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融冰,从长崎开始(组图)
日期: 13年02月4期
中日融冰,从长崎开始(组图)

中文导报讯 记者 张石

目前,人们都说中日关系是的“复交40年来最严峻的时期”,无论北京、东京还是中日各地,中日间的许多交流中断,“中日友好”也成了人们在谈话中的一种忌惮,“中日开战”、“敌对国家”、“挑衅威胁”等论调充满了各种媒体,但是《中文导报》记者在2月18日到2月19日来到了长崎参加围绕中日关系的中日媒体对话,在这里,却完全感觉不到中日对立的气氛,当时正值盛大春节庆典活动“长崎灯笼节”进行期间,长崎到处张灯结彩,浓郁的中国传统的节日气氛笼罩着长崎,用驻长崎中国总领事李文亮先生的话讲,长崎的春节“不是中国,胜似中国”。

2012年春节,中国驻长崎总领事李文亮在“皇帝大游行”中扮演皇帝(前排左一)。
资料照片,长崎市政府提供。

长崎县市政府为春节张灯结彩

为了庆祝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促进观光事业和中日文化交流,长崎县长崎市从中国旧历正月大年三十(2月9日)一直到正月十五(2月24日),举办了名为“长崎灯笼节”的盛大庆典。在长达6公里的长崎市街内,点燃了从中国购入的15000个灯笼,同时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文化、文艺活动,据推测,这项活动将吸引九州地区及日本各地的约92万游客前往观光。
  
1月9日大年三十,在长崎市新地中华街、中央公园会场、锻冶市会场、孔子庙会场举行了“春节前夜庆典”,由北保幼儿园的孩子们和十善寺龙舞会等举行了舞龙表演、二胡演奏、中国杂技、川剧变脸等节目。

2月10日大年初一,在长崎市新地街凑公园举行了盛大的点灯仪式。在晚6点前10秒,司会者和人山人海的观光客一起“倒计时”;6点一到,实行委员会会长等一起按动开关,宣告“长崎灯笼节”开幕。刹那间,五彩缤纷的礼花飞溅夜空,15000个中国灯笼在长崎12里长街彩灯齐放,会场内欢声雷动,舞台上舞起了中国狮子舞和龙舞,礼花、灯笼和会场中的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的镁光灯闪烁成一片彩光的海洋。
  
在“长崎灯笼节”期间,长崎市内12里长街中的几十个景点都装上了中国灯笼,市内电车也装潢成灯笼彩花电车,并举行了表现中国文化、民俗、宗教的“皇帝大游行”、“妈祖行列”等,还有以中日两国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关羽以及中国历代神话故事为主题的灯笼也闪亮在市中心。

2月16日和2月23日,举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大婚礼”活动,公开招募准备举行婚礼的伉俪在春节庆典的主会场举行盛大的中国式婚礼,应募参加婚礼的有22对新人,其中两对新人当选。在举行婚礼那天,新郎、新娘穿上光彩夺目的中国式婚礼服装,举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婚礼,然后举行婚礼大游行,沿路观众欢声雷动,为参加婚礼的新郎、新娘祝福。

“长崎灯笼节”期间,还有在月下老人神像前举办“喜结良缘”的祈愿活动。月下老人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神,又称“月老”。据沈复《浮生六记》说:“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婚姻簿,童颜鹤发,奔驰于非烟非雾中。”这项活动,让祈愿“喜结良缘”的年轻人,把当场购得的两根红线的一根系在月下老人身上,把另一根拿到自己家里,等待美梦成真。

