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张朔)5月31日上午9时许,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乘专机从北京启程,飞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这是就任国家元首后,习近平首次踏访美洲。
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总统卡莫纳、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总统钦奇利亚、墨西哥合众国总统培尼亚、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习近平于5月31日至6月6日对特、哥、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举行会晤。
此行陪同人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务委员杨洁篪等。
经过总计逾20小时的长途飞行,当地时间5月31日晚,习近平将携中国代表团抵达此次美洲之行第一站、英语加勒比地区经济首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面积仅有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加勒比海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南端,与委内瑞拉隔海相望,被人们诙谐地简称为“特多”。诚如此名,该国在能源资源方面可谓得天独厚,不仅拥有储量巨大的天然气和石油、世界最大的天然沥青湖,还是世界最大的氨肥和甲醇出口国。自1974年建交以来,中特友好关系不断发展。2005年两国建立互利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后,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合作驶入快车道。
习近平此访,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特多以及英语加勒比国家。在两天时间里,习近平将会晤特多总统、总理、参众议长等政要,出席库瓦儿童医院动工揭幕仪式。双方将签署经贸、教育等领域合作文件。此外,习近平还将与巴哈马、牙买加等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推动中国与加勒比地区关系深入发展。
结束对特多的首次访问后,习近平将于6月2日飞赴此次美洲之行第二站、中国在中美洲唯一建交国哥斯达黎加。
身为中美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哥斯达黎加于上世纪中叶宣布取消军队,被称为“中美洲的瑞士”。因山水秀美,又被誉为“中美洲的花园”。自2007年建交以来,中哥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友好合作成果丰硕。两国建交一年后,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对哥斯达黎加进行国事访问;去年,哥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双方又签署多份政府和部门间合作协议。
习近平此访,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5年再次访问中美洲。习近平将会晤哥总统、立法大会主席等政要。双方将商讨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并签署经贸、质检等领域合作文件,将中哥关系推向更加成熟的新阶段。
在历时一天多的哥斯达黎加之行结束后,当地时间6月4日,习近平将前往此次美洲之行第三站、美洲文明古国、中国在拉美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墨西哥。
拥有玛雅文化、奥尔梅克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的墨西哥,如今是拉美经济大国、重要的新兴市场、世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自1972年建交以来,特别是2003年底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中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关系快速发展。
习近平此访,是他时隔4年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也是继去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后,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一年再次到访。习近平将会晤墨总统、议会领导人等政要,在墨议会发表演讲。双方将商讨提升中墨战略伙伴关系水平,并签署经贸、学术等领域一系列合作文件。
为期近三天的墨西哥之行,是习近平主席首访拉美的收官之作。6月6日,他将前往此次美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加利福尼亚,赴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庄园之约”。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今年3月14日,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即应约与奥巴马总统通电话,双方确认将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短短两个多月之后,中美两国元首又决定举行面对面的接触。
这不仅是中美两国政府换届后元首会晤的开篇之作,更是开了中美两国元首“不系领带的庄园会晤”先河。在整整两天时间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最高领导人将围绕共同关心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深入沟通,规划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路线图,意义重大,举世瞩目。
刚刚拉开序幕的习近平美洲之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西半球重要发展中地区的高端对话,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最大发达国家的高端对话。
未来几天,随着紧锣密鼓的访问行程次第展开,中国将为推动与上述四国关系发展、与加勒比地区和拉美地区关系发展谋篇布局,其意义远远超越双边范畴,必将产生深远的地区和全球性影响。
习近平今开启美洲之行 “习奥会”汇聚全球目光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马学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1日开启美洲之行,这是其任内第二次出访。在对拉美三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后,习近平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备受世界瞩目。分析认为,习近平此访将充实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务实灵巧的中国外交规划着眼长远,旨在谋取共赢。
习近平主席首访拉美 充实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
