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下一较量核心:防空识别圈的挑战
日期: 2013/11/24 10:56
多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安委)后,中国将国家安全列为当务之急已是众所周知。在召开后勤军事斗争准备会议,解放军七大单位设立新闻发言人后,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设立防空识别圈将是三中全会后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大势所趋。这不单单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最新标配,还给日本借由防空识别圈干扰中国飞机管控钓鱼岛以还击,让日本的飞机远在冲绳就被关了禁闭。中国将用实力成为钓鱼岛领空的绝对主导,率先在东海实现去日本化。

  首先,防空识别圈是一国防空能力的体现,这不仅要求该国有强大的空中雷达预警能力,还要有空中飞行器的优势。既有在领海以外发现目标的能力,也要有迅速进行跟踪和驱离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之所以没有划定防空识别圈,主要在于防空力量的相对落后。刚刚建国时中国拥有的飞机大多是战利品,仅有的17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行受阅,其中有4架是携弹带任务飞行。在整个毛泽东时代,中国研发的“歼-6”、“歼-7”飞机,连对马海峡都飞不过去。而随着近10年来中国军事投入的增加,大飞机、大舰艇、高科技军事武器相继出炉,中国的空中预警作战能力已非常强大。

  2012年12月22日至2013年1月5日期间,中国军机“运-8”侦察机数次突破日本防空识别圈;今年1月,中国空军首次派十余架战机突破日本防空识别圈逼近钓鱼岛;中国军方两架“H-6”轰炸机9月8日首次飞经冲绳主岛和宫古岛之间的海域上空,此前的7月24日,中国海军一架“运-8”预警机也曾首次飞越冲绳宫古水道进入西太平洋;9月9日中国无人机首飞钓鱼岛。

  2012年12月13日中国海监部门一架“运-12”小型飞机首次飞入钓鱼岛附近空域后,日本防卫省甚至尴尬地承认,该地区的自卫队雷达存在盲区,未能探测到中国飞机。当“运-12”离开钓鱼岛上空,升空拦截的日本战机此时尚未飞抵目的地。纵然美国将在东海海域部署空中预警机,与日本一起巡航钓鱼岛,但中国军事专家李莉表示,中国“空警-2000”预警机的“大圆盘”里装有3座相控阵雷达,是世界上看得最远的预警机。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也发表评论: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空警-2000”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

  无论是雷达预警,还是战机飞赴的距离,中国都已经证明了不受军力的限制。作为习近平执政纲领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既然中国发展军力时考虑的是大国地位,那么在中国的心目中就有了大国的标配。今年以来,中国已经相继公开多个重大军事项目。从今年1月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成功首飞,到“辽宁舰”多次出海训练,再到多艘新型护卫舰入列,加上10月份公开战略核潜艇部队,这表明中国将军力的提升列为正常的大国标配,中国看待军力增长的态度经历了由夹起尾巴做人到坦荡无所畏惧的变化。而硬件上,与航母、核潜艇、新一代战机等相比,建立国安委、划定防空识别圈等,则是软件或者说机制上的大国标配。

  另一方面,中国防空识别圈涉及海洋管理,此前之所以没有设立,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九龙治海问题没有解决。此前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边防、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等都有海洋管理权,今年7月,中国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同时挂牌后,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中国管理的海洋与海洋防空有了统一的领导。划定防空识别圈的行政障碍得以清除。

  其次,防空识别区一般以领海基线为准,大于专属经济区的范围。

  按照中国已经划定的钓鱼岛领海基线的情况下,中国的防空识别圈划定之后,无疑将覆盖钓鱼岛。钓鱼岛位于日本石垣岛北170公里处、日本冲绳县那霸机场西偏南约417公里(225海里)处。按照防空识别圈大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惯例,中国在钓鱼岛的防空识别圈将覆盖日本石垣岛,抵近日本冲绳。

