虑有一定道理,“目前来看,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仍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而且重点还是在青年就业上,从短期看可能会有一些矛盾,但从长期看这个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化。而真正的出路在于创造性的岗位。比如说中国已经有2亿多老年人,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增多,相应地需要社会服务,本身也就产生岗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变化当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同时,胡晓义还表示,现在随着年轻人上大学、研究生、博士,就业的起点年龄也越来越晚,“如果我们还是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意味着创造财富的人越来越少,消费财富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延迟退休是从全局考虑,考虑如何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增强社会活力以及增进老年人的社会福利。”

  延迟退休非仅针对公务员

  对于延迟退休是否会使公务员群体更受益的问题,胡晓义强调,目前公务员的退休政策都是依据《公务员法》以及其他法律来执行,而延迟退休是社会的总体政策,不是单对哪一个群体而研究。“就我所知道的信息而言,我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个人提出过率先延迟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建议!”

  同时,对于养老制度,胡晓义明确肯定会实行并轨,并将遵循渐进式原则,“内部也要解决已经退休、将要退休以及很长时间尚未退休人员之间的关系,使得改革不会产生大起大落的矛盾。”

  提前退休将被严格控制

  延迟退休是否会增加缴费年龄、损害个人利益?胡晓义算了一笔账,“有一个基本的关系是,工资的增长比养老金的增长要快,多工作一年多缴费一年,工资基数就越高,最终养老金的水平也就更高。”同时,胡晓义表示,未来的政策也会考虑到这一点,强化养老保险激励机制,缴费年限长缴费多的人将更加受益,绝不让多缴费的人吃亏。

  此外,在延迟退休的同时,国家还将严格控制提前退休,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等,最大限度降低延迟退休的不利影响。

  专家观点

  不会影响大学生就业

  “延迟退休,我不希望短时间内推出。”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梦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至少几年之内,要让普通工人延迟退休,会出现糟糕的情况。”

  蔡昉说,目前不能延迟退休的核心,是临近退休的人员人力资本不足以再就业。他认为,我们应该等新一代的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力达到退休年龄时,再实行延迟退休的政策。

  蔡昉认为,这也是为何中央提出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原因。他表示,政府对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有延迟退休需求的人实行弹性退休或晚退休,对高端的有技能的女性实行与男性同样的退休年龄,都是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步骤。就普通工人而言,他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方式,主要是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有了技能企业才会需要他,才能实行延迟退休。

  对社会上有人担心延迟退休会影响大学生就业,蔡昉表示,不管是普通工人延迟退休,还是高技能岗位人员延迟退休,对大学生的影响都不大。

  蔡昉表示,随着中国迈入老龄化国家,随之产生的劳动力短缺、技能短缺、人力资本短缺,未来都将成为常态。他强调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比欧洲快得多,所以对技能的要求增长也快得多。

  “在普通劳动就业岗位上,我们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但大学生不愿意做也做不好。而在劳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岗位上,其实需求也是比较大的,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不能得到满足。”

  蔡昉说,从数字上讲,我们可能有700万大学生进入市场,但市场实际需要的不是文凭,而是技能。他表示,大学生不需要担心延迟退休会影响自己就业,需要担心的是自己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培训是不是真正符合社会的需要。

  另外,他不同意延迟退休是为弥补养老金缺口的观点。蔡昉认为,延迟退休后,对于某些技能不能满足岗位要求的人而言,他可能会在退休前失业,政府因此需要为其购买失业保险,如果仍不能继续就业,还需要为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些都是资金支出。记者 邹春霞

  可能从女教师女医生开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女性医生、教师的退休年龄现在是55岁,但这类专业人员往往“愈老愈吃香”,从这一人群开始延迟退休年龄很具合理性。实际上,在很多地方,这部分人员的退休年龄已经在后延了。记者 解丽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4/15027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