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企热衷于赴台投资
日期: 2013/11/14 13:18
英国《金融时报》 莎拉•米西金 台北报道

当日本电子商务公司乐天(Rakuten)开拓海外业务时,它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台湾。台湾与日本联系紧密,长期以来一直对急于摆脱国内增长缓慢困境的日本企业颇具吸引力。

乐天台湾董事长江尻裕一(Ejiri Yuichi)在谈及日本经济时说:“你知道日本国内经济有多么糟糕,也就是最近才刚刚有点起色。”在遭遇了多年的增长乏力之后,日本经济一直很难重新点燃通胀之火。

江尻表示,由于实际工资涨幅基本为零,“形势真的很艰难,对服务业来说尤其如此”。

2008年,乐天在台湾推出了电子购物网站,虽然开局不顺,但网站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台湾的经历帮助乐天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此后,乐天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集团之一,其购物网站从法国一直开到马来西亚,而且还入股了热门社交网站Pinterest。

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选择了乐天的发展道路,把邻近日本、拥有2300万人口的台湾视为摆脱日本国内困境的可行渠道和通向中国大陆市场的潜在桥梁。近期中日两国关系遭遇的麻烦更是助长了这一趋势。

虽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正在努力刺激日本国内的消费和投资,但仍有创纪录数量的日本企业转向台湾拓展业务。

台湾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有逾600家日本企业来台投资,这一数字创下新高,同比增幅达40%。

2013年头9个月,有近500家日本企业来台投资,其中很多是小型服务业企业,比如餐厅。

对这些企业来说,台湾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日本在上世纪战争中的侵略行为给中国大陆和韩国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与中国大陆和韩国不同,台湾在二战结束前的50年里是日本另眼相待的一块殖民地。二战后,日本和台湾相继发展起了电子产品制造业,二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台湾与中国大陆保持着密切的商业往来,在日企眼中,这也是台湾的一个优势。去年,中国大陆的反日情绪因东中国海岛屿争端而演变为针对日资企业的骚乱。

“鉴于当下中日关系紧张,日本企业不敢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台北市日本工商会(Japan Chamber of Commerce)理事长、台湾三井物产(Mitsui & Co.)董事长东山三树雄(Mikio Higashiyama)表示,“日本中小企业……无法自由开展业务,因为中国大陆有很多限制,那里的情况可能很复杂。”

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台湾出口总额的大约四成。由于语言和文化障碍相对较低,数十万台湾人有过在中国大陆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他们在大陆从事着各式各样的行业,包括管理成都的工厂和经营上海的餐厅。由于北京方面声称拥有台湾的主权,两岸之间的政治紧张依然存在,但紧张程度相对过去已有所降低。

一家日本科技集团驻台湾的总经理王玲洁(Wang Ling-Jie,音译)表示:“我们不得不在原先的计划之外聘用更多的人员。”该集团为了处理中国大陆的销售业务,在台湾设立了新的办事处。

东山表示,对一些日本企业来说,台湾还是它们去中国大陆投资前的一个“测试市场”。比方说,在这个市场中,他们可以测试出如何改良菜肴才能最大程度地适应中国人的口味。

不过,对正在寻觅轻松回报的日本企业来说,台湾并不是万灵药。台湾的经济增速并不比日本快多少,上季度的增速还低于1.58%的预期增速。

台北等大城市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向多家日本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普华永道(PwC)驻台湾合伙人奥田健士(Kenji Okuda)表示,很多刚进来的小企业主发现他们的经营状况“既谈不上不成功,也谈不上不惨淡,只能算是马马虎虎。”

东南亚国家对日本企业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些国家的消费正在增长,但生产成本较低。部分规模较大的工业集团已着手到东南亚投资,而没有选择台湾。

但对另一些企业来说,在台湾“马马虎虎”的经营状况也比留在日本国内发展要强。

Yasutoshi Azuma在台北市中心经营着一家精品店兼咖啡馆。他说,在他的家乡大阪,与批发商就他销售的陶器和家居用品开展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大多数地区,批发商已经签订了总代理销售协议。

台湾可能有些官僚风气,但对Yasutoshi Azuma的那些利基产品来说,这里的市场竞争不如家乡激烈,成本也比家乡低。这位30岁的老板说道,在日本,“开个新店太难了,那里的店已经非常多了”。