5月31日至6月6日,习近平将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将是习近平主席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也是中国国家主席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英语加勒比地区的首次访问。
“习近平此访拉美三国,是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全方位外交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吴长胜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分析。
在习近平即将到访的这三个拉美国家中,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英语加勒比地区重要国家,也是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哥斯达黎加是中国在中美洲地区唯一建交国,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墨西哥是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同中国建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习近平此访展现了中国高度重视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真诚意愿。”吴长胜认为,此访将为中国与上述三国双边关系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推动中国与整个拉美国家关系的发展。拉美当地舆论认为,这是北京越来越重视拉美地区的信号,此访具有关键性、战略性意义。
近年来,中拉关系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今年以来,高层交往频密。在习近平此次到访拉美之前,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访问阿根廷、委内瑞拉。吴长胜分析称,与近期接触较多的南美国家相比,习近平今次访问的是北美、中美和加勒比区域国家,中国对拉美展开全方位外交,这是非常好的开端,意义深远。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领导人近期先后访问拉美国家,引发臆测。对此,吴长胜指出,中国同拉美国家发展关系,主要是为了增进了解加强合作,造福两国人民,绝非同其他国家争夺势力范围或开展竞争。中国与拉美国家发展关系,有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对美国来讲,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习奥会”引全球关注 勾勒新型大国关系路线图
结束对上述三国访问之后,习近平将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举行会晤。这将是两国政府换届后,中美元首之间首次面对面接触,备受瞩目。
实际上,中国国家主席上任后仅两个多月就与美国元首会晤的情况,在两国关系史上也不多见。正如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所言,此次中美元首会晤在许多方面都“前所未有”,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特殊会晤。
“这反映出中美两国元首见面的紧迫性”,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亚太区域近期发生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事件,迫使中美两国需要尽快加以磋商。他认为,最好方式就是两国高层领导面对面沟通。
在李海东看来,中美关系正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彼此需要通过全方位交流,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做扎实的基础性准备,这也是促成此次会晤的因素之一。
此外,“习奥会”举行地点也颇受外界关注。对此,中国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马振岗指出,“一般只有当两国关系成熟时,两国元首才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会晤。”李海东则认为,此举有助于中美两国领导人形成稳定、合作的积极关系,这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目标的实现,将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
“经过数站国事访问的习近平,日程已经很紧凑,但还是抽出时间与奥巴马会晤,揭示中美在各自外交规划中对彼此的高度重视。”谈及习近平此次是从拉美到访美国,李海东认为,旨在展示中国同拉美的沟通交流并不是“挖美国墙角”,此举有利于中美双方增信释疑,避免美国猜疑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庄园会晤”旨在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勾勒路线图。分析称,尽管现在中美关系尚存一些问题,但即将到来的“习奥会”将是两国增强互信的一个机会。
中国外交再掀高潮 务实灵巧谋共赢
初夏时节,中国外交再掀高潮。此访已是习近平主席任内第二次出国访问。此前3月22日,履新中国国家主席刚刚一星期的习近平即展开首访,相继到访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他不仅在南非参加了金砖五国领导人会议,还会见了非洲多国领导人。此后不日,习近平还赴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会晤多国领导人。
就在习近平此访前几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刚刚结束任内首访。其间,他访问了南亚最重要的两个邻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并赴欧洲与瑞士结束谈判达成自贸协定,之后访问了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德国。
自今年3月至今,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出访足迹几乎遍布全球。中国外交活动可用“繁忙”二字形容,走出去的同时,也积极请进来。两个多月以来,来华访问的外国领导人可用“排队”来形容。
“中国在外交规划中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富有创意,也越来越富有效果。”李海东认为,在面临挑战增多的大环境下,中国外交规划着眼长远。
在李海东看来,中国外交思路非常清晰。一方面,积极谋划周边外交,发挥亚太地区“稳定器”的作用。另一方面,重视发展中国家,努力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区域中构建互利互惠经济关系,建立合乎各自发展需要的经济秩序。
“与此同时,中国还注重对不同文明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沟通,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展现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与坚定决心。”李海东说。
分析认为,中国新一届高层集体推动外交“开局之旅”,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全线开花,具有务实且灵巧的战略建构思维。中国新领导层整体外交姿态体现“以我为主”、“合作共赢”的方略,而战略上的相对透明清晰,也为中国对外交往形成共识、合作升级打下基础。
