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石
在12月3日举行的台湾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的选举中,国民党为首的泛蓝阵营大获全胜,执政民进党退居南部6县。这次选举将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报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中国国民党发言人张荣恭先生。张荣恭先生回答了本报记者提问,以下是采访摘要。
记者:您认为这次泛蓝大胜,民进党大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最主要的原因要从朝野两个方面分析。民进党执政5年,各方面的政策都失败了,民众早已把民进党看透了。本来这种民意早在“3.20”总统选举时就表现了出来,但是由于受到了两颗子弹的影响,在总统选举中没有充分表现出来。但是去年的立法院选举就开始证明了主流民意在蓝营一边,这次选举更证明了这一点。蓝营从去年“3.20”开始,就开始从谷底稳步回升,一直上升到现在。
从民众来看,可以看出民进党主动发动的恶质助选方法,那些无中生有、造谣诽谤、恶意中伤的助选方法已被民众厌烦。
问:这次选举对2008年的总统选举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这次选举必然影响到2008年的总统选举,这是总统选举的前哨战,绿蓝消长的现实与2008年总统选举息息相关,这是蓝营获胜的一个基础。
问:这次选举结果对两岸关系将带来怎么的影响?
张:现在无论工商界还是国际舆论,都希望蓝营获胜,以压迫陈水扁顺从在两岸关系方面的主流民意。在选举中,陈水扁竟然说:如果蓝营胜利他将紧缩两岸关系政策,我们希望这只是他的选举语言。这次选举结果,会使陈水扁在民意的压力下开放两岸关系,而且要开放得明显,让各方面都能感觉得到,这样才能对台湾经济有所帮助。
问:在明年台北、高雄两直辖市的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是否会在选举前就候选人问题和亲民党进行协商?
张:现在谈候选人的问题还为时过早。我们党内有个机制,目前还没有激活这个机制。但是国亲合作是必然要走的路。从这次选举中可以看出,亲民党对国民党有一定的心结,这种心结也可能在这次选举后加深,但是国亲的合作乃至合并是必然的趋势,我们还会主动推动两党合作,在推出候选人问题上两党也会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