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 强
看完蛇年春晚,最直接的感受是好多外国友人登台,当天晚上就有网友吐槽说中国人的春节找这么多老外干嘛。外国人上中国的春晚合适不合适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现在中国和世界的交流这么频繁,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工作或者在本国从事和中国有关的工作,很多外国人满怀诚意地积极推动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既然我们是大国,不妨把胸怀放的更开阔一些,热情的接纳他们。不过我今天不是想聊春晚,而是由此联想到的另外一些事情,就是对老外的重视。
2012年5月,日本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过这么一条新闻:英国广播公司BBC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的国家中,日本居首位。当然了,不同媒体的具体措辞不同,但是在短时间内,我在某演讲会上以及某国会议员的发言等各种场合多次听到这条新闻,还是可以看出,不少日本人是引以为荣的。
其实我也不希望自己拼了老命来留学的地方一无是处,更何况,包括中国在内,日本的ODA等各种项目也确实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做出过贡献,既然是事实我们就要老老实实的承认。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条新闻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第一,在判断日本给世界带来多少影响的时候,谁才是有发言权的人?毫无疑问是全世界的老百姓,新闻中没有提及具体的调查方法,BBC凭什么代表全世界?第二,日本给世界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新闻中也没有具体介绍。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中,尤其是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些关乎人命的问题上,日本发出过多少自己的声音?如果在大多数问题上都要自愿或者被迫选择站到“同盟”那边,那所谓“积极影响”何在?BBC就不请自来的以全人类的代表自居,而日本似乎也就不加推辞的把这个光荣称号拿了过来。
人人心中有杆秤,日本给世界带来多少积极影响,全世界的老百姓自有公论。有一些日本人为这条新闻欢呼雀跃,其实暴露了一部分人对日本的国际影响缺乏自信。就是因为缺乏自信,就是因为自己也找不到足够多的根据让自己相信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价值,才会过度在乎外国人尤其是欧美人说什么,才会迫不及待地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才会因为外国媒体褒扬了自己而敲锣打鼓。外国人夸奖自己的言论正好弥补了他们心中的残缺,满足了期待已久的虚荣。
由人及己,不妨反思一下我们看著老外时是怎样一种心态。
不管是BBC还是ABC,如果代表全世界称赞中国历史悠久,也不值得为其花费什么精力,因为中国历史悠久本来就是公认的,是雷打不动的。即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为中国的悠久历史惊叹,我们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又有什么意思呢?唐诗宋词再美轮美奂也不能换来湛蓝清澈的天空,四大发明再伟大神奇也无法补偿裸露流失的土地。和享受赞美相比,认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更有建设性。我们现在面临著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安全放心的食品,我们需要井然有序的交通,我们需要健全方便的医疗,我们不想在办理某某手续的时候没完没了的经历“事情难办脸色难看”,我们希望中国人走出国门的时候,是凭借自己的优秀品格以及一个富强文明的中国赢得外国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不是被他们当暴发户……这些东西真真切切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比听老外在舞台上唱走了调儿的京剧来的实在。