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唐山曹妃甸开发项目陷入困境
日期: 2013/09/07 11:40
中国政府之前发起的大型国家级工业园开发项目曹妃甸陷入了困境。由于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政治主导的开发正在急剧降温,这也暴露出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风险。

据《日本经济新闻》9月3日报道,曹妃甸是“十一五”规划中的国家重点项目,“原以为今年秋季能够开工……”有机肥料生产厂家JEM公司董事梅田健一抱怨说。该公司计划在中国最大的开发区之一、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兴建新的工厂。

曹妃甸工业区位于北京东南约220公里,濒临渤海。JEM公司从日本运来的生产设备,在天津港闲置了一年多。梅田介绍说:“中国方面的负责人频繁更换,无法决定何时开工。”

报道指出,政府2010年曾表示要借助曹妃甸来加深日中之间的交流。然而,现实却是严峻的。与JEM公司一道准备进驻“日中生态工业园区”的一家当地企业的员工介绍说:“园区内实际投产的仅有三家,没听说有外资进入。”

虽然首都钢铁集团已经将高炉从北京搬到了这里,但鲜有企业愿意进驻,到处都是空地。除了进口铁矿石的码头外,包括建设中的公寓在内,很少能看到人影。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介绍说,过去10年政府计划在曹妃甸投资和融资约5800亿元,而实际到位的仅有2800亿元,约为一半。尽管如此,当地媒体报道说,“地方政府每天要支付1000万元的利息,不堪重负”。

报道称,虽然曹妃甸目前仍被定位在“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拿不出振兴开发区的有效手段,过去曾经鼓动日本企业投资的日本商社也处于观望状态。

报道认为,曹妃甸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领导层更替后,人员和资金援助削弱的结果,同时,经济进入转型期也有很大的影响。

201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上年减少3.7%,是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3年上半年的外来直接投资同比仅增长4.9%。

投资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2002年制造业的投资相当于房地产和零售等非制造业投资的两倍以上,而2012年制造业投资仅为43.7%。

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中国作为出口基地的优势正在下降。另一方面,消费却在不断扩大。因此,对华投资正在向城市服务业等内需方向转变。

报道称,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初期和中期阶段,深圳和上海获得了飞速发展。在这一阶段,只要领导层指定重点发展区域,就会有制造业的巨额资金流入。然而,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只要有好的工业园区就能吸引国内外企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为此,中国政府开始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战略,其中包括放松对城市的管制。在上海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其中的一项措施。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尚未脱离以制造业为主导的思维模式,还在不停地建工业园区。在各国企业曾经争抢工厂用地的广东省和江苏省,如今许多厂房都贴着“招租”的广告。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14896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