“长崎灯笼节”由长崎市政府和长崎工商会议所等联合举办,起源于长崎新地中华街华人的春节庆祝活动。从1994年开始,长崎市政府开始参与中华街的春节庆典,从此春节变成了长崎全市的盛大节日,也是全日本唯一完全依循中国农历举行活动的春节庆典。1994年,这个活动吸引了日本各地游客达15万人,此后十几年中每年人数激增,2011年达85万人,2012年受东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人数略减,为77万,今春节期间正好赶上日本的三连休,长崎市政府有关人士推测,到场人数将达92万人。相关人士认为:春节活动为促进长崎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的观光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文导报》看到,无论长崎的机场、车站还是县政府、市政府,都笼罩在一片浓郁的春节气氛中,服务部门的接待人员穿着中国传统服装,县政府、市政府门前都张灯结彩,写上庆祝春节的标语等。

“妈祖行列”。 资料照片,长崎市政府提供。

狮子舞。资料照片,长崎市政府提供。

长崎希望成为改善中日关系的前哨

1月18日,前来长崎的中日媒体人士与长崎县知事中村法道举行了座谈会,一起讨论目前的中日关系及长崎与中国发展友好互惠关系,成为中日关系“融冰”先声的方策。

中村法道知事说:众所周知,目前中日关系处于很严峻的状态,而长崎县希望今后能在构筑中日友好关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积极的作用。从长崎的历史来看,长崎历来是中日交流的结合点,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正在探讨在如今的中日关系下,长崎应该怎样发挥作用?我们为此殚思极虑,希望大家能为我们出谋划策。

我在这里想回顾一下长崎与中国的历史。长崎在中国的历史上登场,是在公元3世纪的《魏志倭人传》中,在这里出现了长崎的离岛壹岐和对马,那上面说壹岐“多竹木丛林,有三千许家,差有田地,耕田犹不足食,亦南北市籴”;对马“土地山险,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径。有千余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籴”。长崎在中国历史的再次登场,是在遣隋使、遣唐使的时代,那时遣隋使和遣唐使通过各种路线前往中国,北路走壹岐和对马航线,中路走五岛列岛。在停止派遣遣唐使后,中日间民间的交流也在频繁进行,到了16世纪,有王直为首的秘密贸易以平户与五岛列岛为中心展开。后来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日本实行了锁国政策,闭关自守,但是却留下了长崎这个与中国及荷兰交流的唯一的窗口。当时中国人就像长崎市民一样在长崎居住、生活,后来日本把与荷兰的贸易据点限制在出岛这一个地方,同时也建立了中国人集中居住地“唐人屋敷”,据推测那时在这里居住的中国人达两千多人。也就是这个时期,中国的华侨们来到日本,在新地建立了中华街,还建立了孔子庙等中国传统寺庙,现在正在举行的“长崎灯笼节”,也是来源于中国的庆祝活动。再过些日子,在长崎将举行龙舟大赛,这也是与中国传统有关系的赛事。另外长期还具有传统悠久的鞭炮齐鸣、彩船竞帆的“放河灯”,这也深受中国的影响。在秋天举行的具有近400年历史的“长崎昆齐”,是诹访神社的传统艺能,但也浸染着浓厚的中国色彩。无论是在“硬件”还是在“软件”方面,长崎都留下了浓厚的中国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崎也开始与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特别是1923年到1943年期间,长崎和上海开通了定期海运航班,当时从日本到海外的人中有40%使用这条航路。现在问问长崎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说当时学校的假期旅行是去上海。老一辈长崎人说,去东京要喝饯别酒,但是去长崎穿着拖鞋就去了。还说:今天打的鱼,明天就摆在了上海的鱼店里卖,这说明长崎人把上海作为一个很近的地方,同时在现实中也与上海一同展开种种交流与实业。

去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了纪念一生信赖并支持孙文先生的长崎人梅屋庄吉与孙文先生真挚的友谊,长崎也举行种种纪念活动与展览。百年以前的长崎和现在的长崎比起来,究竟哪个长崎更具有国际化的色彩?需要我们再一次进行反省,而长崎必须进一步国际化,并不断培养能活跃在国际化潮流中的人材。

