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旧影新景”展示上海的前世今生
日期: 13年04月2期
“旧影新景”展示上海的前世今生
中文导报讯(记者 杨文凯)1843年11月,上海对外开埠,逐渐形成中西文化合壁、移民特征显著、与国际同步发展的都市。19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又催生了上海城市的新发展。

为了展现上海的百年沧桑和历史巨变,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和东京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旧影新景—上海历史风貌影像展”将于4月16日-26日精彩展出。该展曾作为在台北举行的第二届海派文化艺术节系列展览之一,于去年9月4日在台湾博物馆开展近两个月,广受好评。继台湾展之后的东京展,是对“海派”魅力的又一次缅怀和呈现。

4月16日,“旧影新景—上海历史风貌影像展”将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隆重的开幕仪式。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张岚馆长领衔,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代表团专程访日,参加开幕式活动。“照片,是历史的镜子。老照片记录了老上海人远去的背影,及经历百年沧桑后的昨日风情;新照片则是今日生活的剪影,交织着今日的脉动。”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展出80幅新老照片,从多元角度全面呈现上海的文化内涵和上海城市风貌。

“旧影新景”上海展,从“一座城市的精彩”开始,揭示出海派文化的崛起是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的产物。霓虹缤纷、群星璀璨,或已成为上海文化的象征,而宽容接纳、兼收并蓄的环境更为海派文化染上了一层驳杂的色彩。接着,摄影展将通过照片从上海人的衣食住行四方面分别展示:风姿绰约的“衣”、五湖四海的“食”、形形色色的“住”、与时俱进的“行”。

西风东渐,移民城市。长衫马褂和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东西交融与南北互补成就海派饮食特色。上海有典型的石库门住宅和弄堂文化,也有高级公寓、花园洋房代表的上流居住文化,更有新近造就的高楼大厦和新兴别墅群。曾经,人力车、汽车、电车交错行驶在拥挤街头,是上海的日常景象,而过去30年里迅速出现的私家车、高架路、地铁、高铁、磁浮列车、黄浦江大桥、东海大桥等立体交通网,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旧影新景”将展示远东第一都市的前世今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14661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