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侨网讯 由省侨办、南方日报共同发起,历时一年多的粤侨精神全球大讨论日前有了最终结果。11月11日上午,第七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在澳门隆重举行,来自五大洲的3500多名粤籍乡亲聚首一堂。省侨办主任吴锐成在会上作了题为《弘扬粤侨精神 共圆中国梦想》的主题讲话,正式向全球粤籍侨胞发布了粤侨精神的内涵表述语:念祖爱乡、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他呼吁全球粤籍侨胞努力传承发扬粤侨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缘起
提炼粤侨精神开全国风气之先
广东是中国著名侨乡,广东人海外移民历史有1000多年,目前粤籍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有3000多万,遍布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年来,粤籍侨胞不论身在世界何处,不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始终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始终紧系祖国兴衰、民族复兴、家乡建设,始终做到顽强拼搏、文明守信、造福一方,创造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对住在国和祖(籍)国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鲜明的优秀品格和精神特质。海内外侨界和广东各界对提炼和弘扬“粤侨精神”有强烈的共识和呼声,2012年以来广东省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提炼和弘扬“粤侨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2012年3月21日召开的全省侨务工作会议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指出,“粤侨精神”内涵非常丰富、非常深刻,要总结提炼和弘扬具有广东特色的“粤侨精神”,把广东华侨史最核心的灵魂、精髓和精神遗产提炼和保留下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2012年4月下旬视察江门时指出华侨精神正是现阶段我们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所必须的精神。
经省政府同意,省侨办、南方日报社于2012年6月20日启动了“粤侨精神全球大讨论”活动,广邀海外内外各界一起讨论、提炼和弘扬“粤侨精神”,构筑海内外粤籍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副省长招玉芳在启动仪式上强调,开展“粤侨精神”全球大讨论、总结提炼粤侨精神,在广东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开风气之先,意义深远,影响广泛,是对广东上千年华侨史的一次总结,是对一代代粤籍侨胞的一次致敬。她呼吁全球粤籍同胞共同参与,准确提炼“粤侨精神”的内核精髓,用“粤侨精神”凝聚起海内外粤籍同胞的力量,共同推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全球征集
粤侨精神大讨论引强烈反响
主办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向海外广泛宣传,发动海内外各界关注和参与粤侨精神内涵的提炼和表述,推动活动深入开展。2012年4月,南方日报重磅推出“山乡好人廖乐年”系列报道,通过马来西亚华人廖乐年回乡义教义助的感人事迹发酵“粤侨精神”的巨大正能量,为“粤侨精神”大讨论预热。
省侨办向海外粤籍社团、侨领、华校等华社各界广泛发出征集“粤侨精神”内涵表述语的启事,星岛日报、世界日报、星洲日报等海外各大著名跨国中文传媒集团均积极参与,向全球华人华侨发布粤侨精神内涵表述征集启事,引起强烈反响。省侨办的品牌外宣平台《侨乡广东》专版在其海外30多家合作媒体上连续开设专栏“粤侨精神大家谈”,吸引了众多海外侨胞特别是中青年侨领畅谈他们心中的粤侨精神。
“粤侨精神全球大讨论”受到海内外各界特别是海外粤籍乡亲的热烈支持和响应,形成了一股热烈讨论和提炼粤侨精神的热潮。一些社团和侨领专门举行会议进行讨论,一些侨胞专门致电致函致邮省侨办表达支持积极建言。全国人大原常委曾宪梓、香港大慈善家方润华、加拿大大慈善家霍宗杰等海外乡亲专门发来了他们心中的粤侨精神内涵表述语。
为做好粤侨精神的总结提炼,省侨办和南方日报还成立了由12名国内专家学者和13名海外学者、中青年侨领代表组成的粤侨精神大讨论评委会,国学大师饶宗颐、原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担任顾问。
凝聚共识
专家侨领反复总结提炼确定内涵表述语
省侨办共收到粤侨精神内涵表述语数百组,同时还收到了大量相关意见建议和论述文章。省侨办委托暨南大学专家学者对这些表述语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从中总结提炼出数组最具共识的粤侨精神内涵表述语,在全省侨办系统、侨务干部、专家学者、海外侨胞以及“粤侨精神全球大讨论”顾问和评委中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进行讨论、研究和提炼,最终确定了粤侨精神内涵表述语为“念祖爱乡、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
发扬光大
粤侨精神为粤侨未来发展提供共同思想基础
