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六合三中显正能
日期: 13年04月2期

■ 陈龙章

 

要说我胡琴拉了七十多年,其实,也不代表有多少含金量,只能用来吹嘘而已。还可以说明我只会老牛拖破车。否则,就这么二根弦,怎么那么长的时间都拉不出个道道来?

说来话长,有不少故事,且听慢慢道来!

六合之中有四维

在我的笔记小本子中,不止一次地记录著,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还画著人体中的走向符号。教我太极拳的高小飞老师还仔细地教授过好几次。可我似懂非懂,说白一点,虽然白纸黑字记录下来,还是没能引起我足够的注意。

2012年四月,从书架里抽出一本小书,是济群法师写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其中突然冒出来一句: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论而不议。说是圣人只研究六合之内,而佛教的思考远远超出六合之外,深不可测。有非凡的想象力!

然而我想,六合之内都没有弄通,那有能力去思考六合之外?马上给高小飞老师发出短信问,什么叫六合?

我认识小飞老师,有十多年了,他人到中年,知识渊博。太极拳、书法、篆刻、诗词,绘画无不精通,为人亲切热情。在异国他乡,和他来往密切,不仅一起小吃小喝,而且通过他认识了在日文学艺术界众多中日朋友。我听他上太极拳课多次,也跟著练,很想正式拜师,尚未如愿。他是我的参谋顾问,有事总是先请教他,他有问必答,这已经成惯例。

他告诉我,六合,就是内三合,外三合……

高先生十分肯定的回答令人振奋。原来圣贤庄子也有过名言,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领悟呢?

心与意合心意,心意,人们常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心意不会不合吧?难道这是告诉我们不要三心两意,而要全心全意,不要半心半意,而要一心一意,我若有所悟,马上打电话告诉高老师,他回答说,您的理解很好!通俗易懂。

这下,我像小孩子似的雀跃起来。原来六合的第一合,如此重要,虽然时间管理学的要领是四件事,其中的第二件最容易被忽视。1、重要又急,一定马上去办。2、重要而不急,先放一放。3、不重要而急,可以让别人去办。4、不重要又不急,可以不理睬!

这是精彩的论断,我知道了,就是没有付诸行动。结果就表现在我的写字台上堆满了许多东西,都是不急的重要事情,越积越多,永远也整理不清。弄得我要找的东西经常找不到,暂时不用的东西在眼前放一大堆。我还知道日本人整理的好经验,也是四句话,能丢的丢,能送的送,暂时不用的包起来编目备忘存起来,剩下的都是目前必须的常用之物,可惜也没有认真执行,为什么?那就是(心与意)没有合。

当然,这里所谓的是指每个人的人心。人心,是每个人从生到死,每日每时每分每秒,都在不断变化的一种存在,是现实。

心,一颗心,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这里所谓的就是思想,是一种意境,境界。大家知道,现实中,每个人的心,通过眼、耳、鼻、舌、身,面对著千变万化的花花世界,要能看透这个世界,形成一种思想,境界,实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用了六合的第一合就犹如灵丹妙药,居然可以帮助学生找回灵感,有起死回生之效。心与意合是拉琴的根本出发点。必须从心里产生拉琴的强烈欲望,要忘我地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之中!我暗示学生,要放下现实生活中种种难以诉说的艰辛,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建设一个美好的理想基地。

先要做到心动成点。

这个点和脉博的跳动相同又不相同。相同的是心脏脉博跳动是有规律的,平稳地,不断反复地。随著心情,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同的是:在演奏胡琴时的节拍节奏及速度是作曲家、演奏者自己人为地设定的。作为演奏者,必须体验表达作品的意境,旋律节拍,节奏及准确的速度,但是,演奏者本人的脉博跳动可以接近乐曲的内容,不会完全相同。这是因为,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通俗地讲,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文化现象是挺神奇的,在欣赏音乐,观看艺术作品,及体育比赛时,大家都会十分投入,这在心理学中称为错觉,是一种移情现象。艺术让您忘记现实,如同停止了脚步,时间也会倒退。为剧中人的痛苦而痛苦,为剧中人的欢乐而欣喜。这就是音乐艺术可以治疗疾病,忘掉痛苦,可以年轻化,返老还童的原因所在。

三中概念显正能

下面我把自己教学中总结的三中,居然也和六合相同。三中是弓中,弦中,把中。

除了太极拳的六合之说,还有一种说法,六合就是前后左右上下,这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又称四维。记住,点动成线出现弓中概念,一点就是向左向右移动,点与点的连接就是节拍、速度。

音乐是时间艺术,时间是以分秒计算的。您想表现的乐章,所描绘的时间艺术,其中的意境是一种什么样的律动?这个问题很怪,是不少演奏家都容易忽视的课题。只有大演奏家,指挥家才能心领神会!

