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蔚怡
昨天收到两张明信片,是地方报社摄影协会举办单反机入门讲座的上课通知,我情不自禁地欢呼“棒极了”。因为这个讲座只有10个名额,一下子被我们家占用了两个,我想,能争取到这个机会一定是摄协工作人员被我的执著和诚恳感动的结果。
其实报社摄协已经几十年的历史,这种普及摄影讲座每年都会在报上招募学员。可是过去我对摄影不感兴趣,也就从来没留意过。两年前我参加过另一个机构开设的“初级单反机使用讲座”,虽然只是被启蒙了一下,对摄影的感觉和相关信息不自觉地敏感起来。
3月底,从报纸上知道摄协女会员支部举办的樱花摄影活动,我报名参加了,并带了一份协会定期刊物回家。上面有4月开讲的讲座告示,就是这篇文章一开始提到的讲座。每月一次,共有8次课,费用比我上次参加的讲座便宜多了。
我想应该拽上老公参加,因为他经常在自己的博客里“盗用”我的摄影作品,还把女儿去俄罗斯拍的几十张照片拿出来晒了一段时间,以至于一位日本博友特意请教他“学俄语有什么好处?”。原因是那位先生的儿子考上大学后选学的外语是俄语。老公傻眼了,他不了解俄罗斯,也不懂俄语,更不知道人家儿子的想法。他只好回复道,“我的大学老师和研究生导师都是留苏的,过去中国很多人都学俄语”。老公常常为没有太多好照片放到博客上而郁闷,对于他的侵权行为家里人谁也不会投诉,他就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大家拍的照片。
我花言巧语地对老公说:“你的悟性好,你去学一定比我进步快。现在学好摄影,等有孙子的时候,就能出《孙子》影集,就能引起轰动”。我连影集系列的书名都想好了,第一集《孙子喝奶》,第二集《孙子说话》,第三集《孙子在地上爬》,第四集《孙子捣乱》……
话又扯远了,看到那则告示后又过了几天,我打电话报名,对方说需要是会员,报名截止日期正好是那天的邮戳为标记。我赶快重新看看告示,最后的确写著明信片报名方法和截止日期。我直后悔前几天没把文字看完,如果错过了这次就要等到明年了。我当机立断地说,“我现在就把明信片送到你们那里,同时办入会手续”。对方想了想没有拒绝我的理由,但是说4点就要下班。当时已经是下午3点过了,我立马开车直奔报社。
就这样,我报了名,也为老公填写了入会申请表。一家人入会可以便宜点,但是有“正会员”和“家属会员”的区分。我把“家属会员”的光荣称号让给了老公。工作人员特意跟我确认,言外之意是说,你真的确定委屈你先生做“家属会员”吗?我没有迟疑地说,是的。摄影履历上明明写著,我使用单反机三年,老公还只会用卡片机。不过我坚信,老公一定是我这个伯乐发现的骏马,他的成名影集一定会在孙子出生后相继问世的。
其实连哄带骗地让老公加入摄影协会是为了让他早一点有自己的爱好和可以吹牛的专长。孩子们长大了,飞远了,不理我们了,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就不用担心老公将来患“退休失落综合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