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lla
名演员三国连太郎不久前去世了。说起来,还是第一次从电视里看见他50年代时的照片,原来儿子佐藤浩市与他很像,还多了一丝书卷气,很帅很漂亮。他的遗愿也很洒脱,把骨灰撒到大海里。
时间真是无可抗拒,可以令一个人,不,是令所有的人有这么大的改变。
知道三国连太郎的时候,是1981年他正和北京电影制片厂合拍那部《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的时期,那时侯他已不算年轻了,所以印象中的是一个头发斑白脸型有点方的老人。那部戏一波三折,原本中方演员预定由赵丹主演的,不料在临开拍前赵丹去世了,后改成由孙道临主演。
片子杀青后,摄制组在北京饭店设宴(当时北京饭店是北京的顶级酒店),黄宗英还特意安排作秀,即席挑出一担陈年绍兴酒,回敬之前三国连太郎设宴时开的昂贵洋酒。这些零星轶事,今天或以后也许都是记忆中的趣谈。
那个时代的演员,现在差不多一个个都走了。想想做电影也许有这一点好处,还可以将曾经的风采留在胶卷上。
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即使诸多感触唏嘘一番,也很快会淡忘继续生活。不过,活到今天,当然明白,这番景象很快也会轮到自己。
一个人,年纪和脸部几乎呈正比,年纪越大脸盘越宽,脸肉和全身上下的皮肉受地心引力全体下坠,不用五十步笑百步,任何人早晚都得面临这个现实。
就连没有生命的物,如房子家具也都是如此,再漂亮牢固的房子,再名贵的家具,50年过去后也陈旧了。那叫老朽,若非重新修建,经过时间无情的磨砺,外表风烛残年,内里百孔千疮,同样是无可避免的规律。
老天算好了的,就这些时间,交给你去掌握。
难怪日本的医生,一向主张保留人身体上的所有器官,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建议摘除,连一颗牙都要尽量医治。本来觉得也不必如此啊,最近却好像悟出点什么。无论今天医学如何发达,依然无法令失去的器官重生,那就是自然生命的宝贵之处。到目前为止,人工还不能取代。
当所有的都渐渐成为记忆,表示终于已经走到终点。就像一个人走在街灯下的影子一般,从很小到越来越大,颜色也越深,之后又渐渐拉长变淡,直到终于消失。
时间是和无法对抗的,不问你接受与否。既然如此,重视眼前每一天,就是对拥有生命的最大尊重。
终点一到,顺其自然就行。
何必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