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琉璃海
下班前女友打来电话约一起乘电车,因为久未谋面,时间凑准了我们可以换乘同一趟车。虽然约的是“老地方”,在站台上左等右等到车进站都没有见到女友的身影,于是发短信询问女友现在何方,结果我乘了1号车厢,她却在10号。这样的阴差阳错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有国内朋友过来出差,约午饭也是如此:只记得在日本桥的百货大楼前合流的,结果我在三越,他等在高岛屋,于是找中间地段,再约日本桥,确确实实的那座桥面上、麒麟下。
想起了经典的《君之名》,男女主人公相约著名的数寄屋桥。有关这个作品,既没有看过日剧,也没读过原文(这么说了什么时候真该读它一下)。不过是我还在中学时代,母亲受图书馆员推荐借来了中译本,我也跟著一起看,当时的感动记忆犹新。
工作了,有日本同事到国内地方上去安装机器,日本同事是技术员出身,又性格比较木讷,难得出趟国,见什么都新奇,更是积极学习汉语。去到山东,老碰到有人问“你贵姓?”便记住了,学著用汉语回答自己的名字,下一次再碰到人,主动出击,鹦鹉学舌般也问“你贵姓?”。陪著他在山东呆足两星期,有次聊天说起这个《君之名》,便问他是否知道中译本叫什么名。其实,很雅致很好听的,叫《请问芳名》,要知道那个时代的作品,大部分还是很“革命”的□□内容革命,书名片名也革命,所以《请问芳名》这么小资味浓厚的书名可算一抹亮色,有点另类的呀(作者编者也够有勇气和胆魄)。技术员一脸兴奋地说:我知道我知道,叫《你贵姓》。是是是,意思一点儿都不错,但他那一口日本山东口音,真真真是太可爱了,差点没让我笑岔了气。
说起来,《请问芳名》也只能是属于那个时代了,要是早点发明了手机,又怎会被命运捉弄,无数次地陷入“欲见又难于相见”的境地,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阴差阳错?但是,如果真的当时有了手机的话,可能就会少了许多许多悲伤而又美丽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