英国《金融时报》 莎拉•米西金 台北报道

当日本电子商务公司乐天(Rakuten)开拓海外业务时,它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台湾。台湾与日本联系紧密,长期以来一直对急于摆脱国内增长缓慢困境的日本企业颇具吸引力。

乐天台湾董事长江尻裕一(Ejiri Yuichi)在谈及日本经济时说:“你知道日本国内经济有多么糟糕,也就是最近才刚刚有点起色。”在遭遇了多年的增长乏力之后,日本经济一直很难重新点燃通胀之火。

江尻表示,由于实际工资涨幅基本为零,“形势真的很艰难,对服务业来说尤其如此”。

2008年,乐天在台湾推出了电子购物网站,虽然开局不顺,但网站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台湾的经历帮助乐天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此后,乐天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集团之一,其购物网站从法国一直开到马来西亚,而且还入股了热门社交网站Pinterest。

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选择了乐天的发展道路,把邻近日本、拥有2300万人口的台湾视为摆脱日本国内困境的可行渠道和通向中国大陆市场的潜在桥梁。近期中日两国关系遭遇的麻烦更是助长了这一趋势。

虽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正在努力刺激日本国内的消费和投资,但仍有创纪录数量的日本企业转向台湾拓展业务。

台湾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有逾600家日本企业来台投资,这一数字创下新高,同比增幅达40%。

2013年头9个月,有近500家日本企业来台投资,其中很多是小型服务业企业,比如餐厅。

对这些企业来说,台湾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日本在上世纪战争中的侵略行为给中国大陆和韩国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与中国大陆和韩国不同,台湾在二战结束前的50年里是日本另眼相待的一块殖民地。二战后,日本和台湾相继发展起了电子产品制造业,二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台湾与中国大陆保持着密切的商业往来,在日企眼中,这也是台湾的一个优势。去年,中国大陆的反日情绪因东中国海岛屿争端而演变为针对日资企业的骚乱。

“鉴 于当下中日关系紧张,日本企业不敢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台北市日本工商会(Japan Chamber of Commerce)理事长、台湾三井物产(Mitsui & Co.)董事长东山三树雄(Mikio Higashiyama)表示,“日本中小企业……无法自由开展业务,因为中国大陆有很多限制,那里的情况可能很复杂。”

中国大陆是台湾最 大的贸易伙伴,占台湾出口总额的大约四成。由于语言和文化障碍相对较低,数十万台湾人有过在中国大陆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他们在大陆从事着各式各样的行业, 包括管理成都的工厂和经营上海的餐厅。由于北京方面声称拥有台湾的主权,两岸之间的政治紧张依然存在,但紧张程度相对过去已有所降低。

一家日本科技集团驻台湾的总经理王玲洁(Wang Ling-Jie,音译)表示:“我们不得不在原先的计划之外聘用更多的人员。”该集团为了处理中国大陆的销售业务,在台湾设立了新的办事处。

东山表示,对一些日本企业来说,台湾还是它们去中国大陆投资前的一个“测试市场”。比方说,在这个市场中,他们可以测试出如何改良菜肴才能最大程度地适应中国人的口味。

不过,对正在寻觅轻松回报的日本企业来说,台湾并不是万灵药。台湾的经济增速并不比日本快多少,上季度的增速还低于1.58%的预期增速。

台北等大城市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向多家日本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普华永道(PwC)驻台湾合伙人奥田健士(Kenji Okuda)表示,很多刚进来的小企业主发现他们的经营状况“既谈不上不成功,也谈不上不惨淡,只能算是马马虎虎。”

东南亚国家对日本企业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些国家的消费正在增长,但生产成本较低。部分规模较大的工业集团已着手到东南亚投资,而没有选择台湾。

但对另一些企业来说,在台湾“马马虎虎”的经营状况也比留在日本国内发展要强。

Yasutoshi Azuma在台北市中心经营着一家精品店兼咖啡馆。他说,在他的家乡大阪,与批发商就他销售的陶器和家居用品开展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大多数地区,批发商已经签订了总代理销售协议。

台湾可能有些官僚风气,但对Yasutoshi Azuma的那些利基产品来说,这里的市场竞争不如家乡激烈,成本也比家乡低。这位30岁的老板说道,在日本,“开个新店太难了,那里的店已经非常多了”。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wencui/polit ... 6399#sthash.N6kwnNKT.dpuf