举例说,大家对刘天华先生的良宵都很熟悉。很多演奏家都演奏过这首优美的乐曲。然而,真正符合作者意图的演奏不是很多。大多数人只追求旋律优美、明亮,音准节奏的准确,唯独不讲究速度。十有八九的人拉的速度都偏慢。刘天华先生在乐曲曲谱中写下的轻快二字,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可以这么说,您的(心)还没有合刘天华先生的(意)。

而我体会到的弓中概念,就是在运弓时,虽然从左到右,但是中心点是在弓中,以弓中为重心中,到弓中要放慢弓速,减少弓压,静下,沉下来,这样的运弓来回可以成圆。

何谓弦中?点动成面。

因为,拉胡琴与拉小提琴的不同点,就是胡琴弓子是在两弦之内,内外弦的擦弦方向是相反的,一前一后。而小提琴是在四根弦之外。压弦方向基本相同,四根弦排列是半圆形,弓子都是从上向下压。

演奏在较慢的乐曲时,换弦不是很难。而在快速的乐曲中如《赛马》、《空山鸟语》等,要想换好弦是不容易的。

关于换弦方法,我的第二任二胡老师马友德,他说换弦的要领是以软碰硬。弦是硬的,马尾是软的,要求右手手腕放松,才能把换弦技术掌握好。现在看来马老所言,就是阴阳互济,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柔中存刚,刚中有柔。后来,我在教学中还发现,因为内、外弦虽然靠得很近,距离也只有一厘米不到。因为用力方向是相反的,我悟出一个新名词,那就称为弦中,两弦之中,这个概念挺有趣。

斜向巧拨宜四两,这个太极拳理论中的四两拨千斤,应用在胡琴的演奏中的换弦技术,关键就是要建立弦中这个支点。有了这个点,把内外弦固定在一个统一体内,弓毛依靠这个支点可以在内外之间来回快速变化而感到十分轻松,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内弦为阴,外弦为阳,又是一个阴阳互济不可分离,拉内弦时想到有外弦存在,反之拉外弦时有一个内弦存在,依靠这个支撑点的收拢性能力,把内外弦形成一个圆,这是可能和必要的,这是心与意合在内外弦换弦中的重要体现。

何谓把中?面动成体。

面动成体,依靠左手的换把技术。这里也有一个把中概念。在松肩沉肘后,肘部安排在什么位置,十分重要,把中的位置就是肘部起支撑作用的位置,这是按照换把跳动的大小而定的。只有确定把中这个位置,就可以把左手上位与下位相结合,无论跳动的幅度及速度的快慢都不怕,稳操胜券。不成问题,又是一个心与意合在左手换把技术中的要领。

圆心枢纽是太极大师遗言

总之,不论是点动成线的换弓技术,线动成面的换弦技术,面动成体的换把技术,全都离不开,太极拳大师王培生先生在给高壮飞之信中有述:要点是虚实二字,动作要轻灵连贯,速度均匀,通过圆运动而形成每个动作之圆心,并以此为枢纽。

这段话很好!实在太重要啦!

我们走路,经常感到我的身体有沉重感,假如把我的全身,当成一个圆圈,提气一半,抓住中心,左右走路也有中心,才稳定自如,步履轻盈,变成年轻人一般了,哈哈!真没想到,心与意合还可以体现在平时的走路的方法之中。

以上的众多内容,我一点点地讲给学生们听,有待大家慢慢地不断开悟。

但是,已经见效,最近二月以来,每次上课都有明显进步,大家不想信自己会拉出这么好听的旋律。

事实告诉了我,二胡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地从内到外,从头到足的配合。以前的教育方式多少带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整体疗法!故而收效甚微!如今用六合,三中把大家的正能量有所开发,十分高兴!

昨晚,去会见朋友的路上,写下二句打油诗作为结尾。

若无胜有玩四维,

六合三中显正能。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4674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