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澳政坛戏剧性转变:“中国通”陆克文王者归来
日期: 2013/06/27 12:55
澳政坛戏剧性转变:“中国通”陆克文王者归来
文章来源: 环球网

陆克文开心的走出投票室(图片来源:新闻有限公司)

 澳大利亚工党领袖之争终于落下帷幕,据澳大利亚《新快报》6月26日报道,在当地时间26日19时举行的工党领导权投票表决中,陆克文获得57票高于现任工党领袖吉拉德的45票,再度成为工党领袖。

  据澳联社报道,这次的投票票数为,陆克文57票,吉拉德45票。陆克文再任工党领袖,他等待在总督白莱斯的见证下,宣誓成为总理。

  此前据报道,在投票进行前吉拉德表示,投票中落败的一方应当主动辞去在国会中的职务。这意味着,若吉拉德未能在投票中胜出,她将离开澳大利亚联邦政治圈。陆克文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和吉拉德类似的承诺。


报道称,陆克文重新赢回党魁一职,却令工党的少数派政府前景不明。他需要获得独立议员的支持,才能保住工党的执政权。在众议院握有关键一席的绿党称,不管工党领袖是谁,都要证明其有信心在国会通过某项投票或提前大选。绿党领袖米尔娜(Christine Milne)称,工党可以决定谁是政党领袖,但不能决定总理是谁。目前在国会中,没有哪个党是多数派,所以国会需要决定哪个党派能获得其信任。

“中国通”陆克文将重新出任澳大利亚总理

3年前,时任澳大利亚工党领袖陆克文在政治生涯的巅峰被其副手吉拉德拉下马,而就在昨日,陆克文以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成功翻盘,一洗前耻。
在当地时间周三晚上7点举行的澳大利亚工党内部投票中,现任总理吉拉德以12票之差惜败给同属工党的竞争对手、前总理陆克文。这意味着陆克文不仅将取代吉拉德成为新任澳大利亚工党领袖,同时也将在近日再度出任澳大利亚总理。

此前民调显示,执政的工党支持率落后于其他联盟党派,极有可能将在今年9月的全国大选中面临惨败。为避免败选,工党内部曾流传要在大选前罢免吉拉德的舆论。甚至有澳大利亚媒体透露,一份请愿书此前在工党议员间流传,要求举行决策层大会,举行领导人改选。

鉴于大选临近,为避免内耗使反对派渔翁得利,现任总理吉拉德呼吁工党102名议员于当地时间周三晚7点投票以巩固工党执政地位,称败选者应当在9月14日大选之时退出议会,从而为优胜者管理统一的工党提供空间。

但出乎吉拉德意料的是,结果显示,工党内部有57名议员支持陆克文,而只有45名议员力挺吉拉德。这一戏剧性的结果不仅意味着吉拉德将交出总理宝座,同时还不得不履行自己此前的“承诺”:败选者当在大选之时退出议会。

不过,有学者认为,一旦新党首无法再说服当前国会内的其他政党组成联合政府,不排除进行提前大选的可能,而这对于当前民调落后的工党是相当不利的。

工党内耗

陆克文曾在2007年大选时,击败了当时执政11年半之久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领袖约翰·霍华德,出任澳大利亚总理。当时,陆克文以过半的支持率成为了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受欢迎且支持率最高的总理。在其领导下,澳大利亚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应对出色。

但此后,陆克文在党内被指“独断专行”,以及未能落实竞选初期关于对“碳排放交易”的承诺,使得选民对其开始怀疑,并导致支持率不断下滑。
在2010年6月,反对党领导人特恩布尔指责陆克文违规帮助汽车经销商朋友获得政府贷款并对议会撒谎,要求其辞职。这成为了当时压垮陆克文的最后一根稻草。6月24日,陆克文放弃澳大利亚工党党内投票票选,其副手吉拉德直接当选为澳大利亚新任总理,后者成为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而惨遭“逼宫”的陆克文当时被澳大利亚媒体戏称为“二战以来澳大利亚第一位无法争取连任的总理”,而对于吉拉德的“篡位”,陆克文一直耿耿于怀。

在2010年的“党内政变”后,吉拉德在过去两年多的执政基础并不稳固,接连遭遇“内忧外患”。对吉拉德而言,工党未能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的现实,使得政府的许多政策必须听命于反对党。同时,吉拉德出台的一些政策也未能俘获民心,导致工党的支持率不断下滑。在党内,不甘居于人下的陆克文也不断对吉拉德发起挑战。

此后,工党内部就为了党首之争,也多次组织改选。2012年2月底,吉拉德曾在党内投票中以71票比31票的绝对优势,击败前来挑战的陆克文,巩固其优势地位。今年3月底,陆克文又企图发动“政变”,但在投票前10分钟宣布退出竞争,使得吉拉德的工党领袖地位得以保留。

不过,尽管陆克文终于在第三次党内改选中成功将吉拉德拉下马,但也有学者担心工党内部吉拉德支持者的政治前途,其中就包括现任财长斯万。

“中国通”

尽管不再担任总理,陆克文依旧活跃在澳大利亚政坛,曾于2010年9月—2012年2月在吉拉德政府中出任外长一职。与其他西方领导人不同的是,陆克文精通中文,是第一位能流利讲普通话的西方领导人。在出任外长期间,陆克文多次访华,并用中文旁征博引在北大等学府发表演讲,在中国年轻人中反响热烈。

精通中文的陆克文还于去年开启了新浪微博。在这个名为“陆克文议员”的微博上,记者发现,这位“中国通”也和中国年轻人一样喜欢刷微博、卖萌。在微博上,陆克文不仅将自己生活、工作的近况一一展现,还喜欢以“老陆”自居,分享生活感悟,不忘与粉丝积极互动。陆克文的女儿和女婿以及外孙女目前也定居在北京。

其实,陆克文的中国情结还需追溯到其大学期间。在求学期间,陆克文主修中国语言和中国历史。毕业后,又在1984年和1986年于澳大利亚驻中国使馆工作。此外,陆克文还学过书法、京剧,当然这个中文名也是其研修的成果。

与此同时,密切关注中国发展的陆克文也非常注重中美关系的进展。陆克文多次在各种场合表示,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表示乐观,强调中美战略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改善互相信任的前景。

在今年3/4月号的美国《外交》杂志上,陆克文发表了题为《超越“转向”:中美关系的新路线图》的文章。陆克文在文章中称,有关中美关系未来的讨论目前正受到中国在过去10年中更为强势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地区对此的反应以及美国对此的反应——即重心向亚洲的“转移”或“调整”——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陆克文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给出了“三种可能走向”。其中,在加强中美战略竞争、维持现状以及构建新的合作框架三种走向中,陆克文认为,如果执行得当,这种战略不会带来害处,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并会产生真实的结果。它可以使地区紧张降温,使两国的国家安全机构把重点放在得到最高层认可的共同议程上,并有助于降低出现负面的战略观望的风险。(cd)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14794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