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人喜欢红颜色
日期: 05年11月4期

□ 小红
   美国学者阿思海姆在他的《色彩论》中说:“红色被认为是令人激动的颜色,因为它能使我们想到火、血和革命的含义。”一般来说,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是带有很强的刺激性的色彩。正因为这个原因,美国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时,意识到如果用英语“red(红色)”这个词,可能使英语读者产生“暴力”等激烈的联想,这显然跟小说的内容毫无关系,所以他采用了《红楼梦》的另一个书名,把这部小说的英文书名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记》)。
   然而,中国人对红色的感觉却与西方人大不一样,崇尚红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统。古人认为红色源于太阳,因为烈日如火,所以中国人的祖先,对阳光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他们早知道只有在红色的太阳照耀下,万物才能生机勃勃。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红红火火的红颜色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喜庆和吉祥之意。
   在汉语里,“红”经常是成功的象征,事业开头顺利叫“开门红”。受到上级赏识的人叫“红人”,有名的歌星叫“红歌星”,运气非常好叫“走红运”。“红”也代表着吉祥,请柬是红色的,光荣榜是红色的,表彰先进人物要戴大红花,压岁要用红纸包,新娘子要穿红衣坐红轿,本命年要系红腰带等。另外,“红”还表示热情和正义,如:《西厢记》里的丫环就叫红娘,她让人联想到热情和成人之美的品格。红脸关公则绝对是义气的化身。“红”又意味着精神饱满,如果说一个人“红光满面”,那意思是说他气色好、很健康。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了《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电影,他在自己的作品里,把红色所象征的热烈和激情推演到了极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对红色的理解。
   红色早已成为了中国的“国色”。“文革”时期,中国人把毛泽东称为“红太阳”,未免推崇到了极端。可是别忘了中国的国旗也是红色的,国旗固然有其“革命”的意义,然而它的文化含义却远非“革命”那么简单。2005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英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特意穿了一身红色衣服出来迎接,连她戴的帽子都是红色的,表现了这位女王对中国国家元首乃至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敬意。
因为喜欢而产生美感,这是一个美学命题。中国人因为喜欢红色,便赋予了“红”以美的含意。毛泽东写诗赞美女民兵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红装”当然是漂亮的衣服。一个女人在多数男人中间叫“红一点”,而“红颜”一词就是指美丽的女人,所以,男人把女性挚友称之为“红颜知己”。然而,“红颜”的命运似乎又不怎么好,“红颜薄命”一词就是说美女命短。可是男人们却往往因为美女改变历史,清初有句名诗“冲冠一怒为红颜”,说的是明末军人吴三桂因为李自成的部将霸占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便一怒之下引满族人进入山海关,帮他们建立了清朝。
   说到女人影响历史,倒让笔者想起春秋时期,有3个诸侯为一个女人大打出手,引起战争。原来这位女士生得“目如秋水,脸似桃花”,被后人称为“桃花夫人”。也许有此渊源,唐代诗人崔护才写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可见中国人因为喜欢红色,把与红色相关的粉红色即桃花色看成是红色的变异,给它以红色的待遇。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就是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来赞美杨贵妃的。
当然,无论英雄还是美女谁都不可能是永恒的,正如林黛玉所说“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三国演义》一开篇就发出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慨。东汉的史家班固曾用“红尘四合”形容人流扬起的尘土,很快就被佛家藉来指人世间,反过来又被一般“凡人”认可,认定“红尘”就是这千千世界。也许“红尘”确实道出了中国人对即红红火火又朦胧虚无的人生的看法。不过,即便如此,红尘滚滚,又有谁能够真正把它看破呢!?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473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