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曾几何时,金鸡百花可是算是中国大陆的奥斯卡啊,如今却落到明星不愿来的下场,年年都是那些原该在家颐养天年的老明星们,颤颤巍巍地苦苦撑着场,让人看着都心疼。今年的金鸡百花奖虽说是首次分开颁奖,但仍没能让各位大明星们心动一下。也难怪年年都是“双黄蛋”,这对孪生奖项的含金量确实不高,所以也吸引不了大家,再加上和台湾金马奖撞车,所以从9日开幕以来,电影节上的明星真正成了稀有动物,青年演员中能算得上是腕的也只有梅婷让大家眼前一亮。
老人难撑开幕式
原以为会是群星汇集的开幕式,结果却少了许多大家想看到的明星。虽说走在星光大道上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眼熟的大腕却大多不见,之前盛传的大牌明星一个也没有出现。来参展的外国影片的主创人员都顶着三亚的烈日来参加了,可是国内的一线明星却不见踪影。只有那些老艺术家——于洋、王晓棠、许还山、陶玉玲等撑着场面,难免有些冷清。而在此之后的“中国电影海报及影人画像展”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依旧是这些老艺术家来捧场:于蓝、田华、于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李前宽,著名演员马精武、王馥荔等。有记者感叹连自家的电影节都不捧场,中国的电影是岌岌可危了。对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开幕式的策划人苏叔阳感慨明星难请。
秩序混乱是特点
此次电影节从开幕伊始,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乱。开幕式就乱,由于主办方的疏忽大意,致使记者不能进场采访,一度发生冲突。连原本准备放映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也临时改放《我们俩》了,好在这部刚在东京电影节获奖的影片获得了大家的好评,才算没出什么风波。
会务接待也成空谈。许多老艺术家对此次电影节的会务接待非常有意见,他们抵达三亚时是自己坐出租车去酒店的。而负责接待的酒店则表示一直到来参加电影节的客人入住,会务组也没有提供明星具体的入住时间。至于新闻中心根本就是形同虚设,在去年电影节上免费赠送的《中国电影市场调查报告》,今年开价为3600元。而直至开幕,记者们也不知道到底有哪些明星会出席。
金雅琴再封影后
也许是因为开幕式办得不太成功,所以组委会对12日的颁奖典礼格外重视,还邀请了时尚杂志的形象设计师为各位老中青明星精心设计了一套行头,以扮靓星光大道和颁奖典礼。同时为了弥补星光不够亮的惨淡景象,还请了各大洲的世界小姐们前来助阵,正当红的“超女”何洁也前来助兴。
最佳男女主角等奖项,基本没有悬念地落入成龙和金雅琴手中,金雅琴首次触电就获得了东京电影节影后桂冠,所以按照规律此次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也会封后。至于成龙弃“金马”于不顾而投奔“金鸡”,可见该奖项和成龙之间的缘分不浅。而最佳故事片奖,又和往届一样,是个“双黄蛋”──《可可西里》、《太行山上》共同获得。获奖多多的《可可西里》的导演陆川在表示高兴之余也表示对电影的主创人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而感到遗憾。
下一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将在有“天堂”之称的杭州举行,杭州方面已表示一定做好会务工作,不会像本届这样混乱。
最佳故事片奖 《可可西里》、《太行山上》
最佳女主角奖 金雅琴《我们俩》
最佳男主角奖 成龙《新警察的故事》
最佳导演奖 马俪文《我们俩》
最佳编剧奖 刘恒《张思德》
最佳女配角奖 黄梅莹《孔雀》
最佳男配角奖 唐国强《张思德》
最佳音乐奖 叶小纲《太行山上》
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万玛才旦
最佳电视电影片奖 《我们》
最佳录音奖 张磊、李安磊《太行山上》
最佳摄影奖 《来信》
最佳纪录片 《走进毛泽东》
最佳美术片奖 《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终身成就奖 谢铁骊、谢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