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总统卡莫纳、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总统钦奇利亚、墨西哥合众国总统培尼亚、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习近平于5月31日至6月6日对特、哥、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举行会晤。
此行陪同人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务委员杨洁篪等。
经过总计逾20小时的长途飞行,当地时间5月31日晚,习近平将携中国代表团抵达此次美洲之行第一站、英语加勒比地区经济首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面积仅有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加勒比海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南端,与委内瑞拉隔海相望,被人们诙谐地简称为“特多”。诚如此名,该国在能源资源方面可谓得天独厚,不仅拥有储量巨大的天然气和石油、世界最大的天然沥青湖,还是世界最大的氨肥和甲醇出口国。自1974年建交以来,中特友好关系不断发展。2005年两国建立互利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后,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合作驶入快车道。
习近平此访,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特多以及英语加勒比国家。在两天时间里,习近平将会晤特多总统、总理、参众议长等政要,出席库瓦儿童医院动工揭幕仪式。双方将签署经贸、教育等领域合作文件。此外,习近平还将与巴哈马、牙买加等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推动中国与加勒比地区关系深入发展。
结束对特多的首次访问后,习近平将于6月2日飞赴此次美洲之行第二站、中国在中美洲唯一建交国哥斯达黎加。
身为中美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哥斯达黎加于上世纪中叶宣布取消军队,被称为“中美洲的瑞士”。因山水秀美,又被誉为“中美洲的花园”。自2007年建交以来,中哥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友好合作成果丰硕。两国建交一年后,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对哥斯达黎加进行国事访问;去年,哥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双方又签署多份政府和部门间合作协议。
习近平此访,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5年再次访问中美洲。习近平将会晤哥总统、立法大会主席等政要。双方将商讨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并签署经贸、质检等领域合作文件,将中哥关系推向更加成熟的新阶段。
在历时一天多的哥斯达黎加之行结束后,当地时间6月4日,习近平将前往此次美洲之行第三站、美洲文明古国、中国在拉美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墨西哥。
拥有玛雅文化、奥尔梅克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的墨西哥,如今是拉美经济大国、重要的新兴市场、世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自1972年建交以来,特别是2003年底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中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关系快速发展。
习近平此访,是他时隔4年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也是继去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后,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一年再次到访。习近平将会晤墨总统、议会领导人等政要,在墨议会发表演讲。双方将商讨提升中墨战略伙伴关系水平,并签署经贸、学术等领域一系列合作文件。
为期近三天的墨西哥之行,是习近平主席首访拉美的收官之作。6月6日,他将前往此次美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加利福尼亚,赴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庄园之约”。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今年3月14日,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即应约与奥巴马总统通电话,双方确认将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短短两个多月之后,中美两国元首又决定举行面对面的接触。
这不仅是中美两国政府换届后元首会晤的开篇之作,更是开了中美两国元首“不系领带的庄园会晤”先河。在整整两天时间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最高领导人将围绕共同关心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深入沟通,规划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路线图,意义重大,举世瞩目。
刚刚拉开序幕的习近平美洲之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西半球重要发展中地区的高端对话,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最大发达国家的高端对话。
未来几天,随着紧锣密鼓的访问行程次第展开,中国将为推动与上述四国关系发展、与加勒比地区和拉美地区关系发展谋篇布局,其意义远远超越双边范畴,必将产生深远的地区和全球性影响。
习近平今开启美洲之行 “习奥会”汇聚全球目光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马学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1日开启美洲之行,这是其任内第二次出访。在对拉美三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后,习近平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备受世界瞩目。分析认为,习近平此访将充实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务实灵巧的中国外交规划着眼长远,旨在谋取共赢。
习近平主席首访拉美 充实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
5月31日至6月6日,习近平将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将是习近平主席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也是中国国家主席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英语加勒比地区的首次访问。
