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争夺”非洲
日期: 13年06月4期
(晴海观)
黄文炜

笔者早就意识到,中日之间的纷争其实不局限于中日之间的问题,从世界大局看中日关系其实别有一番风味,更能悟出双方的真意。比如说,近年来中日争相支持非洲问题,与其说援助,不如说竞争。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6月1日在横滨市召开的第五届非洲开发会议(TICAD)上宣布,将向非洲提供1.4万亿日元的政府开发援助。连日本媒体也不得不承认,日本提供援助的用意之一是为了在非洲与中国的影响力抗衡。但是由于中国近年来持续向非洲提供巨额援助,日本想要扭转劣势并不容易。
中日两都想在钓鱼岛领土争端中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另外,日本要想成为常任理事国,非洲50国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中国已经先行一步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访问坦桑尼亚,习近平在宣布提供约2万亿日元规模援助的同时,要求非洲国家在主权及领土问题上支持中国。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对此表示,坦方将继续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支持中方。这自然引起了日本的担忧。
在非洲大陆生活的中国人据称有100万,去年中国与非洲间的贸易额约达2000亿美元,约为2000年的20倍。日本要在进军非洲市场一事上与中国相抗衡谈何容易。日本企业在进军非洲方面明显落后于中国。而且中国与非洲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因为同属第三世界,中国一直是把非洲当“兄弟”的。
日方强调的是,日本的支持方式和中国不同。日本媒体指中国的对非“支持”是以获取资源为目的的“殖民主义”。日本政府人士提出“中国仅追求眼前利益,而日本则注重援助质量”。
日本政府6月1日公布的援助措施中包括向非洲派遣投资顾问、为2000万儿童提供教育援助等需要细致应对的项目。此外,民间企业也显示出了积极态度,希望凭借高技术与中国产品竞争,在质量上显示出差距。
其实,除了中日两国,欧洲国家也在支持非洲,但是欧洲的支持是静悄悄的。历史上欧洲多国曾经在非洲做奴隶交易,给非洲人民留下了无尽的苦难,所以欧洲对非洲的支持是一种赎罪。这是题外话了。
笔者以为,中日之间有关援助非洲的竞争,到目前为止其实是良性竞争,如果中日能够共同为繁荣非洲做贡献,那何乐而不为。关键在于不能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其把非洲看作援助的对象,视为合作伙伴更能深入人心。眼下,中日之间对峙严重,“友好”已成泡影,但是如果能够通过非洲这个共同的朋友增进互相的理解,也未尝不是好事。
不能否认,日本的援助更像模像样,功利性少些。如独立行政法人国际协力机构JICA,长年致力于在粮食支持、传染病对策、产业支持、社会基础设施的构筑等方面支持非洲。而且为非洲多国培养高素质人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于资源开发和建设总统府之类,则敬而远之。不得不承认,这是日本外交的“质朴”的一面,作为先进国家、技术大国的日本也理应发挥自己的特长。
低看对方,敌视对方,戒备对方,这是中日之间的常态,是两国关系长期磕磕碰碰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在高速成长,日本不习惯于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对中国既担忧,又瞧不起,总觉得还未实现民主化的中国,经济、外交、军事强大只能增加世界的不安。在支持非洲问题上,日本看起来也不愿与中国为伍。其实,中日如果能够联手在一些领域共同支持非洲,那么效果可能更佳。
中日两国都在向全世界大声呼喊“我们在支持非洲”,司马昭之心表露无遗。但是,即使竞争很激烈,也希望这种竞争是有利于非洲人民和世界和平的。而中方在支持非洲时,确实应该更看重“质”而不是“量”,不仅是往当地派遣大量人员,也不仅是与非洲做生意,首先是要真正为非洲人民办实事而赢得人心,其次通过援助非洲展示中国的文化和新型大国的价值观。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1/14804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