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中关系“最严寒期”的景况
日期: 13年11月4期 评分: 5.50/2

东洋学园大学教授 樱田淳

 

日中关系的现状应该说正处于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严寒期”吧!实际上,美国调查机构“Pew Research Center”进行的国际“好感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对日好感度仅为4%,而日本对华好感度为5%。此外,英国BBC2005年开始,每年都会从事国际舆论调查,2013年度各国的“好印象—坏印象”调查数值显示,中国对日是1774,而日本对华为564

是什么原因导致日中关系遭遇“最严寒期”呢?中国和韩国,甚至日本国内的一些左派 政治力量都这样解释,“安倍晋三重新执政后抬高了东亚的紧张局势,日中关系也受此影响”。安倍首相是一位热衷于修改现行宪法的政治家,而这部宪法中包含了 被称为“和平主义条款”的第九条。因而他公布的政策主张被人疑虑为“通过修改第九条,是不是要将日本带回到战前”。然而,贯彻现行宪法“精神”的内容并非 第九条,而是序言和第九十八条第二款。第九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日本国对缔结之条约及已确立之国际法规,必须诚实遵守之”。这里所说的条约与国际法规当然 也包含联合国宪章,而其第二条是明令禁止侵略行为和进行武力威吓的。因此说,即使修改了第九条,将自卫队改为“国防军”,但“国防军”仍必须受到涵盖了尊 重联合国宪章种种规定的宪法第九十八条第二款的“精神”约束。而且,日本国内也没有出现要求修改第九十八条第二款的意见。自民党公布的“宪法修正草案”中 对此条款也是只字未提。显而易见,哪怕是标榜修宪的自民党也是尊重第九十八条第二款所体现的“国际协作”精神的。因此,像安倍这样的政治家修改宪法第九条 的愿望就算实现了,也不意味着日本在国际上所处的“位置”和日本国内的“环境”会发生剧烈变化。其实从安倍首次组阁后便首访中韩两国这一点来看,他并非是 具有强烈“反华”意识的政治家。

笔者认为,与其强调这些,还不如将重点放在展望日中关系今后的发展问题上。如前所 述,日本的对华观感已跌至“谷底”。但在日本,无论是政府的意图,还是媒体的论断,刺激国民“反华”意识的言行从来没有发生过。尽管如此,日本对华好感度 竟然跌落到个位数,我想这绝非是政府的“教育”和媒体的“宣传”所致,而是日中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态才至如此的吧!对此,包括两国政府在内的所有涉足日中关 系的人士均必须加以注意。

过去像周恩来和邓小平这样的中国领导层为了避免将日中关系的“对立”和“争执”表面化,即使是批判日本的场合,也是刻意谨慎地将过去的“军国主义日本”与现在的“战后日本”加以区别。而日本历代内阁也采取配合中国政府的态度。另外,在媒体方面,如NHK在中国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录制了“丝绸之路”和“大黄河”这样的纪录片,还一起合作拍摄了以“大地之子”为代表的电视剧。这些影视作品,支撑了日本国民对华友好的感情。以此为基础,日本才能大力推动在资金和技术层面的对华援助。正因为如此,至少直到1980年代后期,即使处于冷战期间,日本对华感情总体上还是良好的。然而,经过19896月的天安门事件,从江泽民时代直到现在的习近平时代,中国的领导层毁坏了自周恩来 时代以来苦心经营而积攒的日本对华友好的资产。而且,中国共产党政府为维护国内统一及政策的顺利推行,总是将对日关系作为箭靶,这已被大部分的日本国民所 察觉。中国共产党政府每当国内贫富差距扩大及环境破坏等国内政策有所疏失之际,为将民众不满情绪进行转移,便利用日本为“牺牲品”。这导致大部分的日本国 民意识到,他们虽然对中国应该是投以“善意”的,但回报“善意”的却是“敌意”。2010年以来,围绕尖阁诸岛(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争议的摩擦激化和中国国内频频发生的“反日”游行,使得上述意识在日本国内弥漫沉淀。因此,日本对华观感的“幻灭”,已到了绝非轻易就能修复的程度。

虽说如此,有一点应予确认的是大部分日本国民所谓的对华“幻灭”和“不信”,并非 指“中国的普通民众”,而指的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政府”。日本人如果知道中国国内深刻的社会贫富差距及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的实际情况的 话,肯定会惊讶“中国政府究竟在干什么?”;如果知道中国不但和日本,与其他国家也发生了激烈的“领土”冲突的话,势必会惊讶的目瞪口呆,认为“与其走对 外扩张的道路,难道不是应该优先发展国内吗?”这已经成为日本人对华反应的“常识”了。

从这一角度考虑的话,应该做好日中关系的“最严寒期”还将持续下去的心理准备吧! 如果说什么是日中关系“最严寒期”转圜的“机遇”的话,只能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政府”能做些什么了。因为大部分的日本人对“中国的普通民众”并无敌意, 因此既没有发生伤害旅日华人华侨的事件,日本也会继续欢迎到访的中国人。不过话又说回来,关键还是在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政府”对日态度能否改弦易辙。至 少可以断言的是,如果中国共产党政府不改变“打开日中关系僵局只要日本一方努力就可以了”这一态度的话,那么“机遇”就很难到来。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5005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