“习近平此访拉美三国,是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全方位外交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吴长胜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分析。
在习近平即将到访的这三个拉美国家中,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英语加勒比地区重要国家,也是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哥斯达黎加是中国在中美洲地区唯一建交国,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墨西哥是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同中国建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习近平此访展现了中国高度重视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真诚意愿。”吴长胜认为,此访将为中国与上述三国双边关系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推动中国与整个拉美国家关系的发展。拉美当地舆论认为,这是北京越来越重视拉美地区的信号,此访具有关键性、战略性意义。
近年来,中拉关系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今年以来,高层交往频密。在习近平此次到访拉美之前,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访问阿根廷、委内瑞拉。吴长胜分析称,与近期接触较多的南美国家相比,习近平今次访问的是北美、中美和加勒比区域国家,中国对拉美展开全方位外交,这是非常好的开端,意义深远。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领导人近期先后访问拉美国家,引发臆测。对此,吴长胜指出,中国同拉美国家发展关系,主要是为了增进了解加强合作,造福两国人民,绝非同其他国家争夺势力范围或开展竞争。中国与拉美国家发展关系,有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对美国来讲,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习奥会”引全球关注 勾勒新型大国关系路线图
结束对上述三国访问之后,习近平将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举行会晤。这将是两国政府换届后,中美元首之间首次面对面接触,备受瞩目。
实际上,中国国家主席上任后仅两个多月就与美国元首会晤的情况,在两国关系史上也不多见。正如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所言,此次中美元首会晤在许多方面都“前所未有”,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特殊会晤。
“这反映出中美两国元首见面的紧迫性”,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亚太区域近期发生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事件,迫使中美两国需要尽快加以磋商。他认为,最好方式就是两国高层领导面对面沟通。
在李海东看来,中美关系正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彼此需要通过全方位交流,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做扎实的基础性准备,这也是促成此次会晤的因素之一。
此外,“习奥会”举行地点也颇受外界关注。对此,中国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马振岗指出,“一般只有当两国关系成熟时,两国元首才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会晤。”李海东则认为,此举有助于中美两国领导人形成稳定、合作的积极关系,这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目标的实现,将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
“经过数站国事访问的习近平,日程已经很紧凑,但还是抽出时间与奥巴马会晤,揭示中美在各自外交规划中对彼此的高度重视。”谈及习近平此次是从拉美到访美国,李海东认为,旨在展示中国同拉美的沟通交流并不是“挖美国墙角”,此举有利于中美双方增信释疑,避免美国猜疑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庄园会晤”旨在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勾勒路线图。分析称,尽管现在中美关系尚存一些问题,但即将到来的“习奥会”将是两国增强互信的一个机会。
中国外交再掀高潮 务实灵巧谋共赢
初夏时节,中国外交再掀高潮。此访已是习近平主席任内第二次出国访问。此前3月22日,履新中国国家主席刚刚一星期的习近平即展开首访,相继到访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他不仅在南非参加了金砖五国领导人会议,还会见了非洲多国领导人。此后不日,习近平还赴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会晤多国领导人。
就在习近平此访前几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刚刚结束任内首访。其间,他访问了南亚最重要的两个邻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并赴欧洲与瑞士结束谈判达成自贸协定,之后访问了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德国。
自今年3月至今,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出访足迹几乎遍布全球。中国外交活动可用“繁忙”二字形容,走出去的同时,也积极请进来。两个多月以来,来华访问的外国领导人可用“排队”来形容。
“中国在外交规划中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富有创意,也越来越富有效果。”李海东认为,在面临挑战增多的大环境下,中国外交规划着眼长远。
在李海东看来,中国外交思路非常清晰。一方面,积极谋划周边外交,发挥亚太地区“稳定器”的作用。另一方面,重视发展中国家,努力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区域中构建互利互惠经济关系,建立合乎各自发展需要的经济秩序。
“与此同时,中国还注重对不同文明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沟通,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展现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与坚定决心。”李海东说。
分析认为,中国新一届高层集体推动外交“开局之旅”,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全线开花,具有务实且灵巧的战略建构思维。中国新领导层整体外交姿态体现“以我为主”、“合作共赢”的方略,而战略上的相对透明清晰,也为中国对外交往形成共识、合作升级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