去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在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之际,长崎也在各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而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前一年,也就是1971年,当时长崎县的久保勘一知事,在全国的县知事中率先发表了“只有一个中国”的重要讲话。 长崎县议会还通过了向日本政府提出的 “关于恢复中日邦交与促进贸易的请愿决议”。

鉴于这种长期友好的历史,长崎县民对中国抱有非常友好与亲密的感情,我们也一直在考虑,长崎县在中日关系的改善上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中国驻长崎总领事李文亮在座谈会上指出,正如中村知事所指出的那样,现在无论在北京还是在东京,中日关系的气氛都不尽人意,预定在北京或东京举行的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纪念活动,几乎多处于停止和延期的状态,而长崎在去年9月中旬以后,也有一些活动受到了影响,比如长崎与上海之间的海上航路现在处于休航状态,但是大多数纪念活动都在正常进行。现在中国的春节接近了尾声,而长崎的春节庆典仍方兴未艾,这里的中国春节文化气氛可以用“不是中国,胜似中国”这句话来形容。为什么长崎能够这样呢?我觉得这是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赖,我希望长崎以外的日本人和中国人,能够来到长崎,亲身体验长崎在中日关系方面的友好气氛,并把这种热情扩展到全日本与全中国,使中日关系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到场的中日媒体人士在座谈会上也都为长崎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中日关系的改善出谋划策,如活用长崎在中日交流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通过主题旅行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加强长崎青少年与中国青少年心的交流;通过传达长崎深受战争之害的历史,让两国青少年认识和平的重要;加强长崎与中国的教育交流,实现大学与大学间的联合教学与互相承认学位、学历等。

春节期间,长崎市政府们前张灯结彩。 本报记者  张石摄影

中国总领事乐为长崎做导游

在这次长崎中日媒体对话与采访活动中,中国驻长崎总领事李文亮先生全程为中日媒体人士担任解说,他对长崎的文化、历史、地理、名胜及长崎与中国的关系有丰富的知识,他娴熟的解说引起了中日媒体人士的赞叹。长崎人纷纷说:他不仅是中国驻长崎总领事,更是我们长崎的市民。

由于李文亮先生对长崎的深湛理解并身体力行积极在各种场合讲解长崎及长崎与中国的关系,长崎市授予了他“长崎市荣誉散步导游”的称号。他不仅对长崎的地理、文化、名胜、旅游等有着丰富的知识,更具有30多年的外交官的经验,因此在解说长崎的时候有胜过普通导游一筹的独到之处。

 在北京的长安街上有一座和平少女汉白玉雕像,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日本的长崎县还有一座一模一样的雕像,这座雕像是 1985 年,中国领导人胡耀邦访问日本时送给日本人民的一尊和平雕像,它代表了中日两国人民希望永久和平的心愿。大型汉白玉雕像《和平少女》,由中国著名雕塑家程允贤、潘鹤、王克庆、郭其祥联袂创作。雕塑中的和平少女,上半身前倾,双手向后护卫着白鸽。

这座雕塑的后面有胡耀邦挥毫写下的“和平”两个大字,在“和平”两个大字的右上角,还盖着一个小印章,站在雕塑的下面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长崎的人们也不清楚那上面写着什么,而李文亮先生解释说:那是胡耀邦片刻不离身的引首章,上面写着“百折千回心不退”。

2月15日的《长崎新闻》还撰文介绍了这件事。《长崎新闻》指出:驻长崎中国总领事李文亮告诉了我们这件事,他说:这是胡耀邦的私人印章,很少印在公开的地方,在这“百折千回心不退”的引首章中,蕴含着胡耀邦对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与交流历史的长崎的特殊感情,他祈愿中日两国间即使多事多难,也要友好下去。

《长崎新闻》由此指出:正是在关系不好的时候,探索出口才更显得重要。今年正好是胡耀邦访问长崎30周年,我们念着他的“百折千回心不退”这一引首章,等待春天。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4595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