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2005年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女子跳马的决赛中,中国选手程菲在第一跳得到9.725分的高分的情况下,第二跳“程菲跳”也完成得很好,最终得到了9.656分的总分,顺利夺得了最后的冠军。这是中国女子跳马取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另外这也是中国体操在男子6个、女子4个单项中最后一个“登顶”的项目,此前其它9个项目都夺得过世界冠军。中国体操终于圆梦大满贯。
11月23日,中国体操女队队员程菲在跳马比赛中获得全场最高分9.631分,以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决赛。助跑、健子后手翻、转体、前空翻……站住!程菲向后退了一步,但已无大碍。在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女子跳马资格赛中,随着这一跳的成功,程菲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招牌动作。“啊?我都不太清楚,以我的名字命名这个动作需要怎么样的一个程序?已经可以命名了吗?”回想起完成“程菲跳”的那一刻,程菲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几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落地的,都快吓死了。当时我就想着我要站稳,站稳。结果站稳了,我太高兴了。”健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这一高难度动作从11月23日起被冠上“程菲跳”的名字。在此之前,中国体操已经拥有“月久空翻”、“莫氏空翻”、“李小鹏跳”等数十个冠名动作。随着“程菲跳”的成功,体操史上第一个以中国女选手名字命名的跳马动作从此诞生。
在决赛中程菲第六个出场。之前,美国选手萨克拉莫尼第四个登场,她第一个动作从空中姿态,到腾空高度来说都做得不错,落地也很稳,结果得到了9.387分。第二个动作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度同样完成得很好,最终得到了9.412分。而乌兹别克斯坦老将丘索维金娜也表现得很出色,得到了9.418分,超过了萨克拉莫尼,上升到了第一位。
在这两人之后出场的就是程菲,她的腱子后手翻转体900空翻表现非常完美,腾空高度很高,落地几乎没有任何的晃动,在这个10分起评的动作中,她得到了9.725分的高分。第二跳,她将做的就是“程菲跳”,这同样也是一个10分起评的动作。程菲在巨大的压力下没有任何的胆怯,从上马到空中腾越都表现得很好,只是在落地的时候向后迈出了一步。虽然没有第一跳发挥得那么出色,但是仍然得到了9.587分,最终以9.656分上升到了第一位。此后两位选手虽然也发挥正常,但是无论从难度还是完成质量上都没有办法和程菲相比,最终程菲轻松地获得了女子跳马的冠军。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程菲显得很月面腆,她说:“今天比赛自己一直非常紧张,比赛之前想的就是怎么能使自己放松下来。第一跳之后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得分,只是从观众的反应中感觉到成绩不错。当时心里想的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第二跳上。”第二跳就是以程菲名字命名的“程菲跳”,对此程菲说:“第二跳我必须要做到放松,很高兴能顺利完成比赛。”程菲的教练、中国女队主教练陆善真说:“程菲今天比赛惟一的对手是她自己,调整好心态最重要。如果今天程菲失手了,那肯定是她的心态出了问题,赛前我们一直给她做这方面的工作。”
程菲的夺冠,其意义不仅仅是她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子跳马世界冠军,更大意义在于填补了中国女子体操单项世界冠军的最后一个空白。多年来,中国体操界呈现出“阳盛阴衰”的现象,这在中国体坛是不多见的。其实,中国女子体操的发迹史早于男子,先是马燕红在1979年世锦赛上掀起了夺金序幕,后是中国女队在1981年世锦赛上勇夺团体亚军,这些成绩都是同时期男同胞们无法媲美的。
然而,由于中国女子体操界长期偏重器械项目而忽视腿上项目,致使中国女子体操始终无法迈进顶尖强队的行列。截止到本届世锦赛开赛前,中国女子体操先后15次夺得单项世界冠军,这其中有14枚是在高低杠、平衡木两个项目取得的,惟独奎媛媛(1996年世锦赛自由体操冠军)例外。当中国女将在高低杠、平衡木项目上屡奏凯歌之时,两大腿上项目——自由体操和跳马项目上却与世界强手难以抗衡,这一软肋不仅使体操女国手无法在全能项目上显威,最终也影响到在团体项目上与欧美诸强争先。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的女子体操教练员在选拔队员时,总喜欢挑选那些体型瘦小、四肢修长的,并认定这是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最佳体型”,经过市省体校、省队、国家队的层层培养,这些选手最终在世界赛场上夺得一个又一个高低杠、平衡木冠军。然而,由于腿部力量的不足,她们在自由体操、跳马项目上难以发展高难度的动作,最多只有成为一名单项世界冠军而已。
显而易见,重视器械项目,回避腿上项目是一个中国体操界长期存在的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其实,中国曾经也涌现过力量、灵活俱佳的选手,如当年奎媛媛和莫慧兰两人,奎媛媛既擅长自由体操,也夺得过世界杯赛平衡木亚军,高低杠实力也相当强劲;莫慧兰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她的跳马、高低杠和平衡木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程菲今天的成功,是对中国女子体操选材传统观念的又一次挑战。
“程菲跳”圆中国体操大满贯
日期:
05年12月1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7/14854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