  此前,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已经实现了从常态化巡航到驱逐日本渔船、公务船的突破,摆明了实现排他性存在的目标。去年12月中国海监飞机首飞钓鱼岛;今年1月,中国空军首次派十余架战机突破日本防空识别圈逼近钓鱼岛;4月23日,中国海监巡航钓鱼岛驱逐日本右翼渔船时,中国军方出动“苏-27”和“苏-30”等40余架次战机护航,首次大规模在钓鱼岛与日本战机交锋;9月8日中国轰炸机首次经冲绳主岛和宫古岛之间的海域上空进入西太平洋;9月9日中国无人机首次巡航钓鱼岛;11月16日,中国侦察机首飞冲绳附近。

  中国在钓鱼岛领空已经采取了多个首次第一,在划定防空识别圈后,中国对钓鱼岛领空的占有态势将发生转变。此前中国飞机战机预警机只要一靠近钓鱼岛即被日本战机启动拦截,设立防空识别圈后,中国对钓鱼岛领空的控制不再是被动的突破,而将是带有执法意味的驱赶。此前中国海监飞机等飞往钓鱼岛时经常遭到日本拦截的局面将发生逆转,当日本的飞机、战机飞往钓鱼岛后,中国可能对等拦截。

  由于中国在战机和雷达预警方面的技术远远超越日本,此后日本奔赴钓鱼岛的战机、巡逻机只要一起飞,中国立即可以以侵犯中国防空识别圈的名义拦截,届时中日的危险空中博弈不会是在钓鱼岛,而是在日本飞机刚飞出其专属经济区时进行。就拿11月21日下午刚刚曝光的中国新一代隐身无人作战攻击机“利剑”来说,航程4,000公里,作战半径1,200公里,载荷2,000公斤。以1,000公里作战半径计算,已经可以将钓鱼岛第一岛链纳入作战范围,“利剑”被认为拥有可以飞抵日本近海的续航能力。反复被拦截后,日本的空中力量恐怕只能够在本土维持警戒,还未飞到钓鱼岛就被逼回,其防空识别圈的意义荡然无存。

  而中国对钓鱼岛开始从声索主权、突破治权到声索主权、行使治权的转变。在中日就主权争议谈不拢的情况下,中国将采取措施获得治权,将日本主张的治理权彻底架空。

  第三,中国加紧国家安全建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中日关系陷入僵局带来的是双方军事较量的升级。目前,日本“防空识别圈”为北、中、西、西南四个区,距其海岸线远达100到600公里。最西部,距中国浙江省海岸仅130公里,不但覆盖了钓鱼岛,还跨越日本自己主张的东海“中间线”,将春晓等中国油气田全部涵盖其中,最南部与中国台湾省的“防空识别圈”呈重叠状态。中国大陆划定防空识别圈后,与日本重叠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此前中国的飞机战机还没有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就被日本叫嚷入侵防空识别圈,中国划定防空识别圈之后,两国关于互相入侵的争吵不会减少。

  2012年中国向联合国递交钓鱼岛海图划定钓鱼岛领海基线后,已经将钓鱼岛纳入了领空的范畴,中日双方的防空识别圈都涵盖钓鱼岛。如果中日均依据自己的防空识别圈主张在钓鱼岛行事,那么发射曳光弹、警告射击、击落对方飞机的事情并不会遥远。因为对于进入防空识别区的航空目标,国际上有通行的处置原则。一旦发现对方目标进入防空识别区,设立防空识别区一方在实施G波道广播的同时通报军事最高当局情况,并加强雷达监控,提高防空导弹的警戒状态,命令空中待战的飞机前往这一区域,或者令地面战斗机做好拦截准备。通过对目标航向、机型、速度、姿态和以往情报的进一步掌握,判断目标有无敌意,若无敌意,监视后将目标驱赶至防空识别区外;若有敌意,使用防空导弹或者战斗机将其击落。

  在中日目前的僵局之下,双方都认定自己的飞机在自己的防空识别圈内飞行,恐怕谁的飞机也不会接受被驱赶的现实。这种单项选择给双方的判断恐怕只剩敌意。届时双方就不是擦枪走火,而是按照预定的设想扣动扳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15002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