英国《金融时报》 莎拉•米西金 台北报道

当日本电子商务公司乐天(Rakuten)开拓海外业务时,它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台湾。台湾与日本联系紧密,长期以来一直对急于摆脱国内增长缓慢困境的日本企业颇具吸引力。

乐天台湾董事长江尻裕一(Ejiri Yuichi)在谈及日本经济时说:“你知道日本国内经济有多么糟糕,也就是最近才刚刚有点起色。”在遭遇了多年的增长乏力之后,日本经济一直很难重新点燃通胀之火。

江尻表示,由于实际工资涨幅基本为零,“形势真的很艰难,对服务业来说尤其如此”。

2008年,乐天在台湾推出了电子购物网站,虽然开局不顺,但网站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台湾的经历帮助乐天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此后,乐天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集团之一,其购物网站从法国一直开到马来西亚,而且还入股了热门社交网站Pinterest。

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选择了乐天的发展道路,把邻近日本、拥有2300万人口的台湾视为摆脱日本国内困境的可行渠道和通向中国大陆市场的潜在桥梁。近期中日两国关系遭遇的麻烦更是助长了这一趋势。

虽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正在努力刺激日本国内的消费和投资,但仍有创纪录数量的日本企业转向台湾拓展业务。

台湾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有逾600家日本企业来台投资,这一数字创下新高,同比增幅达40%。

2013年头9个月,有近500家日本企业来台投资,其中很多是小型服务业企业,比如餐厅。

对这些企业来说,台湾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日本在上世纪战争中的侵略行为给中国大陆和韩国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与中国大陆和韩国不同,台湾在二战结束前的50年里是日本另眼相待的一块殖民地。二战后,日本和台湾相继发展起了电子产品制造业,二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台湾与中国大陆保持着密切的商业往来,在日企眼中,这也是台湾的一个优势。去年,中国大陆的反日情绪因东中国海岛屿争端而演变为针对日资企业的骚乱。

“鉴 于当下中日关系紧张,日本企业不敢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台北市日本工商会(Japan Chamber of Commerce)理事长、台湾三井物产(Mitsui & Co.)董事长东山三树雄(Mikio Higashiyama)表示,“日本中小企业……无法自由开展业务,因为中国大陆有很多限制,那里的情况可能很复杂。”

中国大陆是台湾最 大的贸易伙伴,占台湾出口总额的大约四成。由于语言和文化障碍相对较低,数十万台湾人有过在中国大陆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他们在大陆从事着各式各样的行业, 包括管理成都的工厂和经营上海的餐厅。由于北京方面声称拥有台湾的主权,两岸之间的政治紧张依然存在,但紧张程度相对过去已有所降低。

一家日本科技集团驻台湾的总经理王玲洁(Wang Ling-Jie,音译)表示:“我们不得不在原先的计划之外聘用更多的人员。”该集团为了处理中国大陆的销售业务,在台湾设立了新的办事处。

东山表示,对一些日本企业来说,台湾还是它们去中国大陆投资前的一个“测试市场”。比方说,在这个市场中,他们可以测试出如何改良菜肴才能最大程度地适应中国人的口味。

不过,对正在寻觅轻松回报的日本企业来说,台湾并不是万灵药。台湾的经济增速并不比日本快多少,上季度的增速还低于1.58%的预期增速。

台北等大城市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向多家日本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普华永道(PwC)驻台湾合伙人奥田健士(Kenji Okuda)表示,很多刚进来的小企业主发现他们的经营状况“既谈不上不成功,也谈不上不惨淡,只能算是马马虎虎。”

东南亚国家对日本企业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些国家的消费正在增长,但生产成本较低。部分规模较大的工业集团已着手到东南亚投资,而没有选择台湾。

但对另一些企业来说,在台湾“马马虎虎”的经营状况也比留在日本国内发展要强。

Yasutoshi Azuma在台北市中心经营着一家精品店兼咖啡馆。他说,在他的家乡大阪,与批发商就他销售的陶器和家居用品开展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大多数地区,批发商已经签订了总代理销售协议。

台湾可能有些官僚风气,但对Yasutoshi Azuma的那些利基产品来说,这里的市场竞争不如家乡激烈,成本也比家乡低。这位30岁的老板说道,在日本,“开个新店太难了,那里的店已经非常多了”。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wencui/polit ... 6399#sthash.N6kwnNKT.dpuf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14986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