吴锐成主任在第七届“世粤联会”上正式发布粤侨精神,并进行了解读。吴锐成说,“念祖爱乡、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的粤侨精神,是对海外粤籍乡亲移民史、奋斗史、贡献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文化、岭南文化和广东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既反映了广东华侨的优秀品格和精神特质,也与岭南文化的内涵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粤侨精神是海内外广东人共创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广东特点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吴锐成指出,“念祖爱乡、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的粤侨精神,为世粤乡亲建设侨社、共赢发展、共圆“中国梦”传递了正能量,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他希望广大粤籍侨胞大力发扬光大粤侨精神,进一步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共助我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早日实现,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一是发扬念祖爱乡的精神,一如既往积极关心、支持和参与中国和广东的发展,一如既往积极向住在国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一如既往积极促进中外友好合作与人文交流,一如既往积极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为祖(籍)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继续共同努力。二是发扬重信明义的精神,无论为人处世还是谋生发展,都能够做到重诚信、讲大义,言必信、行必果,努力树立粤侨“守法诚信、举止文明、关爱社会、团结和谐”的良好形象。三是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不论是在个人事业还是侨社建设中,都要保持拼搏争先、开拓创新的锐气,以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气魄,大胆推动侨团革新发展,大力促进和谐侨社建设,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四是发扬团结包容的精神,加强侨社内部团结协作,共谋侨社福祉;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加强与住在国其他族群的沟通互动,当好住在国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为长期生存发展创造一个持续稳定和谐的环境。
解读粤侨精神
“念祖爱乡、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的粤侨精神,是对海外粤籍乡亲移民史、奋斗史、贡献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文化、岭南文化和广东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既反映了广东华侨的优秀品格和精神特质,也与岭南文化的内涵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粤侨精神是海内外广东人共创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广东特点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念祖爱乡:祖国和家乡是粤侨的“根”和“魂”。无论离开家乡多久多远,无论身在世界何处,粤侨始终赤子情深、桑梓情浓,始终怀着热切的“中国梦”、“家乡梦”,义无反顾地为祖国和家乡的进步发展倾注热情、贡献力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粤侨都是最积极的支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为振兴中华、国家统一、民族强盛、家乡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粤侨还坚持不懈地在居住国传扬中华文化、岭南文化,发展华文教育,组织青年一代回乡寻根问祖,矢志不渝地把念祖爱乡的精神薪火相传。
重信明义:重诚信、讲大义,是粤侨在异国他乡生存立足、拼搏发展的道德基础和“生命线”。粤侨不慕虚名、不喜奢华、不善空谈、内敛沉稳、低调务实,不论处世为人还是立足谋生,处处光明磊落、以德服人,以诚信奠基立业,赢得信赖尊敬;粤侨还深明民族大义和侨社大义,坚决维护和争取民族和侨社利益,积极推动侨社团结与和谐,树立了粤侨“守法诚信、举止文明、关爱社会、团结和谐”的良好形象。
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是孙中山先生首先提出并始终奉行的革命精神,是世人公认的广东精神和粤侨“符号”。“下南洋”、“闯金山”、“走五洲”,粤侨是中国最早移民海外且人数最多的群体,也是最早最好扎根当地、广泛赢得尊重的群体。粤侨主动学习潮流、融入潮流、引领潮流;在创业和融入过程中,粤侨始终做到开拓进取、敢闯敢拼、与时俱进,写下了一部敢闯、敢为、敢冒的奋斗史、发展史。
团结包容:粤侨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侨居何地,都能够团结和睦,守望相助,共谋发展,主动为和谐侨社建设树立榜样、贡献力量。粤侨尊重包容侨居地不同文化,与不同族裔的人民友善相处、和谐共存,做到顺势应变、兼容并蓄,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积极为住在国发展贡献力量,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